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胡晓燕
摘 要:文章基于主动学习理念,探讨了支持幼儿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以寻找教师工作的新方向。对幼儿来说,班级益智区是充满吸引力并极具挑战性的。在班级益智区,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等,引导幼儿主动学习、自由探究,结合探究条件的改变,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幼儿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益智区;主动学习;多元融合;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084-02
一、问题提出
对幼儿来说,班级益智区是充满吸引力并极具挑战性的。他们喜欢通过操作材料进行逻辑思维活动,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发展,形成多种学习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游戏材料的种类、特点能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因此,在大班益智区“筑造万里长城”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在将近一周的时间内,幼儿齐心筑造万里长城,完成了一项庞大的工程,实现了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游戏中,教师如何支持幼儿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案例描述
(一)回放活动初期
观察时间:第1-3天(9:55-10:35)
观察地点:大一班益智区《聪明屋》
观察对象:4名幼儿
投放材料:报纸、剪刀、胶水、卡纸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对新投放材料的兴趣度,材料是否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水平。
记录过程:在连续三天的小组活动中,幼儿拼贴长城的城墙,会目测大小进行熟练剪贴,操作方式也由单一的自我实践走向合作分工;城砖的形状由最初大小不一走向有意识的几近相似,粘贴的城砖也从杂乱无序走向整齐有序。在小组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中,教师将拼城砖游戏充分展开说明,并提出问题:“今天拼贴城砖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同时,教师组织幼儿欣赏长城的城砖,探究现代大厦的外瓷砖拼贴的排列规律,拓展了幼儿的视野,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二)直击活动现场
观察时间:第4天(9:55-10:35)
观察地点:大一班益智区《聪明屋》
观察对象:西西和丁丁
投放材料:报纸、剪刀、胶水、卡纸
观察目的:观察教师的支持策略及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活动过程:
今天选择小组活动时,西西和丁丁又一次走进这个益智区,这次提供了城墙的图片,他们很熟练地使用剪刀剪出一块块方砖,规整地粘贴在城墙上。丁丁一排一排贴得整整齐齐,西西依照教师提供的城墙图片,采用错位方法拼贴城砖。此刻他们都在专注地做着,一刻也不停歇,也不说一句话。
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然然走过他们身边瞧了一眼,笑着说:“你们也太慢了吧,这么长时间才做完这两小段,要我来帮忙吗?”西西回过头来说:“我们自己行,不需要。”说完又低头做起来。过了好久,西西悄悄对丁丁说:“丁丁,我们这样一块一块剪真的太慢,你有什么好办法?”丁丁停下手中的活,紧皱眉头思考着,很快又无奈地摇摇头,继续忙起来。西西拿着报纸翻来覆去地捣鼓着,已无心拼城砖了。教师发现了并走了过来,西西赶紧寻求帮助,但是教师却摸摸她的头说:“自己想办法,相信你可以的。”说完便微笑着离开了。报纸在西西的手中被折成了一个小长方形,在丁丁的催促下,她打开报纸准备继续剪,这时她惊喜地发现报纸上出现了许多个大小一样的长方形。她欣喜若狂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丁丁。丁丁也来劲了说:“我来试试把他们都剪下来。”他将报纸按照折痕一一剪下,果然一下子剪出很多长方形,节省好多时间,于是教师走过来表扬了她。
听了教师的鼓励与表扬,西西剪得更来劲了,终于剪出了好多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看到边缘不太整齐,她又尝试了不同的折法,将几张报纸叠起来剪,越做越顺手,丁丁也参与进来。他们动作非常迅速,很快贴完了教室窗边那一大片墙。此刻墙上的城砖大小相同,粘贴整齐,效果非常好。
三、分析思考
城砖沿着四周墙面及窗台,一直顺延至盥洗室、走廊,遍布了几十平方米的活动室的每个一角落。这项庞大的工程在一周的时间内完工,两个幼儿经历了选择区域→熟练剪贴→同伴介入→西西求助→自己探究→惊喜发现→共同完梦→体验喜悦的过程。梦想的成功、快乐的喜悦让两个幼儿都获得了满足感。
(一)教育价值——看到幼儿的整体成长
1.看到幼儿经验的重组与整合
幼儿的经验是在不断重复游戏的基础上重组和整合起来的。在这次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幼儿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成长。第一,西西在拼贴时已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拼贴规律,并以教师提供的新材料为参照尝试错位拼贴。丁丁在其后也将错位拼贴经验运用在自己的活动中。第二,对折后的图形对称,他们在美工活动中已有接触,之前的剪小砖都是凭感觉目测大小一一剪下,自从发现多次对折会出现大小一致的图形后,他们便迅速将这一经验迁移到墙砖的剪贴中,而且能多次尝试不同次数的对折带来的变化,体验乐趣。
2.看到幼儿的学习品质
