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究比较阅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4-06-02

滕珍珍

古诗词教学不单单是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背诵,也要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使其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思维,采用比较阅读法,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开放,帮助小学生积累丰富的古诗词,增强其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1.比较阅读法概述

比较阅读法是指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古诗词,并对古诗词进行对比和分析,明确古诗词共性和个性特点,以加深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并丰富学生的诗词储备。比较阅读法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比较阅读法进行合理运用,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并丰富其语文素养。比较阅读與单篇诗词教学不同,其便于小学生实现阅读拓展,把握古诗词特点,并对其进行迁移运用。

2.比较阅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以王昌龄和王安石的同名《出塞》诗为例,进行对比分析。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王安石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确定比较点。在比较阅读法应用过程中,要对比较点进行选择和确定。该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求知欲,便于帮助学生进行文本感受及理解。经比较,学生能够了解古诗词的体裁、思想主题和表达方式等,对特定古诗词的结构和语言风格等具备清晰的认识,以灵活掌握各类古诗词文体及表达方式。在比较阅读中,体裁、内容、结构等均可作为比较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上述两首《出塞》诗的内容、思想情感、景物等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两首古诗的共同点及差别之处,帮助他们了解作者的心境及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

(2)求同和求异。比较点确定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在该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对两首古诗进行鉴赏和分析,能够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探讨这两首古诗词的规律,使其理解诗歌的深层思想内涵及意义。

求同比较,多被应用到不同事物之间。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选取不同题材和意象的古诗词,使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寻求相同点。上述两首古诗,内容存在相似之处,均描写塞外风光及作者的家国情怀;体裁上也都属于七言绝句;作者情感更是存在共通之处,基调都较为悲伤。人教版小学教材中,各单元古诗词虽不是同一作者写的,但主题类似。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主题角度出发,分析古诗词之间的共同点,帮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丰富他们的古诗词储备。上述两首古诗虽出自不同朝代和作者,但均为出塞诗,都描写了塞外风光及作者的家国情怀。

求异比较,顾名思义,比较两首古诗词的不同之处。求异比较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比较普遍。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接触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古诗词。教师可尝试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者的同名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作者笔下的呈现以及同一作者面对不同事物的心境等,以提高小学生的独立阅读及思考能力。上述两首古诗词虽同为出塞诗,但作者所处的朝代及政治历史背景的不同,在景物描写和情感宣泄上也存在差别,前者雄壮,后者悲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于小学生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

3.比较阅读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在该方面投入的教学精力比较多。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及古诗词鉴赏能力,丰富了他们的语文知识储备。将比较阅读法应用到古诗词教学中,能够帮助小学生对各类古诗词进行比较和分析,加强他们的理解程度,认识到古诗词中存在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帮助他们掌握古诗词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该教学方法极为有效。

综上所述,将比较阅读法应用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小学生的古诗词储备,使学生在比较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理解能力及阅读分析能力,为学生未来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体会古诗词的价值,真正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镜洋镇下施小学)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