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时间:2024-06-02

刘晓寒

摘 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将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文章从创新办学机制、完善专业调整机制、建设特色专业体系、形成服务“地区”特色、深化课程改革、多途径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六个方面提出改革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5-0032-02

一、产教融合,创新“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机制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国家校企合作政策引导下,创新“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并举”,办学定位与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专业与产业(行业)岗位群、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等“五项对接”的“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机制;探索 “四方合作、公司化管理、双主体育人”的校企合作双赢新机制,大胆创新了政、行、企、校合作模式,服务和引领区域产业,形成了“政府推动、平台带动、机制驱动、区域联动”的政、行、企、校合作办学机制特色,成为产教融合的 “新亮点”。

二、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适应产业升级要求

我院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坚持“立足地区,服务‘地区”的办学定位,按照“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中国制造2025”和“创业创新”的新要求,调整好学校的专业设置,停办部分与学校办学定位、与区域经济产业相关度低、重复设置率高和就业率低的专业,新增部分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专业,完善产业专业群的专业结构,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我院的新增专业主要瞄准新产业和新业态,更加关注地区经济需求,从而建立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能力的特色专业。

三、以卓越目标为导向,建设特色专业体系

我院按照“对接产业、注重内涵、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理念,重点建设区域产业专业群,努力将其建设为国内一流专业群,开辟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途径,通过一系列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引领“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特色专业群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切入点,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四、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建设,形成服务“地区”特色

我院以专业建设为载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群)深度融入产业(链),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转型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创建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根据各专业群与相关产业(行业)深度对接的原则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重点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获得良好的效果;建立省级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试点、对接地方产业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建设高等职业教育重点特色专业,打造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等;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有力推动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逐步形成服务地区的专业特色,为提供服务地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造好的专业条件。

五、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推进内涵建设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新行业、新岗位、新标准不断涌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风起云涌,“互联网+职业教育”已现雏形。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学子,他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多元化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作为学生成长的根本、教师发展的关键,逐渐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新形势下,学校要紧扣“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脉搏,实施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发展的课程改革。我院派人出去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课程理念,了解前沿的课程开发技术与方法,使课程建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我院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发展,紧扣产业发展新动态、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不仅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且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我院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专业课程标准和湘技能标准进行考核。在课改过程中,课改教师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改变以往“教师靠课件、学生靠教材”的传统,转而以任务单、信息页、工作页、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替代传统教材,以每个学习任务为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构建了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课程改革与建设,学校课改取得以下初步成效:一是教师的理念发生了改变。课程团队在以“职业人”为培养的目标下,展开了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任务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線的课程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道德、职业信念、职业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时刻关注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强调学生参与课程体验与生成;构建了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由“满堂灌”转变为“解疑难”,并以任务单、信息页、工作页、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替代传统教材,以每个学习任务为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二是改革后的课程内容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发展,紧扣产业发展新动态、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不仅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

六、多途径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各种途径来摸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在普遍采取的模式有订单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结合模式等。

第一,厘清专业群新变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紧紧依托“三会”资源优势,充分调研“三湘”职业人才需求,努力创新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现代商贸流通业的特点,与长沙通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家润多公司等企业共同构建了“双主体、双通融、三结合”分段式湘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旅游产业发展特点,与知名旅游企业一起建构“双证融通、三化结合、四美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现代会计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进一步突出“理实一体、德技双馨、校企共同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特征,研究建立 “双线培养、学岗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新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以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互联网+商贸”的“双证融通、三层递进、三维一体”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服务业专业群根据地区旅游企业对旅游服务类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湖湘文化精神锻造职业素质,以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和职业资格锁定培养规格,以“旺进淡出”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群的“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实事求是、趋时开放)育人”“综合素质(以诚信为核心,心灵美、语言美、仪容仪表美、行为美)育才”的“岗、证、课、赛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采取产学结合的模式,不少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深度合作,在校内建成大面积的、条件优越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借助基地这个舞台,学校与企业建构落实 “1-2-3-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师即经理、经理即教师的互兼互聘和学生即员工的理实一体教育,实现“五个对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规格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实训环境与工作环境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实现“两个融合”,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有效融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体系,合作制订课程标准与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性教学,实现了由“引企入校”到“产教融合”的高度升华。

第三,聚焦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的顶岗实习。总体规划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实现职业资格标准转化为课程目标,相关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接轨,形成 “全过程、三层次、五阶段、多平台”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强化五个阶段,即实习认识、单项技能训练、模拟实训、专业综合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真正体现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交融、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深度对接。与多家跟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一起商榷多个环节的实践性教学方案:相关专业的实习、集中实训、顶岗实习等环节,共同设计开发实训项目,推行20周顶岗实习制度和双证书制度,实践教学不少于专业总课时的50%;与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等合作制订了实训大纲、实训手册等文件,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根据行业发展规律,不少專业对实践性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采取 “旺进淡出、能力滚动递进”模式,针对学院教学安排与企业实习指导时间相脱节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处理。

第四,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遵循市场规律,依据社会、行业的需求培养人才,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用其所学。高职院校的产业专业群与区域内相关的著名企业签订订单培养班,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量身定做,为企业培养大量的订单人才,满足了订单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纪大海,杜 萍.顶层设计:高校人才培养新视角[J].    2010(7):40-42.

[2]马玉芳,王彩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衔接研究[J].科教文汇,2010(12):171-172.

[3]曾 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8(18):53-56.

[4] 金能龙,甄相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19.

[5]李 春.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发展之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57-60.

[6]陈 奕,唐紫溪.浅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二元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6):119-12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