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4-06-02

蔡骈

一、引言

当前,在学前音乐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幼儿教育主要是以幼儿的兴趣与特点为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开展规律性的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让学前的音乐教学促进幼儿的情感发育。

二、结合音乐内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学前的音乐主要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确定的,它既表达了幼儿的情感需求,也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狀态。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幼儿先了解音乐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音乐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并且,这种融入式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幼儿们感受音乐的情感,从而提高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学习《轻轻……》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情景活动,分别让三个幼儿扮演动物:小狗、小猪、小白兔。与此同时,由教师讲述情景:“有一天,是小狗的生日,它邀请小猪和小白兔来家里做客。这一天,小白兔到了,用力地敲门,但是,小狗并没有开门。后来,小猪大喊着小狗,但是,小狗依然没有开门。”这时,教师问幼儿们:“小狗为什么不开门呢?”接着,教师说:“小白兔敲门声太大,小猪说话声音太大,没有礼貌,所以,小狗不开门。”然后,教师告诉幼儿们,今天要唱的这首歌,叫作《轻轻……》。最后,教师再将每一句歌词写出来,让幼儿们有感情地朗诵,在幼儿熟悉歌词之后,再慢慢地唱出来。这时,幼儿们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另外,教师可以让更多的幼儿来扮演歌词中的动物,然后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接着,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教导幼儿在日常的生活中,做事情要轻轻的,如敲门、说话、开关门等,这样也可以起到教育作用。

三、结合游戏的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将音乐与游戏结合,既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目前,很多学前的音乐教学模式中都使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兴趣,将音乐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们身心健康成长。音乐游戏在形式上主要以游戏为主,在内容上以音乐为主,然后,根据音乐的内容确定游戏的目标,让幼儿们在玩乐中感受音乐,培养幼儿的兴趣,从而改善幼儿的音乐能力。而这种教学方式包含了以下四种:

1.体育音乐游戏

体育音乐游戏主要展现的是运动型的音乐游戏,以体育竞技的方式,与音乐相结合,从而开展教学活动。例如,“丢手绢”的游戏,先让幼儿围成一个圈,然后一起“石头剪刀布”选出第一个幼儿,其他的幼儿坐在草地上。游戏开始时,幼儿们一起唱“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第一个幼儿拿着手绢在圈外走动。在唱歌结束之前,必须把手绢丢到下一个幼儿的背后。然后,这位幼儿就起来抓丢手绢的幼儿,如果被抓住,就需要表演一个节目。如果没有抓住,则开始下一轮,直到有人被抓住为止。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们的身体,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的氛围。

2.智力型音乐游戏

智力型音乐游戏主要是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听一首音乐时,教师可以让幼儿跟随音乐摆出各种姿势。

3.模拟性音乐游戏

模拟性音乐游戏主要是训练幼儿的模仿能力。比如《小鸡》这首歌,歌词为“小鸡,小鸡,小鸡,叽叽叽,快到这里来吃米。”然后一个幼儿模仿小鸡的叫声。或者《小鸭》这首歌,歌词为“小鸭鸭,嘎嘎嘎,大脚掌,扁嘴巴。”这时,可以让幼儿在唱歌的时候顺便模仿鸭子走路,从而寻找更多的乐趣。

4.表演性音乐游戏

表演性音乐游戏主要是让幼儿扮演音乐内容中的人物,通过情景的模式开展活动。比如唱《123木头人》时,由一个幼儿扮演监督者,其他的幼儿都在一个正方形的圈内。然后,监督者开始唱“一二三,木头人,看谁最厉害都不动……”接着,监督者就回头观察每一个幼儿,看看谁当木头人的时间最长。或者唱《一分钱》时,由幼儿A扮演警察叔叔,一个幼儿扮演捡钱的小明。然后,其他幼儿开始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同时,扮演小明的幼儿在马路边玩耍着,然后,发现了路边的一分钱,捡起来之后,找到警察叔叔,将这一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然后扮演警察叔叔的幼儿对着小明点点头。最后,小明跟警察叔叔说:“再见!”虽然整个情景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也可以增加课堂的乐趣。

四、利用音乐器材,改进教学方法

1.认识音乐器材,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操作方法

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学校的教学设备都是有限的,所以,幼儿们可能接触的音乐器材并不多。那么,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掌握已经拥有的基础设备,如鼓、串铃等。这些器材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掌握操作方法,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求操作者的手腕必须柔软,能够收缩自如。因此,教师可以让幼儿练习打节拍,感受音乐的节奏。随着音乐的加速,拍子会越打越快,从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感。比如,在演唱《两只老虎》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们一边唱一边打拍子,然后选择一些节奏较快的音乐,边唱边打拍子,这样可以让幼儿们对比一下两首歌的节奏有什么不同,从而掌握打拍子的技巧。

2.创建良好的氛围,学习音乐

在学习音乐之前,教师必须先让幼儿熟悉音乐、欣赏音乐,并理解音乐中的感情色彩和风格。同时,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曲目,并组织幼儿开展教学活动。在基础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后,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接触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进入声部训练,然后让一位幼儿作为领唱者,演唱一首曲目,其他的幼儿则使用简单的乐器为领唱者伴奏。这样可以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的美妙之处。

3.结合生活,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让幼儿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发出的声音非常好听,可以作为演奏音乐的器材,然后让每一个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一样东西,作为自己的演奏器材,比如杯子、易拉罐、板子等。这时,教师可以先示范,拿出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杯子装水,另一个杯子空着。教师用一根玻璃棒分别敲打装水的杯子和空杯,这时可以发现,两个杯子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然后,教师再拿起一个易拉罐,在里面装满石头,轻轻地摇晃,便可以发出叮咚的声音。接着,教师可以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示范选择合适的器材。最后,教师选择一首简单的曲目,和幼儿一起演奏。这样,既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动手的乐趣,也可以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成功的喜悦。总之,这一个阶段的幼儿都喜欢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所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既可以开启幼儿的音乐天赋,也可以让幼儿从中体会到欢乐。

五、结语

在学前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并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结合各种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们在快乐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的美妙,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金瑞峰.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3):221-222.

[2]林 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存在的欠缺及完善对策[J].大众文艺,2014(7):221.

[3]赵 毅.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J].大众文艺,2013(8):214-215.

[4]杜 鹃.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商,2013(2):2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