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

时间:2024-06-02

摘 要:课程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专家曾经将其定义为课程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由此可见,课程资源并不局限于课本教材,既包括物质载体,又涉及了非物质资源。在新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更加重要,教师应该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灵活转换为教育价值,努力实现生物教学目标。文章作者将举例简析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15

作者简介:许晓燕(1990—),女,福建诏安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专家们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分类不尽相同,无论从哪个角度进行划分,都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划分标准也存在一定的交叉性。从宏观视角来看,初中生物课程资源被分为十一种,分别是特点功能、存在形式、空间分布、开发利用深度、管理级别、载体形态、与学习者的距离、人的角度、产生过程、物理特性与性质。本文将简单介绍生物课程资源的基本内涵,并从充分挖掘课本教材资源、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大力开发实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来举例浅谈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二、生物课程资源的基本内涵

教育专家将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标准分为十一种,其中,按照特点功能来区分,可将生物课程资源分为两大类,即素材性生物课程资源和条件性生物课程资源;从存在形式来看,可分为四类——显性生物课程资源、隐性生物课程资源、物质化生物课程资源和非物质化生物课程资源(非物质化生物课程资源也称作“精神态生物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生物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生物课程资源、校外生物课程资源和信息化生物课程资源;从开发利用深度来看,生物课程资源有四种——原生态生物教育资源、延生性生物教育资源、再生化生物教育资源和创生性生物教育资源;按照管理级别来区分,生物课程资源被分为国家生物课程资源、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和学校生物课程资源三大类;从载体形态来看,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以人为载体的生物课程资源、以物为载体的生物课程资源、以实验活动为载体的生物课程资源;从与学习者的距离来划分,可将生物课程资源分为直接性生物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内部的生物课程资源、教育环境内的生物课程资源;按照人的角度来区分,生物课程资源被分为四种——教师中的生物课程资源、学生中的生物课程资源、家长中的生物课程资源以及社会人士中的生物课程资源;从产生过程来看,生物课程资源分为两种——生成性生物课程资源和传承性生物课程资源;根据物理特性来区分,初中生物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物理特性化文字资源、物理特性实物资源、物理特性活动资源和物理特性信息化资源等;从性质的角度来看,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科分为自然生物课程资源和社会性生物课程资源。

按照以上不同划分标准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能够进一步强化课程资源的价值作用,优化生物教学方法、模式、课程设计、教材编撰和教学评价,进而逐步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目标。

三、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1.充分挖掘课本教材资源

课程教材是初中生物课程资源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拥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本教材资源,针对校本中的内容,延伸资源开发深度,努力达成生物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七年级第一章《认知生物》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特征,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告知学生:生物体特指自然界中所有有生命的物体,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动物是动物界的多细胞生物,与其他两个多细胞生物界的种类(植物和真菌)在许多方面完全不同。动物有发达的肌肉,因此能够自由运动。此外,动物有精巧的感觉和神经系统以及在整体上更为复杂的结构。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制造自己的食物,而是要主动摄取和消化食物。而且,动物无细胞壁,或者与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材料不同,地球上大约有3/4的动物是活的物种,部分单细胞生物兼具动物和植物的特征;植物是植物界中所有生物的统称,由多细胞、真核的生命形式组成,其六项基本特征为:几乎均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分生组织能无限制地生长;细胞壁含纤维素,因此较为坚韧;缺乏运动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不是非常灵敏;有显现世代交替的生命史。目前,没有一个定义能完全排除所有非生植物的生物体或者包含所有的植物,例如许多植物并非绿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料,而是寄生于其他植物体上,另一些则是从死亡的生物体获取营养。许多动物具类似植物的特征,例如缺乏移动能力(如海绵)或者生长方式类似植物(如某些珊瑚和苔藓虫),但是一般来说这些动物缺少上述的其他植物特征;微生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藻、霉、细菌和病毒等多种简单生物。原生动物是指任何微小的(常常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单细胞原生生物,在世界各地大多数土壤、淡水和海洋里可以见到。大多数原生动物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但也有不同的群居物种。原生动物之间以及原生动物与原生生物之间的分类学关系时常被改动。当前已知最小的原生动物是小于两微米的小型血液寄生虫,而最大的则可能是16毫米长(能用肉眼观察到)。原生动物的形态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真核生物特点,如都有脂质—蛋白质膜和用以膜的液泡及细胞器。它们在生活方式、营养和生殖上的差别很大,常见的原生动物主要包括腰鞭毛虫、阿米巴和草履虫等。藻是一类水生的、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无法精确定义的有机体。藻类大小不一,包含从显微镜下的单细胞鞭毛虫到长达60米的大型褐藻。藻类提供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氧气,是几乎所有水生生物的食物基地,并提供食品和工业产品,包括石油。在生物学中,霉是真菌菌丝体和子实体形成的显眼的团块状构造。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真菌均可形成霉。水霉往往存在于淡水、咸水及湿土中,靠吸收死亡或者腐败的有机物质来生长。

2.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

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先进的教具已进入了教学工作中,有效提高了教学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辅助学生获取更多生物知识,了解生物结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动物世界》的视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和生物可视化效果。在讲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被子植物从萌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全面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

3.大力开发实验教学资源

生物具有很高的探究性与实验性,教师应该大力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生物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例如在让学生探索“如何培育无籽西瓜”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组织学生参与培育无籽西瓜的实验活动,用清晰的课件为学生讲解栽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实验方法,并根据外在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栽培无籽西瓜,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四、结语

顺应教育改革趋势,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生物课程资源,针对教材内容,延伸资源开发深度,努力达成生物教学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扩展学生的生物知识空间;大力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王海杰.初中生物学探究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高全珍.包头市昆区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3]刘大伟.青岛市区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4]席广涛.初中生物课程资源開发利用的研究与实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