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孟小佳
摘 要:在“一带一路”日益深化的今天,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多语种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具体到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已有的人才优势,采用科学高效的方式培养多语种人才,才能满足日益深化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推广活动对人才的需求。本研究以混合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为载体,采用“口语领先、听读写译并进”的教学理念,尝试探索一种为少数民族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多语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多语种;实用人才;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05-0048-02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内蒙古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例,自治区大部分高校都招有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大多以蒙语为母语,兼通蒙汉双语,并具备一定的英语技能,因此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是多语种实用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
与其他汉族学生相比,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居住地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主要以汉语为主,对英语(日语或俄语)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学习时间较少,因此他们的口语水平普遍较差。
(二)研究内容
为了迅速提高研究对象的口语能力,加速多语种实用人才的培养进度,本研究将突破常规的语言教学模式,采用“口语领先,听读写译并进”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语言训练。具体来说,该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1.“口语领先”理念与混合式教学相结合
“口语领先”的教学理念并不是说口语教学在整个教学顺序中优先于听力、词汇、阅读、写作等其他教学环节,而是说将口语置于突出的教学地位,且课堂教学是从口语教学开始,以口语教学为中心,通过一系列口语活动驱动并延伸到听、读、写、译等其他语言能力模块的培训环节。
但必须强调的是,“口语领先”的前提是口语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合理结合。混合式教学类型多样,如车轮式混合、内外混合、翻转混合等。本研究中采用两种最常见的混合模式——翻转课堂型和基于项目的混合式教学。具体流程如右图所示。
第一,教师通过筛选和汇编,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若干个实用性较强的项目模块,并提前将这些项目模块录制成一系列系统性强、知识点前后相互关联的微课程链,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
第二,知识点包含词汇知识、背景文化、听力训练、阅读技巧、课文分析、语法、语言点讲解、写作和翻译训练等。这部分内容从课堂前移至课前,要求学生在课下提前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各个知识点相关练习。
第三,“口语领先”的教学理念在随后的课堂教学环节得到彰显。课上教师除了答疑解惑、查漏补缺以及巩固知识外,应将重点放在口语操练,并通过开展一系列由口语驱动的听读写译活动进一步强化实用性语言知识的输入,进而实现语言的顺利输出。
第四,在课后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上课所学的内容,将本项目模块所涉及的重点词汇及语言知识压缩整理后,再让其按照要求进行个人陈述,编制对话或情景短剧等,并录制成视频或音频。教师会在下节课上课时对部分视频进行案例分析和点评,并针对学生的口语及其他语言问题进行指导或强化训练,以达到迅速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目的。
2.口语教学依托基于语言类型学的案例式教学
本研究中,口语教学基于语言类型学理论,通过收集口语语料样本,对研究对象的发音和语调特征进行跨语言或跨方言的对比分析,其目的是发现并总结归纳语言或方言间的共性和差异。课题组收集大量以蒙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语料,通过praat软件对语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群体英语学习者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典型特点。并通过分析和点评口语案例的方式,对这些以蒙语为母语的英语學习者的普遍性偏误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化指导,极大地提高了针对这一群体学习者的口语教学效率。
3.“听读写译并进”的培训理念
将口语教学置于整个教学环节的突出地位,并不意味着是对其他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否定。相反,我们更加注重听、读技能在语言输入方面对口语提高的铺垫和促进作用,以及写、译技能在语言输出方面对修正和强化口语表达的推动与强化作用。因此,在教学方案的设置上,我们强调通过视听和阅读等手段加强对实用性语言知识的预先输入,并将所学内容分为文化、教育、经济、旅游、政治、社会发展与安全、健康与疾病、休闲与娱乐等15个项目模块,而后将这些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录制成短小的视频,提前上传到在线学习平台。同时,以混合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方式为载体,在课上开展一系列听读写译活动,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实用性语言知识的输入,进而实现综合语言能力的顺利输出。这样,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面对面的口语交流,不仅相对延长了口语教学的时间,也为实现短期内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4.口语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与传播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语言人才培养应突出语言的文化传播功能。因此,在口语教学设计上,要注重教学内容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实用性,同时将文化传播的观念贯穿始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将语言知识分为包括与内蒙古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关的民族特色知识在内的15个模块,并在强化跨文化交际和实际运用语言要素的同时,夯实学生语言基本功,培养出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地方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的多语种实用人才。
二、多语种实用型人才培养策略与途径
(一)培养对象:具有多语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
目前,我国小语种人才呈现的局面很尴尬,一方面,“一带一路”需要大量的小语种人才;另一方面,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速度慢、数量少、质量低。这种情况在内蒙古地区又有所不同,自治区内精通蒙汉双语的人才不在少数,但是了解自治区和我国的经济文化政策,且掌握专业知识并具备英语(俄语或日语)交际能力的多语种复合型人才就十分匮乏了。因此,选择对以蒙语为母语,兼通蒙汉双语,并有一定的三语基础的少数民族本科生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内容以英语(俄语或日语)口语为主,兼顾听读写译等多方面的能力,是快速培养多语种实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培养方式:混合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本研究基于“口语领先,听读写译并进”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通过混合式教学,将大量语言知识前移至课前视频中,使课堂上的一系列口语驱动教学任务有的放矢,以增加课堂口语交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在案例式教学中,学生通过汇总项目模块中的语言知识点并按照教师要求录制成音频或视频,不仅可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为教师提供课上案例教学的素材。教师通过点评案例,可有效纠正学生发音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进而拓展出其他听读写译任务。因此,混合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支撑层面。
(三)培养重点:强化口语、兼顾全面
本研究中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教学理念,即“口语领先,听读写译并进”。这一教学理念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在短期内培养多语种实用人才服务的,它将口语教学置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最突出的位置。其他教学环节都是由口语任务驱动,在混合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两个支撑层面上开展并实施的。但是,强化口语并不意味着弱化听读写译或其他方面的语言学习技能。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输入与输出能力共同发展、提升的过程,我们不能仅靠训练学生的发音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而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注重口语语音输出的同时,应兼顾符合时代需求的实用型学习内容的输入与输出,注重对学生听读写译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高效培养“多语种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四)培养内容:注重实用性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精通民族文化、掌握新型实用知识的多语种“实用”人才。因此,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确保覆盖面广、实用性强、部分专业化,并符合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方针政策,目的是使学生能在今后“一带一路”不断深化的进程中,运用自己的多语言特长传播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政策推广中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涉及的“多语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口语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旨在达到在短期内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进而实现让其为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服务的目标。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课堂效果,能帮助学生快速获得实用有效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口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同时可实现为“一带一路”输送更多多语种实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丹青. 语言类型学与汉语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4):5-12.
[2]李 英,闵尚超.国内英语口语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外语,2010(6):85-91.
[3]乌日汗,张玉红,孙宇梅.基于语料库研究蒙古族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中的错誤分析[J].语文学刊,2016(17):150-1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