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刘勋才
摘 要: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信息时代,为了适应快速变迁的多元信息时代,逐步消除教育之痛,“人”的培养成为当代教育的新课题,知识与技能后面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必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一、中国深受教育之痛
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滞后又给社会带来了种种乱象:图省事,游人在景区随手乱扔垃圾,乱写乱画,这是中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怕被人讹,老人跌倒不敢扶,这是中国助人为乐的美德缺失;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为了点蝇头小利不惜恶语中伤,越来越多的人缺乏宽容之心;唯利是图,毒奶粉、地沟油、致命的假药假酒层出不穷,这是缺乏起码的法律知识和敬畏之心。
中国教育规模为世界最大,却难以培养出世界大师级人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育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老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一道艰辛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有人认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成功就是知识教学的成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而学生处于纯粹的被动地位。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学习轻社会接触的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学业成绩、学生在年级中考试成绩的排序成了评价学生的全部内容,成了家长和学校关心的全部内容。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有着较好的学习成果。例如,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中小学生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希望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学生有那么好的成绩却无法产生巨大的创造力,为什么中国缺少顶尖级人才。
二、中国教育也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
人的存在方式有三种:物质栖居以物质富有为足;技术栖居以技术在手至上;诗意栖居以状态高雅为荣。要想达到理想的诗意栖居状态,教育工作者至少具备起码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不能只有技术,缺乏艺术;只有知识,缺乏见识;只关注学生成绩,不塑造学生人格。学校教育也该警醒了:一是学校教育不能再以学习成绩甚至包括艺术特长、体育特长等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忽视最根本的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不可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了;二是长期以来学校过分强调拔尖和优秀生教育,忽视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即底线教育的现象不能愈演愈烈了。教书育人要坚持共性底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需求,鼓励个性特长。学生的一切都在尝试与成长阶段,教师要多加宽容、多加引导。为了确保教育的质量,教师队伍也应该受到良好的训练且充满活力。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决定了人必须具备各项素养,决定了人的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
三、新课程改革已是信息多元时代的迫切要求
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可以面对未来挑战?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急速的时代,传统意义上那种知识本位的教育已无法适应人们日益复杂的未来挑战。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培育核心素养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通信技术出人意料地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信息时代,这与20世纪工业时代形成鲜明对比,对教育的冲击难以想象。“是什么”的知识的价值大幅度下降;多元文化令学生发展目标游离;对学生极具吸引力的技术产品会让教师的教学日益困难;教师中的赢家通吃似乎越来越明显……
教育,首先为尚未出现的职业培养人才:从业者在其工作生涯中将频繁地更换工作。因此,未来教育不仅要为已有职业做好准备,还要为尚未诞生的职业做好准备,因而具有广泛迁移性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美国平均年龄在32岁的人至少在9家不同的公司中工作过。在日益多元而快速变迁的信息时代,人的培养成为教育的新课题。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模式层出不穷,重塑了教学形态及其时空结构。知识、能力的重要性面临全面再思考,碎片化的、令人迷惑的知识海洋,亟须培养学生定海神针般的知识主体和精神支柱,培养学生知识后面的能够“带得走”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育人”比“育分”更重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育人”比“育分”重要,教育不再以“分”为导向,以“考”为法宝,以片面追求“教育的GDP”为风向标,而是基于“人”的哲学考量与追问,以培养一个个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为己任。
修订后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出: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体现民族特点,培养学生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增强科学性,客观反映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确保课程内容严谨准确;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根据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要增强适宜性,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要增强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充实学业质量要求,对教学实施、考试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要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
新高考将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材“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任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一体两翼”,一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两翼:一是课程建设,二是课堂模式。
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两个素养:基础素养(健康的身体)、超级素养(创新+合作),特别是创新(创新能力+智商——聪明的脑)、合作(合作能力+情商——温暖的心)。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的提出是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对素質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具体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十八个基本要点。
课程,即教育的具体化,是实施全面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各种具体教育的基本载体。课程结构决定了人的素质结构;课程价值实现的水平决定了人的素质水平;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教育教学的丰富性——它存在于自然界、社会历史、社会现实,社区、家庭、学校中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身心文明之中。
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方面要依靠课程开发与建设,另一方面要依靠教学模式的改变,两翼不可分割,不或偏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两翼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完成课堂的育人功能。因为今天课堂传授的都是昨天的知识,但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解决明天的问题!
课程开发与建设解决的是学什么和学习到什么的问题,规定了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课堂模式解决怎么学习才能实现学习目标的问题,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课程体系中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建设要求教师不处于教“教材”的状态,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科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整合,实现国家教材校本化。在课堂模式方面,不能用“一言堂”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的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最传统的方式,在课程建设方面没有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就是简单地教教材。在教学模式方面,利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第二种情况,重视课程建设,忽略课堂模式,用老办法学习新课程,无法完成课标任务;第三种情况,忽视课程建设,重视课堂模式改变,课堂热热闹闹,没有实效,美其名曰高效课堂,实际上是“搞笑”课堂。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大学教育最大的失败。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我们只有把课程建设与课堂模式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育人功能,课程建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知识体系出发,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课堂模式要为课程落实服务,摒弃传统的“满堂灌”的落后模式,探索层次化教学、整体化教学、主题化教学、问题化教学、情景化教学,让课程建设与课堂模式真正服务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真正抓好新课程改革的一体两翼。
参考文献:
[1]石 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9-11.
[2]张汉云.哲学思阈中的“好人教育”张汉云教授专题报告会在惠安中学举行[J].陕西教育(综合版),2017(4):37.
[3]张传燧,左 鹏.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学科策略[J].当代教师教育,2017(2):64-69.
[4]陈晓平.基于健全人格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J].今日教育,2016(2):20-21.
[5]王 乐.浅谈农村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及培养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8(5):346-348.
[6]全 钊.小学德育课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新课程(综合版),2017(10):5-6.
[7]吴 映.以阅读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主题阅读融入品德课堂的实践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7(12):46-4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