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6-02

薛雯琰

摘 要:课堂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开展日常教学的基本场所。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着重以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为出发点, 探讨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因素, 结合教学实践, 对初中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有效教学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8-0115-02

中学阶段,课堂仍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尽可能少的时间、人、物力投入来提高学生知识的接受率和掌握水平,以切实减少课外学业负担,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开展的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80年代这种新颖的教学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的认同。国内外众多著名的教育学家都对有效教学作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且也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应该把“有效”与“教学”两个词分开来理解,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有效评价唯一指标,在教学层面则要做到三大方面,即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树立明确学习目标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1]

近年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压力的呼声日益高涨,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教学,将学生彻底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习信心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适应新型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数学课堂开展有效教学面临的困境

1.1 数学教师没有充分发挥教与学的指导作用

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课业负担和课程难度与小学阶段相比,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观念,学校教学模式仍然多采用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应该学”,对于“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有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模棱两可,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反复强调的最基本的定理和定义都不清楚,学习成绩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难以实现有效教学。

1.2 数学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针对性

目前初中学生生源较为复杂,不同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产生重大影响,这在数学这门学科中的表现就尤为明显,如果数学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清醒的认识,就会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实行简单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难以选择适宜全班学生的教学进度和知识深度,有些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觉得老师讲的知识点自己已经掌握,没有再听课的必要,而有些学生则会觉得课程难度太大,出现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数学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制定符合大多数学学生需求的课程教学方案,使整个教学具有针对性,进而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

1.3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且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由于其所属特定的年龄阶段,普遍存在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这方面就表现的尤为突出。中学数学学科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知识的连续性较为紧密,前期没学透、理解透的知识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学习,因此,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此外,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用在教育领域尤为适合,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花费了较多的学习时间,却往往事倍功半,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因此,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必须教会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要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争取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课后作业独立完成。

2 中学数学教师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2.1 充分的课前准备以实现有效教学

深入而细致的学情分析是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数学学科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必须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上一阶段知识掌握程度,评估班级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和设定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数学学科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重点讲授内容和掌握程度,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作出预先设想,形成一个初步预设的流程。

2.2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初中生普遍自觉性和自控能力不足,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重点关注部分课堂纪律性较差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约束,在课堂纪律恶化前进行有效的控制,因为如果放任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就会影响正常认真听讲的学生,并最终破坏班级整体的课堂学习氛围,导致更多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的出现,因此,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与班级管理过程中,就必须时刻强调班级的纪律,制定严格合理的班规。

2.3 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一个富有教学激情的教师是最能感染学生的教师,这种教学激情必须是发自内心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对学生信任和尊重,这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激励、鼓舞的效应,因此,课程一开始,数学学科教师就应当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并争取将这种对学习的热情传导给学生,激发出學生们学习知识的渴望。

在授课过程中,清晰的教学和良好的互动也显得至关重要,清晰的教学表现在清晰且合乎逻辑的语言、工整的板书。在语言方面,教师应当尽量选择凝炼的、符合学科规范的词汇将知识顺畅的表达出来,力求精准、专业,使学生清晰易懂。在板书方面,教师应当做到板书书写工整、规范和直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在讲授图形的变化、动点等相关内容时,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形象生动,这样,学生也容易接受。

注重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现在的中学课堂里,仍然普遍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重视程度略显不足,产生“教”与“学”相分离的状况。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 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 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 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2]因此,数学学科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时,要转变原有的落后的教学理念,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多开展课堂互动、分组讨论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氛围。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教学效果有效性的提升。

2.4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自我反思实现有效教学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学生能够加深对教材相关定理和定义的理解,可以熟悉掌握某些常见和特定题型的题目等。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数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特别是要注重作业的适宜性和趣味性。适宜性包括量的适宜性和难度的适应性。在趣味性方面则可以从内容和题型方面着手,如可以在一张卷子上合理搭配各种题型,如穿插选择、填空、做图、应用等题型,同时尽量选取实际应用性较强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自我反思也是实现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学方法等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更加活跃且更具批判性,对自我专业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方面。”[3]因此,教师在课后必须进行总结,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败笔”。对“亮点”必须要发扬光大,继续参考使用;对“败笔”则要分析出现的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吸取经验教训,争取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改进,做到“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 理念与策略(上) [J].人民教育,2001(6).

[2] 杜威.民主主义與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46.

[3] 何善亮.美国科学教育师资培训的研究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