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袁龙亮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因为数学教材的内容具有跳跃性,很容易导致教材的内容结构难以适应学生认知结构,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一定的冲突,继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教材中的文字知识转换为语言知识,再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教材中语言形式的影响。通常来说,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简洁性和跳跃性。如果学生的思维模式难以跟上教材的内容,就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畏惧以及抵触心理,继而影响他们的数学成绩。一般而言,小学生的思维都是用语言来进行表达的,而教材中的思维则是通过一种较为固定的文字方式来进行表达的,具有简洁性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材的文字思维为基础,尽可能地通过语言来描述所要讲述的知识,引导学生整理思维,更好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理解。而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培养时,最佳方法就是概念数学。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直线以及线段这一知识进行讲解时,如果单纯地依靠教材中的解释,学生很难理解,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混乱,进而只能够死记硬背这一概念,难以真正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含义。故此,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记住这一概念知识,就需要采用形象的例子,举一些真实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概念知识。
(2)教材的内容结构难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其知识内容的结构具有以下几种特点:第一,抽象性;第二,概括性;第三,知识排列性;第四,跳跃性。这些特点促使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较为丰富、教材的信息量较大。然而,学生的接受程度却较低,导致其学习的效率较差。故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对教材知识进行填补,要以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础,对教材的内容适当扩充,以促使其能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相符合。一旦教材简洁性、跳跃性与学生的思维方式相冲突,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数学教材的复杂性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多而广,仅数学教材就有十二册之多,这些教材往往会出现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而且,数学教材并不是以学生的思维模式来进行设计的。在课堂教学中,若教师没有认识到小学数学知识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仍旧采用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就会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透彻,难以将新知识与以往学习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造成学生的认知结构非常分散,难以很好地将数学系统知识进行构建,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解决对策
(1)转变教材内容,将其转变为教学内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因教材的知识内容呈现跳跃性的特点,所以许多知识很难被学生掌握。教师就应该发挥指导作用。与其他课程科目相比而言,数学学习相对枯燥,所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复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应该将教材的知识进行分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通常会有较多的显性知识,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性知识。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思维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难以依靠自身的理解能力来对这些隐性知识进行发掘。因此,当讲授完显性知识以后,教师再导出与之有关的隐性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而对教材的知识内容的认知更加深入。
(2)构建出教学结构时,应尽量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往往将一些简单的课程安排在第一课,所上的课程内容却与第一课内容无关,最后又回到第一节课的内容之中。知识点的设计一方面具有联系性,另一方面具有跳跃性;与此同时还具有独立性,但是又不失联系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更容易学习所要讲述的知识点,其思维模式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当教材的知识内容突然发生变化时,学生就需要重新去认识课程的知识内容。如果前后知识点所间隔的时间较长,学生就非常容易忘记以前所学习的课程知识内容。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起到桥梁的作用,要将这两节课的课程内容连接起来。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材具有复杂性、简洁性以及跳跃性的特点,这样一来就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若没有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故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将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拓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单位:湖南省茶陵县腰陂镇中心小学)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