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4-06-02

廖苗 杨文瀚 徐建波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对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鉴于在当前高校教学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文章在分析现有的高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胜任力;教学模式;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1-0107-02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岗位的胜任能力取代了过去的一纸文凭成为目前企业招聘人才的关键。作为我国培养人才最权威的机构,各地高校一直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育优秀人才的责任。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培养不足,导致高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本文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以指导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岗位胜任力,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胜任力的内涵

“胜任力”是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的一个能辨别人工作能力强弱的概念。它是一种可以测量的,多维度的,有明显区分度的标准。目前,中国各大企业都开始在企业员工管理中运用胜任力模型作为评判标准。胜任力模型是以行为的方式来表征工作能力优秀的员工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核心技能;通过分层的具体行为表述,确定关键能力和完成工作所需求的业务熟练程度。这些行为和能力都与绩效挂钩,可以测量并且观察。胜任力模型是执行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判断与决策力、协同能力、风险意识七种能力的综合。

(1)执行力,即行为人对任务目标的明确,并且坚持下去直到任务完成的一种持续动力。执行力的核心是正确的理解,积极的实施,坚持的耐心和及时的反馈。

(2)创新能力,即行为人在任务通过常规途径无法完成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引入新观念与新方法,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能力,即根据任务所需,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与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有一种自主学习的意愿。

(4)团队管理能力,即在了解任务的前提下,通过倾听他人意见,汇聚他人想法,并且将团队融合,确保团队高效和谐工作的能力。

(5)判断与决策力,即在掌握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对实施手段和技巧有敏锐的判断,对每个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找到最优解决办法的能力。

(6)协同能力,即在多人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分配资源,并且协调好不同资源的分配以及合并的能力。

(7)风险意识,即任何任务的进行都伴随着风险,要想到每一步所面临的风险并有所准备,以便当任务进程停滞时有相应的解决办法的能力。

二、当前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简单运用为核心的讲授式教學。学生只需修完固定的理论课程,完成少量的课程实践,拿到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为主,以考试分数的多少作为学生的考核标准。按此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对现有教学模式的分析,总结出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理念落后。从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大学办学成功的经验来看,一流的大学都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如18世纪柏林洪堡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当前中国的大学在教育理念上有自己特色的并不多,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千篇一律而且课程设置相当繁重僵化,缺少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学术融合。大学教学依旧延续着高中的应试模式,分数依旧是大学里面人才考评的重要标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高校的教育理念重视“材”而忽视“人”,在很多考评机制中依旧是唯分数论,忽视了人的其他综合素质,如管理能力、协同能力等。

第二,理论和实际脱节,实践课程落实不到位。很多大学课程的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高中时期大课堂灌输加上闭卷考试的教学模式,课堂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参与度极低。这种模式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企业运作所需的各种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关在学校里以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学到的知识根本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我国,高考前就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明确规划的学生是相当少的,很多学生在填志愿的时候也并不清楚日后的就业方向。所以大学有责任帮中国的青年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大学虽然也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缺乏有效的实施途径,如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课程,任课教师不认真对待,学生也不积极参与。教师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学生以拿到学分为目的,忽视了该课程的核心意义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到胜任工作岗位的技能,导致原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整个大学教育体系还是在原来的“应试教育”的框架下。

第三,课程体系落后,教师评估体系不健全。目前高校教育由于体制原因,很多课程内容不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课程内容落后于社会需求。同时,教师考核体系匮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大多基于这门课是否容易通过,而并不关心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上课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上课是为了获取学分,这种表面上的“双赢”的局面容易导致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缺少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缺乏胜任力。

三、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当今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结合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现以胜任力为导向,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提出几条建议:

(一)以探索式和启发式教育理念代替应试教育理念

通过课堂讲授、个人展示、小组讨论、学术研讨等方式,运用探索式和启发式教育理念,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在不破坏课程结构合理性的基础上设置一些根据学生特点而定的选修课,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所学。考虑到我国高校学生数量较多,可以以组为单位来展示。每个小组通过查询资料、模拟演示、实践工作等各种形式透彻地理解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东西,锻炼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决策与判断力。

弱化考试在大学学生考核体系中所占比率,将实践与展示纳入考核内容,將考核体系划分成作品展示、交流、考试三个部分,较好地联系理论与实际,充分锻炼学生的实际技能,使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有足够的岗位胜任力。

(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落实实践课程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当地的政府可以牵头组织当地的高校和企业,面对面座谈,协商人才培养计划,把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链接起来;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企业和高校相互交流,共同培养大学生。各地教育部门可以出台相关规定,责令各地高校制定完备的实践考评体系,重视大学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企业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商业观念。中国的大学生是高素质劳动人才储备,完全可以利用他们的劳动力为企业和社会做出贡献。企业不能把培养大学生看成是负担,应当有一种使命感,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承担起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责任。

另外,学校可以尝试推行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的“专项计划”,让高校为企业培养人才。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在企业内完成工程或社会能力实践。学生可以选择定向培养或非定向培养。对定向培养的学生,企业可帮该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学生毕业后须进入该企业工作,若干年后再自由择业。对非定向培养的学生,企业提供实习场地与项目,而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为企业发展尽一份力量。按此方式,企业能在学校里收获一批高素质的员工,而学校也能找到合适的实训基地开展本校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进行实践,在企业的岗位上真刀真枪地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增强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力量,其自身实力与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教师队伍也应该满足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产研学的深度结合,需要一批既懂得学术,又懂得工程的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带领学生做创新项目。对社会实践最清楚的人莫过于在公司或者企业一线的高级工程师或者企业家。高校可以聘请这些企业的领头人物或中坚力量作为外聘教师,然后联系校内的相关教师,改革学生的课程。课程的理论部分由学校的教师负责讲授,实验或者实践部分由外聘教师在企业中或者实验室里进行实操,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及时更新,搜集科技发展最前沿的技术资料,让学生对最新的技术应用有所了解,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融入工作。

四、结语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高校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想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需要大学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和探索式的课堂教育,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增强教师的岗位胜任力,让教师有能力有水平去培养优秀的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让中国高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具备岗位胜任力,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 奇.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胜任力问题[J].才智, 2014(5):329.

[2]张小钢,张连成,赵文强,等.全球胜任力:“新工科”大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素质特征[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