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王朝光 吕云霄 董培涛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创新创业竞赛可以将竞赛组织管理教师、竞赛指导教师、相关通识教育教师、社会或企业创业导师等人力资源拓展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中,采用对接高水平比赛、打造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师培训等手段实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高效整合,为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已经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1]。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师资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师资匮乏、质量不高、队伍建设不充分等问题仍然是制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2]。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需求,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开拓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3][4]。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经历或生活观察,发现社会需求或市场空白点,利用创新思维将现实需求抽象成技术需求,根据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寻求解决方法,并且将解决方法进行推广。与传统知识教育或专业教育相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突破了原有的学科专业划分,是多学科参与的交叉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各学科均可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同时,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借助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知识教育或专业教育往往以课程体系或知识体系为核心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配置教学和实践资源。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的课程和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理论教学是牵引方向,专业教育是基础,通过大量创新实践、工程实践和创业实践构建起一个多维的、立体的教育体系。学生的创新想法通常来源于现实需求与专业知识的碰撞,从想法到产品的转变过程需要开展工程实践;而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过程则需要开展创业实践。
(4)商业化和社会化程度高。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社会或商业中需要用到的思维、知识和技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大量社会资源会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推动教学成果直接与商业和社会对接。
二、通过竞赛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目前已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竞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也可以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通过竞赛可以从专业学科教师队伍中筛选出具有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教师。同时,以竞赛为平台也可以将社会和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吸引到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竞赛拓展的师资力量来源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竞赛组织管理教师
各高校通常有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和管理创新创业竞赛,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深刻,同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竞赛组织管理教师能够掌握政府和学校的相关政策,及时获得比赛信息;他们与学生和指导教师直接沟通,也是校内与校外沟通的重要渠道。竞赛组织管理教师在創新创业竞赛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教学资源高效配置的关键。
2. 竞赛指导教师
竞赛指导教师在想法提炼、作品制作及项目答辩等方面为参赛学生提供指导,他们认可创新创业竞赛,具有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素质和潜在意愿。竞赛指导教师在自身技术领域内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技术背景和工程经验,能够准确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和技术趋势,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缺少经验。指导教师直接与学生接触,通过一个竞赛项目可以完成一次传统“师徒式”的学生培养。他们不仅可以在竞赛中提供指导,还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事业发展提供建议。竞赛指导教师人数众多,是通过竞赛拓展师资力量的主体。
3. 相关通识教育教师
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创新创业竞赛并不针对确定的专业发布固定的主题。为完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作品,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术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竞赛不仅要求完成参赛作品,还需要完成作品的商业策划及答辩讲解等工作。因此,需要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有基本的认识和理解。部分教师愿意为学生提供基础课程或相关讲座。学生可以在各自学校选修相关的课程,也可以通过MOOC课程开展学习。部分创新创业竞赛配套了相关的通识教育——MOOC课程,例如,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配套了MOOC课程“创新工程实践”。通过基础课程和MOOC课程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通识教育老师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
4. 社会或企业的创业导师
高校教师通常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往往缺乏创业经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社会或企业中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各学校多采取创业讲座的形式来展开教学。将创新创业竞赛作为一个平台并邀请创业导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中。相比于讲座的方式,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的方式具有以下优点:①受众基础更好,参赛学生通常对创新创业有一定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愿,更容易和创业导师产生共鸣;②形式多样,创业导师既可以准备演讲或讲座,也可以在竞赛的论坛中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作为评委来点评学生作品,多样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创业导师加入创新创业教育;③言之有物,创业导师往往就学生作品,直接作出点评,提出建议,与学生交流更直接、更深入;④促进成果转化,对于部分优秀作品,创业导师可以直接帮助推动作品的商业转化。
三、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建设的建议
(1)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对接到全国性的“品牌”赛事中,从全国赛事组委会获得指导和帮助,与其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与社会或企业中有经验的导师建立联系,提高创新创业竞赛和教育的水平。
(2)积极构建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据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和教师才能,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才能,通过不断地认识升级、经验总结和制度建设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实现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互促进。
(3)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培训,提升创新创业教师水平。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培训、实操训练和创新创业交流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教师的身份认同,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操能力。
参考文献:
[1]丁俊苗.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 [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1):1-6.
[2]马永斌,柏 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3]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96-100.
[4]雷家骥.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26-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