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改革探析——以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时间:2024-04-24

余硕秋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佛山 52823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业也进入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同时,物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其中较大比例需求为中职物流专业人才。物流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必须以企业人才需求、学生学情为依据进行改革,使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后,走上岗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为此,本文以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对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现状进行剖析,对企业对中职物流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客观得出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对策。

1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工作量较大

中职学校教师通常工作量较大,特别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科任教师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专业对口的教师数量不多,使得该专业普遍存在师生比不合理、教师平均工作量大等情况。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物流教研组目前有校内专任教师9名,占比64.29%,校内行政兼课1名,占比7.14%,校外兼课教师4名,占比28.57%。在校学生共267名,师生比为19.07143。9名校内专任教师中,7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占比77.78%。

近三年来,物流教研组专任教师每学期承担课程门数至少2门,多则4门,平均周课时量为14-18节不等;行政兼课教师承担课程门数为1-2门,平均周课时量为4-8节不等。

综上分析,物流专业教师工作量不小,使得教师们在工作效果上没有太大的突破,无法有求精的教学效果。

1.2 师资力量不强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物流教研组教师中缺乏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三类教师,9名校内专任教师中暂没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师,只有3名为硕士学位,3名有高级物流师职业技能证书,2名高级讲师,4名讲师,3名助理讲师(职称占比详见表1);在专业素养方面,只有1名有物流企业从业基础,只有3名属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其它教师均是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毕业,对物流专业知识研究层次不够。

表1 2016-2017年度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职称占比及师生比

1.3 实训教学开展不理想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必须以实训教学为主导,但物流实训设备具有占地大、价值高、技术要求高、更新换代速度快等特点,使得不少中职学校没有建设物流实训室,或只有较为简单的实训室。

广东省财经职业技术学校第一代物流实训室建成于2007年,第二代物流实训室建成于2013年,虽然实训设备已升级重建,但在硬软件运作、维护、更新等方面存在不少难题。随着科技发展,目前物流业已发展到“智慧物流”时代,但中职学校的实训室大多未有更新升级到行业发展层次,因此,实训室利用率明显降低。目前,物流大部分的专业核心课仍侧重理论教学。

2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改革对策

2.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2个模式,一是以升学为学习目标,二是以就业为学习目标。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已建立与高职院校的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合作模式,但由于该模式有一定的录取计划,且有淘汰性,使得部分学生在中职毕业后升学大专,部分则直接就业。

因此,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传统的单模式向多模式改革。一方面与对接的高职院校合作,探讨双方认可的升学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也同步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双管齐下。

2.2 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为适应物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物流课程体系建设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横跨电子商务、营销等学科,以物流专业课程为核心,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一体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接合,最终形成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技能、理论、职业道德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采用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模块、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模块、和专业考证课程体系模块。在三大课程体系模块中分别按照物流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定位设置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基于目前物流专业教学开展方面仍未形成标准化教学,之后将在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上加大改革力度,各地区或各中职学校应开发出适合校情、学情的物流专业教学标准与物流课程标准,并以此标准全面铺开教学,使得教学方法、内容均能做到标准化。

2.3 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2.3.1引进人才,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一方面,中职学校可考虑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物流人才,具有物流企业从业基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以弥补现有师资弱点。另一方面,建议增设物流实训助教岗,使得实训课堂能有效开展,达到“安全、高效、高质”的实训教学要求。

2.3.2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

中职学校可让更多的物流教师参加多样化的专业学习,包括教育系统的继续教育、行业组织的交流平台等,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形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从而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促进作用。

2.3.3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企业物流岗位实践,提高物流技能

在工作量允许的情况下,可鼓励并支持教师深入企业,到岗参加企业实践,每次实践最好能连续上岗3个月以上,这样能更深入的学习企业运营技能。另外,物流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运营日新月异,为使教师的教学能适应行业发展,建议每位教师每3年均需到企业深入进行实践。

2.4 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改革

2.4.1校内实训基地

现有物流实训室的硬软件设备需要不定时进行更新升级、常规维护,建设物流实训室管理制度,将物流实训室管理常态化、制度化,使其能真正为物流实训教学服务,提高其使用率。另外,在上述基础了再进行“实训情景化”布置装潢,以模拟物流公司、模拟仓库的场景进行布置装潢,让实训课的开展更接近现实行业操作,学生开展实训有真实感。

2.4.2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常规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缺失,有利于开展实训教学。中职学校需与校企合作企业展开长期友好实践交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每所学校可建立2个以上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基地要具有行业代表性,要符合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要与专业教学相匹配。

2.5 日常教学改革

2.5.1规范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在备课方面、课堂组织方面、检验教学效果方面加大力度进行规范化管理,使管理更趁向制度化,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勇于教学改革实践,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更新教学方法,要实现从灌输式教学到项目式教学的转变,强化实训教学,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机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知,做到真正的“学中做、做中学”。 改善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使教学集视、听等众多知觉于一体,营造活泼、生动而有效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及加深学习效果。

2.5.2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将笔试为主的传统考核方式,向实训项目操作考核、面试、社会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创新考核方式过渡,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从侧重于对知识考核向侧重于实训技能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

2.5.3教学质量评估方式改革

实现从现行的“一学期一评”向“一学期两评”转变,可采用在每学期中段、期末两个时间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能适时进行教学调整。

2.6 校企合作模式改革

2.6.1中职学校应以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部门

能够更综合地、全面地、专注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更有效地整合跨专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并且让校企合作机制更完善。

2.6.2拓展可合作的物流企业

拓宽校企合作的规模,并发展深入合作模式,不能让校企业合作只停留在表面。

2.6.3企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

首先,中职学校可与合作企业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校内教学+校外教学”双轨制的模式,拓宽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从而吸引生源。其次,企业参与课程开发、实训组织、师资培训、教学质量考核等。再而,引企入校,共建共管。可与合作企业探究校内物流实训室升级成仿真企业,让实训室更加专业且更符合企业实际运营的人才培养需要,并且在长期管理中由校企共同执行。最后,送教入企,协同发展。可依据企业需求组织教师向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业务咨询、项目建议等专业性服务,互惠互利协同发展。

[1] 冯国苓.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河北企业,2017,(1).

[2] 陈浩.中职现代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初探 [J].现代职业教育,2016,(23).

[3] 雷勋平,刘晨.基于“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视角的铜陵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6,(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