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时间:2024-06-02

罗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反思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了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极不乐观,本论文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存在着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同时语文教育存在着一些历史积弊。因此提高课堂上语文教师的行为质量和效率是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大环境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到目前为止,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新课程的标准下,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新课程、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等诸多“新的色彩”,使得我们当今的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然而,我们在这些“活”的试验课堂气氛中,往往追求的只是表面轻松活泼的课堂房氛围,以及单纯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方式,这样的新课改并没有实现有效地新课改语文教学。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是这样写道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1]。所以,很多语文课上,教师就围绕理解课文内容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发散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往往牵强的把文本内容与人文主义、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这实际上是把语文课上成心理疏导课或政治课,语文教师已经与政治教师没有了区别。这其实也是片面地理解新课标,因为新课标在阐释“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就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就是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2]。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就必须解读新课改的课程标准是什么?

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唐朝孔颖达为《诗经·雅·小弁》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但这里课程的含义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3]。这里的“课程”已有了课业及进程的含义。美国著名的学者古德来德将课程分为五个不同的水平: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4]。可以说,课程定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课程

二、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5]可是在传统教育下,语文教学成为僵死的应试工具。一切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学校教育以考试为目的,以升学率论学校优劣;教师教学以备考为内容,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优砝码;学生学习以考试为标尺,以考试成绩定人成败。“高压”、“封闭”成了学校主要的管理方法;“填鸭式”、“满堂灌”成了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死记”、“硬背”成了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在过去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重视。

新课程的实施给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这潭死水中投下一块巨石,推起狂澜,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其中,给一部分大胆尝试、勇于探索、锐意

改革让语文教师开辟了一片用武之地,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于学生,也在新课程中感受到语文的动人风采和无穷魅力。然而,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即课程改革的进程不容乐观,困难不容低估。就目前看,课程改革尚未彻底改变中学语文教学现状,使其旧貌换新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误解为: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时常会出现了一种我们现在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一段时间逐步推进使我们收获很多,也使我们不断的审视和反思,更使我们认识到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我想只要深入领悟课改的真谛,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破解种种难题,克服重重困难,必将让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课程的反思与重建》,任长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语文教学研究》,王立英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3]《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著,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10月.

[4]《新课程拖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陈旭远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5]《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