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李思明 谢静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发展的奠基阶段,备受关注。通过实地调研云南A市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了解需求、分析困惑,针对城、乡发展不均衡,公、民办幼儿园发展不均衡等症结所在,结合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的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A市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五项措施:落实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扩大城乡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发展 区域研究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中,“幼有所育”排在了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问题之首,关乎超1亿幼童的生长发展。云南A市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面积4482平方千米,以汉族为主,彝、回等少数民族杂居。截止2018年底人口53.59万,按人口比例测算,约有2.7万学龄前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一、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云南A市学前教育在办幼儿园19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规模不断扩大增至118(包括中心小学附设97所)所,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94.7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9.72%,对比教育部信息,在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后,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9.6%,A市虽然已达标。但离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的目标还有距离,离切实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的要求还有距离,特别是针对城、乡发展不均衡,公、民办幼儿园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系统设计、全面部署A市的学前教育,将是A市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八大任务之一的具体体现。
二、学前教育发展要求
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始终牵动着教育者的心,陶行知先生就通过对幼儿教育的考察,提出要办中国的幼稚园、省钱的幼稚园和平民化的幼稚园。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园,促进幼教事业的重大改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前教育已进入新的时代,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仍然是教育者关心的问题。如何办好A市的学前教育,围绕着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中国的、省钱的、平民化”的幼儿教育思想,切实解决“幼有所育”的民生问题,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思考:
从宏观层面,学前教育發展区域质量提高,到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班)率达95%以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
从中观层面,学前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普惠性幼儿园的增长及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升。
从微观层面,学前教育发展关乎每一个幼儿的成长,惠及每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
三、学前教育存在的困惑
(一)管理体制及权责不清。
A市幼儿教育管理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手不足,二是权责不清。幼儿园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相关教育管理职能部门人员却非常少。在教育部门中,负责幼教管理的人员又因管理范围及职权不同导致了多头管理,责权不清的问题,公办园属于教研中心管理,而民办园则属于基教处管理。另外,在中心小学附设的幼儿园,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幼儿园工作开展中问题重重。
(二)经费投入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学前教育发展受限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完善,A市现行学前教育文件未明确幼儿园建设和发展资金筹集渠道、公用经费标准制定等资金保障制度,缺乏投入保障机制和刚性约束指标,造成部分幼儿园举债或挤占其他资金发展学前教育。对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民办普惠园财政投入少或不投入,导致幼儿园办学艰难。
(三)学前教育规划布局存在空白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常住人口快速上升,人口流动性较大,城乡有入园意愿的适龄幼儿大幅增加,但是相应的城乡幼儿园布局规划和配套建设发展没有同步推进,部分新规划区域缺少幼儿园。
(四)收费标准修订滞后
随着物价上涨,幼儿园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而性质不同的优质民办园,则普遍存在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在公办幼儿园目前还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社会出现“贵”了上不起、“低”了上不了的现象。
四、需要努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依照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所描绘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美好蓝图: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强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A市学前教育发展围绕《纲要》,合理、科学、有效的制定措施及相关机制保障,解决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城乡不均、公民办不均等问题,建议从以下五方面入手,制订举措,推动实施。
(一)有效落实市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
学前教育事关国计民生,须坚持公益性定位,从政府责任出发。市各级管理部门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积极强调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第一,将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二,加大政府投入,每个乡镇的中心集镇至少建成一所公办的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委会逐年增加村级幼儿园的数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到中心集镇以外的村委会或自然村举办民办幼儿园;第三,认真开展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价工作,落实幼儿园收费标准,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第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第五,城镇新建小区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第六,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第七,着力保证留守幼儿入园,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给予补助。
(二)有效扩大城乡普惠性幼儿园的覆盖
基于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的共识,政府理应主动担责,加大财政投入作为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的抓手,确保A市城乡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主要通过政府带头“引进名园”“扶持民营”等途径办普惠园,扩充学前教育资源,确保适龄幼儿有园上。
(三)有效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协调发展
为了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学前教育基本需要”方面开展试点:第一,以优质资源带动和示范,扩大优质资源受众,引领和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第二,通过结对帮扶,实现优质园对薄弱园在园所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分类指导和结对共建,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实现区域内幼儿园的均衡优质发展。
(四)有效管理,激发办园主体的办园积极性
长期以来,民办幼儿园经常处于一种“无人管理”“无效管理”的状态。针对民办园(量大质不优)的局面,不断加强管理和引导,一方面通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将民办园纳入到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园要求中来,对民办幼儿园的设施设备、教学质量提出基本要求,并经常进行督导;另一方面,对不愿意加入普惠性幼儿园行列的非普惠性民办园,加强对其工作的督察和规范引领,在政府主导普惠性幼儿园占多数的整体形式下,激发非普惠园规范办学的办园积极性,引導其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五)有效提升教师交流和培训质量
教师是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的核心要素,提升幼儿园教师的质量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首先,为了促进薄弱地区幼儿园质量的提升,政府定向招聘和培训一批农村幼儿园教师,给予正式编制和待遇;其次,鼓励骨干教师到农村幼儿园挂职锻炼或支教,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扩展,既促进城区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推动农村幼儿园整体提质提效;再次,借助名师工作室的平台,开展区域性培训活动,培养幼儿园骨干教师。通过这些途径提高了薄弱地区的幼教质量,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A市学前教育区域化发展将在坚持政府担当主要责任、公益为主体、公办为主导的原则下,政府通过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名园带动薄弱园等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保证辖区内适龄幼儿有园上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并持续加强统筹管理,重点抓扩大普惠性资源和规范普惠性民办园监管两方面工作,不断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徐明聪.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唐娇.当代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特点[J].才智,2014,(32).
[4]崔世泉,袁连生,田志磊.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5]丛元莉.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J].科普童话,2016,(37).
[6]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02).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8]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EB/OL].2010-11-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