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杜静
摘 要:古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与难点。2015 年全国新课标 I 卷古诗词鉴赏题把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课内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鉴赏,从描写景物角度的异同进行考查,呈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由课外链接课内,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现象,把课本所学的“故”知识,与高考试题联系起来进行考查。本文以此为视角,深入探究,以期丰富古诗词教学,并且为古诗词鉴赏复习提供依据和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对比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67-02
“温故而知新”,这是孔子提出的教育名言,这一理念穿越亘古依然适用于今天的教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此有自己的感受,他认为,通过对“故”的温习,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效益绝不会比上一篇新的来得少。“故”就是以前学过的,通过对故的温习,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教学与高考试题有机的相结合,这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高中课内外古诗歌比较阅读教学的探究》的初衷。
诗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与难点。2015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把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课内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鉴赏,从描写景物角度的异同进行考查,呈现课内课外相结合,由课外链接课内,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现象,把课本所学的“故”知识,与高考试题联系起来进行考查。考查方式也灵活多变,涉及诗歌鉴赏的多个方面。
1 内容、情感的比较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约,我们在对比签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對比揣摩,都是为了了解其思想情感的异同。
如:(2016年北京卷)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问题:“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分)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语言、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两首诗歌,重点把握两首诗歌的描写对象及其特点、表达的思想情感等,从而分析两首诗歌的异同点。
《西村》侧重自然风光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重回西村后返璞归真、达观超脱的宁静心理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也同样写出了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2 手法、技巧比较
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比较,一要熟知基本知识,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如:(2015 年全国新课标I卷)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问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形式为古诗歌的课内外篇目的比较阅读。题目要求将此诗与初中教材的必备篇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对景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白》所写塞外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而本诗由题目可知是留别诗,乃出发之时所写,作者还没有到塞外;另外诗中“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
其实本题中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想象)手法的运用,在高中课本必背篇目柳永的《雨霖铃》、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都有明显的对比展现。这就是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运用。
3 形象的比较
古诗歌形象的比较一般有以下形式出现:同一作者不同人生阶段(在不同作品)的形象对比、相同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对比。
我们来看一道人物形象的比较题(模拟题):
看梅绝句
陆游
老子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香。
尊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此狂。
问题:在《示儿》或《书愤》中,诗人陆游是种什么样的形象?在《看梅绝句》中诗人陆游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我们都会背的名篇《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无忘告乃翁”,《书愤》中“中原北望气如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等诗句中,我们看到了的陆游是一种报国无门的庄严、凝重的爱国者形象。《看梅绝句》中的诗人陆游则是一个打破规则,放浪形骸(或具有从庸常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感)的狂者(或老顽童)形象。这两种形象看似矛盾,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陆游报国无门的爱国情感的不同表达
本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赏析切入点——形象比较,我们应把注意力迅速聚焦于两首诗词的人物的相同之处,再来挖掘不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两首诗词互为参照互为解析,抓关键字词,稍加分析即可大致把握两首诗歌人物形象(包括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差异。
4 语言风格的比较
对比阅读鉴赏诗歌语言风格是找出单篇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经常出现的提问方式: 诗歌语言上各自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两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两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看看下面这首古诗歌鉴赏(模拟题):
送崔融
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问题:“笳吹夜边声”与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四面边声连角起”都写了“边声”,二者各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5分)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体会分析诗歌语言特点的能力。特点:前者悲凉,后者豪壮。作用:前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与忧国的悲慨之情作铺垫;后者渲染了军营整肃的氛围,衬托出士气的高昂。
通过对高考试题及模拟试题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比鉴赏可以运用到古诗词鉴赏的各个方面。有效的运用对比阅读,既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能力,也为我们的日常诗歌教学如何做到更加高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6.
[2] 戴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古诗词鉴赏障碍突破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 黄琼.高中语文知识教学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 余杨.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分析与出路探究[M].华中师范大学,201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