时间:2024-04-24
周雨晴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少年儿童在此种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饮食习惯不科学,且缺乏运动,导致大部分少儿在早期就出现体态过于肥胖、身体协调能力差、柔韧性差低以及适应能力弱等较为突出的問题,这种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少儿身体素质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根据体育舞蹈对少儿柔韧素质与协调素质的相关参考文献,着重研究少儿在学习舞蹈后柔韧素质与协调性所发生的变化,同时制定少儿舞蹈学时与实验,制定为期3个月与48学时的课程了解体育舞蹈在少儿学习的过程中对柔韧性与协调性的干预,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体育舞蹈对6-10岁少儿舞蹈协调能力和身体柔韧性的异同。
关键词:体育舞蹈;柔韧性;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6.080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研究对象为少儿体育舞蹈初学习者(6-10岁),主要原因是针对协调以及柔韧性能力发展的研究对象,多数是以少儿为主要群体。其次,在6至10岁左右的年龄阶段,是练习协调性柔韧性重要时期,而通过舞蹈的形式锻炼协调性柔韧性是最好的方式之一。最后, 6至10岁的儿童有上学经历,具有组织性,纪律性,方便管理。家长也更加注重这一阶段少儿素质教育的兴趣培养,便于少儿舞蹈教学的实验研究。
1.2 研究方法
协调柔韧性测试指标为测试指标的选择内容设计“指标问卷调查表”,对合肥市优秀教师跟体测专家发放问卷进行测试指标的筛选。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
本研究中实验进行的时间为三个月,共计12周,每周2课时,分别为周三和周日上午,每课时时间为2小时。具体时间为2016年6月-2019年9月。
2 少儿舞蹈协调性、柔韧性测试指标筛选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于专家的访谈内容,对于儿童协调性以及柔韧性测试指标进行总结与分析。结合专家评分,将少儿协调性测试指标最终确定为:眼、手、脚协调能力、反复侧跨步、立卧撑、十字辩向折返回跑、十字跳、舞蹈动作跟跳、舞蹈动作模仿七项指标。关于少儿柔韧性素质的测试指标最终确定为:坐位体前屈、仰卧背伸、上手后勾、横纵叉、塔桥、转肩6项指标。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有数据釆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运用软件对各测试指标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检验,分析数据间的关系,评定实验前后体育舞蹈与民族舞蹈少儿舞蹈初学习者协调能力跟柔韧性的异同。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协调性实验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对体育舞教学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眼、手、脚协调能力,1分钟内平均失误降低4.22次;20秒反复侧跨步,平均提高1.24次;10秒立卧撑,平均提高2.81次,十字跑,平均完成提高2.03秒;十字跳,平均提高1.54次;舞蹈跟跳,平均分提高12.8分;舞蹈模仿;平均分提高15分。体育舞蹈组的协调性指标实验效标基本情况有差异(P <0.05)。
在训练三个月后,体育舞蹈组少儿协调性均值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少儿舞蹈使少儿经过三个月锻炼后少儿体育舞蹈可以明显改善少儿的协调性,这说明体育舞蹈对提高少儿的协调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眼、手、脚协调能力、反复侧跨步、10秒立卧撑、十字跑、十字跳、舞蹈跟跳和舞蹈模仿上,民族舞蹈组干预与体育舞蹈组干预后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协调性实验前后两组间测试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体育舞蹈的训练方式明显提高了协调能力,体育舞蹈在协调性训练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表明少儿体育舞经过三个月舞蹈锻炼后可以明显改善少儿的协调性。特别体育舞蹈训练中步伐变换动作的练习,可以使少儿改善对方向的认识,还达到锻炼身体的协调作用,增加少儿的动作灵敏性。体育舞蹈协调性强的优势在于通常表演形式是双人舞,在双人舞配合上不仅仅是默契度关键是双方的协调性,要求在做动作时节奏、动作位置、转体方向是否统一。体育舞蹈分为恰恰、伦巴、桑巴、牛仔,不同的舞种要求的协调能力更为突出,不仅仅舞蹈形式的原因;在舞蹈动作中下肢的动作复杂,节奏变换快,身体的方向变换迅速,对下肢协调能力要求极高,髋部摆动配合脚下步伐加双人手的配合,都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在三个月的训练中按照教程发现在身体训练上对肢体的节奏要求,步伐中不仅仅是脚下,包括全身配合较多,促使训练后体育舞蹈组实验结果比民族舞蹈组协调性有明显提高。
4.2 柔韧性实验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对体育舞蹈教学实验后对实验对象进行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坐位体前屈平均提高2.29cm;俯卧背伸平均提高3.54cm;双手后勾平均提高5次。转肩平均提高4.91cm;塔桥平均提高3cm;纵横叉中平均提高5.3cm;实验后体育舞蹈组的实验效标基本情况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
这表明少儿民族舞经过三个月舞蹈锻炼后可以明显改善少儿的柔韧性。特别舞蹈训练中慢动作静止动作动作的练习,可以使少儿改善体型,还达到锻炼身体的柔韧作用,还可以增加少儿的动作灵活性。
4.3 体育舞蹈对于少儿协调性和柔韧性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显示:经过了为期三个月的体育舞蹈训练,少儿女子初学者的协调性较之练习前提升明显,但是在柔韧性上差异性不明显。
以上体育舞蹈干预手段中,采用的舞蹈练习动作均为恰恰舞的舞蹈动作,从恰恰舞舞蹈风格和动作特点来看,恰恰舞舞蹈风格热情、活泼,俏皮,舞蹈技术动作风格较为适合少儿练习。从舞蹈的节奏来看,其步伐为每小结四拍走五步,恰恰舞对于舞步以及上肢手臂动作的配合要求较高,配合紧凑才能突出舞蹈俏皮利落的风格。在以上体育舞蹈干预过程中,对于恰恰舞套路的整体动作以及步伐进行了为期12周的练习,在练习中少年儿童结合舞蹈的音乐节奏进行了锁步等步伐的训练,这对于眼语手的配合、手与脚步动作的配合以及全身整体配合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对于协调性提升较为明显;而以上舞蹈干预动作,虽然对于体现柔韧性的动作有所涉及,但是对于柔韧性练习的专项动作并不多,因此体育舞蹈对于少儿柔韧性提升并不明显。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体育舞蹈干预,少儿女子眼、手、脚协调能力、反复侧跨步、立卧撑、十字辩向折返回跑、十字跳、舞蹈动作跟跳、舞蹈动作模仿七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坐位体前屈、仰卧背伸、上手后勾、横纵叉、塔桥、转肩6项指标无明显提升,表明体育舞蹈对于少儿女子的协调能力提升明显,对于少儿女子的柔韧素质提升未见明显差异。
5.2 建议
建议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的少儿,不同区域的,不同干预方式进行柔韧性协调性的研究。建议以后可以在儿童青少年兴趣基础上,可以合理安排协调性和柔韧性素质相关舞蹈练习可以有效地发展协调性和柔韧性素质,结合少儿各项素质的短板,在舞蹈教学训练中有意识的制定相关的动作干预手段,提高青少年的舞蹈专项素质。
参考文献
[1]蒋苏黎.浅析当今少儿舞蹈艺术发展现状[J].理论研究,2009,(05).
[2]广州市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2):101-104.
[3]梁华丽.陕西省少儿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体育学院,2011,(3):212-214.
[4]王光.广西城市少儿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168-170.
[5]杨彬.安徽省城市少儿体育舞蹈人群的Heath-Carter体型研究[J].科技信息,2010,(26): 205-209.
[6]杨慧婷,高岗,汤小勇.论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健康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8,(14):138-13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