每个幼儿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主动学习者。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优秀的学习品质,如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究、乐于创造、自信合作等。游戏中,他们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同伴然然的质疑和评价推动了西西勇于挑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大小相同的方形,体现了永不放弃、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
3.看到内容的多元融合
教师仅提供几样常见的材料,幼儿却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筑造万里长城”。《指南》目标部分提到大班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社会);能发现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在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科學);能用工具、材料或不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象(艺术)。这些目标在该游戏中均有体现。
4.看到师生共建的环境
探索活动所需要的时间、空间、材料都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创造的,几十平方米的活动室,每个角落都有了城砖的影子,这些都是幼儿的手笔,幼儿也获得了满足感,这才是儿童与教师真正共建的环境。
(二)指导策略——优化了教师的指导行为
对教师来说,任何游戏的游戏材料都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体现;对幼儿来说,游戏材料则是主动建构经验和认识周围世界的中介和桥梁。此案例中,教师提供了低结构的材料——废报纸、卡紙,让幼儿通过实际剪贴、排列,发现对折后裁剪及排列规律所带来的神奇变化,让我们看到了适宜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地活动和学习。
1.投放的材料要有层次性
教师投放材料要有层次性,这样才会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例如,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提供画好短线的纸,让幼儿练习一刀剪断,要求相对较低;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提供线段长一些的纸,让幼儿练习连续剪,要求有所提高。对被剪贴的报纸或卡纸,也可以提供大小不一、厚薄不同的多种品种,带给幼儿更多的挑战。还可以把这个区域里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放到同一框子里,贴上不同的标志,如一颗星材料、二颗星材料等,以供幼儿自主选择。如果投放的材料有了不同的挑战性,就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注重个体差异,才能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发展。
2.增加的材料要有挑战性
教师可以不断地对原材料进行抽取和添加,这既是对原有材料的提升和创新,又能以新的任务吸引幼儿。例如,在贴好墙砖的板块上随意抽取一块或几块砖,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添补完整。另外,还可以在贴好墙砖的板块上更换几块砖,让幼儿发现问题,自己探索。
3.要注重以“问题”为导引
游戏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教与学的基本途径。在游戏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动学习的本质是以“问题”为导引的经验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仅要求有具体的学习材料可以“操作”,还要有能够引起幼儿产生“问题”或“认知冲突”的情景。案例中,幼儿在同伴介入质疑后出现困惑,产生问题;在同伴支持和教师引导下,他们开始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展开师生互动和对话,构建新策略。
4.让“交流分享”改变幼儿学习方式
游戏后的交流分享是教师指导作用的突出体现,它集中了观察、判断、回应、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对幼儿共性特点及其差异性的把握等专业能力,与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在初次游戏后的交流分享中,教师选取拼贴城墙作为交流的重点,针对城砖的排列规律与幼儿交流经验,同时引导幼儿欣赏长城城砖及现代大厦的外瓷砖排列规律,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经验,调动了全班幼儿参与这个游戏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究作了铺垫。
5.思想转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回应技巧是推进幼儿游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活动中,教师巧妙使用回应技巧,采用了陪伴游戏、倾听问题、适当鼓励等来回应和了解幼儿的方法,站在幼儿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指南》引领下,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以生为本”、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幼儿发展需要,成了教师工作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黛安·翠斯特·道治.幼儿园创造性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霍力岩.学习品质——关键发展指标与支持性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