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第一次投稿到第一次论文被发表

时间:2024-06-02

摘 要:文章叙述了作者第一次写稿、投稿到第一篇论文被发表的过程及心理活动,阐述了发表论文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体会,并通过反思悟出了一个道理:一次小小的成功,往往能唤起失去已久的信心。

关键词:第一次;投稿;论文;发表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梁陆元(1963—),男,湖南省耒阳市教研室副主任、理论教研员,高级教师,本科。

我于1983年7月从郴州师专化学系毕业并参加教育工作,被分配到离家很远的农村中学,担任高一两个班的化学和初中一年级两个班植物学的教学工作。在第一次理化生教研组会议上,我了解到物理教师王增炜在《中学物理》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羡慕不已。那时的专业期刊很少,就化学学科而言,全国发行的期刊只有《化学教育》《化学教学》,而这两种期刊均为季刊,每年出版四期,每期40个版面,可想而知,当时要在《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上发表文章是何等之难。

年轻的我抱着跃跃欲试的心理,也想试着去写稿投稿,期望自已的论文能在《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上发表。开始构思写稿时,我想到了在读高中时,老师反复强调“溶解度小的BaSO4不能转化成溶解度大的BaCO3”。然而,读大学时,第一个无机化学实验却是“将BaSO4转化成BaCO3”,这个相矛盾的命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因此,我将大学里做这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整理、归纳,并运用溶度积的计算公式,求出当Na2CO3溶液达到什么浓度时,BaSO4可以和Na2CO3反应生成BaCO3,即BaSO4+ Na2CO3

BaCO3↓+Na2SO4是成立的。于是,一篇《BaSO4能转化成BaCO3吗?》的小论文就这样完成了。

那时发表论文非常难,投稿的举动如果被同事发现,肯定会被嘲笑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自不量力”。为了不让同事发现我在写稿投稿,我偷偷到邮政所买了信封和邮票,回到宿舍在信封上写上:华东师范大学《化学教学》编辑部收,仔细地贴好邮票,小心将稿件装入信封,糊好封口,然后一路左顾右盼地来到邮政所,偷偷地将稿件投入邮箱之中。

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又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陆续写入了四篇文章里,偷偷地投给了《化学教学》编辑部。

五篇文章投出后,陆续收到《化学教学》编辑部的退稿,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与投稿行为产生了怀疑,之后再也不敢写稿投稿了。

时间转眼到了1986年3月,我接到《化学教学》编辑部的一封信,我疑惑地拆开信封,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张油印的《用稿通知》:“你的论文《BaSO4能转化成BaCO3吗?》已被我刊采用,刊登在《化学教学》1986年第3期,請勿一稿多投。”落款盖章是《化学教学》编辑部。我受宠若惊,半天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文章在《化学教学》上发表后,《化学教学》编辑部给我汇来了16元稿酬,对每月工资只有44元的我来说,已是一笔不薄的收入。第一篇论文被发表,给我带来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写稿投稿从“偷偷摸摸”走向了公开,不再担心被同事嘲笑;二是写作的信心大涨,兴趣倍增。之后,及时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整理成文并投稿,成了我的教学生活常态,写出的论文也陆陆续续被发表,写作的水平也在写作实践中大大提升。至现今,我已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和文章152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6篇,4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为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的论文写作与发表的经历,也常常引起我的反思。

反思一:假若当初投出的5篇稿子没有一篇能发表,也许,我这一辈子与发表论文无缘了。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完成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往往贵在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切不可半途而废。

反思二:5篇稿件投出后,陆续收到编辑部的退稿而未见论文发表,于是我开始对自已的写作能力与投稿行为产生了怀疑,之后再也不敢写稿投稿了。然而,三年后的1986年,我突然接到《化学教学》编辑部的用稿通知。论文的发表,大大激发了我的兴趣,唤起了我失去三年之久的信心,“热情”骤然升温。从此,“业余教研”在我的业余时间里占有重要的一席。如果没有《化学教学》的那张“用稿通知”,也许一辈子铅字与我无缘。这一小小经历,使我想起一句话:“一次小小的成功往往能唤起受教育者失去长久的信心”。

联想到当前的教育,在制订教学计划、教师传授知识方式上超过了许多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致使一些学生不能全部消化教学内容,造成了“欠帐”,日积月累,终于“积重难返”,从而成为学困生。由于这些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累经“失败”,致使他们心灰意冷,兴趣全无。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要设法给这些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唤起他们失去的信心。

要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困生的心理及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奋斗目标,以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目标而获得“成功”。给学困生创造“成功”机会的方法及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鼓励同等水平的学生展开学习竞赛,课堂提问要考虑学困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当他们回答问题有进步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鼓励;对有特长有爱好的学生,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如组建班级篮球队、田径运动队、音乐美术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等,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发挥特长,获得“成功”。

总之,教师应努力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对于落实新课程倡导的“面向一切学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梁陆元.拓展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 尝试[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3 (1):19-21.

[2]欧阳华耕,梁陆元.中小学教师怎样开 展省级课题研究[J].教师,2015(3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