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走近《西南联大》

时间:2024-06-02

【导语】

1889年,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年。然而对于后来的国人而言,众多影响后世的风云人物,开始悄悄地登上历史舞台。

纪录片《西南联大》的开头以1889年讲起。那一年,蒋梦麟刚满3岁,生活在距离杭州湾20里的余姚蒋村;蔡元培中了举人,与他同年中举的还有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也是在1889年,严修29岁,正在北京翰林院编纂史书;那一年,位于天津城东八里的北洋水师学堂招了一个13岁的学生,他叫张伯苓;这个学校的总教习是受过西方教育的严复。就在這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天津一户姓梅的人家喜得贵子,取名梅贻琦。

1889年,光绪治下的中国,没有大事发生。然而,这一年都出现在世界上的三个人物——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正是后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南开大学的校长,他们的名字,会一同出现在每一位西南联大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

1937年,北大、南开、清华组建成立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然而,由于日寇逼近,临时大学不得已分为三路迁往昆明,其中大约有200多位师生是从湖南步行到达昆明的,被誉为“文军长征”。1938年4月,学校定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虽然这三所大学有着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办学理念,然而他们彼此尊重、包容,实现了“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的兼容精神。

在那个被战火笼罩的年代里,这里云集了当时中国各个领域的泰斗,迸发出了璀璨的思想星光:冯友兰、叶企孙、陈寅恪、刘文典、钱钟书、闻一多、胡适、朱自清、朱光潜、沈从文、钱穆、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吴宓、潘光旦、卞之琳、李宪之、吴有训、傅斯年、费孝通、吴大猷、华罗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