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语文课题解析设计

时间:2024-06-02

顾真榕

摘要: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语文教学中首当其冲需要精心设计的环节。文章课题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好的课题解析可以带领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本文试图从课题深意来探究课题解析设计的途径,给教师一些启发与感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题;课题解析;课题深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49-01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题目都是作者或编者精心拟定的,它们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它们服务于揭示主题,体现文章的中心内容。抓住课题就抓住了课文的文字内涵,可以带领学生简单快捷地走进文本,学习课文的语言秘妙,体会课文的精髓所在。因此,要读懂一篇文章,首要步骤就是要进行"课题解析"。

1.质疑课题,深入探究

有些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这些课题对学生而言,常常会具有一定的诱惑,面对课题学生总可能作些推测,或者会想象课文描述的景物,或者会推想课文叙述的故事,或者会勾勒课文刻画的人物……这些推测,对阅读而言,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品质,以使他们逐步形成根据课题把握内容的能力;对写作而言,可培养学生快速的审题能力,以使他们逐步形成依据文题确定写作内容的能力。[1]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如《囚绿记》《窦娥冤》这类的题目就能够十分自然地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产生求知的欲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课题让学生猜想,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而且能够让教师在深入文本进行教学之前粗略了解作为一个读者--学生赋予课题的价值和意义。遇到这样的文题,教学时就可以抓住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避免了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为接下来的深究课文,整体感知做好了铺垫。[2]如《最后一课》一课,在学生初读文题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读了课题,自己有什么疑问,想知道什么。学生往往会想到"这是最后一堂什么课?""为什么这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上课的情境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直指文章内容和中心,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浓厚兴趣。这时他们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强烈的疑问走进课文,寻找问题答案,从而让他们带着阅读期待更加富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抓关键词,感悟情感

有的文章课题既是文章的主旨,又能够揭示文章的内容。对于这类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剖析、透视课文所要传递的情感。这样,学生未接触课文,就对内容有所了解,对中心有所感悟,能促进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情感的快速感悟,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1]文题都是经过精心提炼,虽然字数不多,却统领全文,尤其是题目中被称为"题眼"的中心词,更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力。教学时若能紧紧抓住这些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对于导入新课、理清文路、理解课文、感受语言以及升华情感和审美体验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在《想北平》一文教学时候,文章标题中一个动词是"想",那么教师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就要知道作者为什么想北平,为什么会对北平有深深的思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和"想"有关的语句,比如"想说而说不出""只是说不出而已""道不出我的爱""可是我说不出来"等等。文章标题中另一个词语"北平"是重點描述的内容,学生要走进文章,知道作者心中的"北平"是啥样子,"我的北平",带有主观色彩的"北平"特点,让学生逐个段落概括,然后总结文章对比的写作手法。从课题中的关键词入手,提纲挈领,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标,既简单有效,又易于被学生接受。

3.紧抓体式,把控教学

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阅读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也有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阅读都要运用适合于这种文本体式的阅读方法。所以对于一个具体作品、具体文章的理解,要依据它的文章体式。[4]而文本解读是教学的根本,好的课题解析必须有好的文本解读,那么不好的课题解析也经常是不顾文章体式,采用了不当的解读方法。所以有的文章标题开门见山,显示了文章体式,那么教学的时候就应从文章体式入手来选择教学内容。

例如《师说》一文教学时候,教师就应该首先让学生知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与现在议论文文体相似,标题"师说"就是议论教师的重要作用。那么,学生就可以从现代议论文的角度来理解文章。老师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跟从老师学习?怎样选择自己的老师?这是文章的结构。为了说明道理,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这是文章使用的方式。根据文体特征选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举一反三,一篇课文就变得清晰明确了。学生通过学习体式,了解文章应该从何处下手解读,应该如何去解读,能像正常人一样去把文章的逻辑理清。学习起来就不会囫囵吞枣,文章也就不会被读得支离破碎。

4.总结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对课题的理解和把握非常重要,课题解析是一篇文章能否上好的关键一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题目,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课题解析设计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其中一种,也可以综合几种一起使用。只要教师潜心阅读文本,重视课题解析的设计,就能让课题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让课题成为学生学好文章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 黄桂林.课题内涵:让学生自主解析——语文教学的关注点(二)[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10):26-27.

[2] 王小琳.课题教学五法[J].学子(教材教法研究),2012(03):44-45.

[3] 陈春生.有效的语文课题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2(29):79-80.

[4] 王荣生.依据文章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201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