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各级高等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为民族高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挑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牢牢把握政策,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积极转型,创新育人,响应时代召唤,不辱国家使命。
【关键词】政策 机遇 数字媒体技术***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号角。在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时间表中,还要继续优先部署教育现代化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取得新进展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相关重点任务进行新的重大部署。在高等教育方面,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举措既有政策连续性,又有与时俱进创新性,着眼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各类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在国家层面,要形成应用型本科高校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谐共生的二元高等教育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实施的“双一流”建设的主要目标,而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必须向应用型转变,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才会趋于合理,高等教育的供给才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持续对接。因此,在专业层面,要建立敏捷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普通本科高校要把专业设置的学科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实施人才培养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因此,这不是一般的专业调整,而是要改革专业建立和运行的机制和体制,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品种、跨学科、敏捷化。
一、由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转型而来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内蒙古民族大学地处内蒙古通辽市,是一所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自内蒙古民族大学实施转专业政策后,老牌师范类专业教育技术学自2008年开始,虽然每年新生报到率依旧达100%,并未降低,但转专业人数却逐年上升,到201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转专业后仅剩余16名学生。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学校几乎全面开放的转专业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定位模糊,属于不完全的应用型专业,专业定位与学校全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发展方向不契合,因此不利于本专业的长足发展。
同时,数字媒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目前据权威组织统计,到2020年底,市场上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已经突破150万。“数字媒体专业”作为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体现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相融合的理念。不仅要懂得媒体语言,也要懂得制作技术手段,既可独立完成短媒体内容制作,又必须是艺术与技术兼容的“适用”人才。
鉴于上述情况,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决定将教育技术学专业转型发展,转型为纯应用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工学)。经过2013年到2015年连续三年不间断申报,数字媒体技术(工学)专业终于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于2016年开始招生,同年传媒学院停招教育技术学(师范类)专业。
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实践的探索
在数字媒体技术(工学)专业获批后,学院在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足的前提下,积极搭建学科基础教学科研平台。首先,为了制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学院特地安排专业教师赴北京多所高校考察调研,收集资料,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其次,为了完善和提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环境,满足应用型专业对实验环境的高要求,申报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平台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实验室,两个实验室共计180万元,解决了新专业的燃眉之急。
2016年12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组织了《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申报,项目旨在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实训平台建设、科研支撑、创新创业与产业孵化、人才测评与实习就业、国际化、产业园、品牌等全生态链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字媒体技術和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联合申报了此项目,首批入选。
该项目以“数字媒体生态资源协同创新育人平台”为核心,引导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所领衔的数字媒体行业全生态链资源向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下沉,集成“数字媒体专业人才联合培养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业园区”打造四位一体的数字媒体生态体系。与合作高校共同建设“数字媒体生态资源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导入数字媒体产业全生态链资源;共同建设“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联合培养中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行业应用型人才供给,改进数字媒体专业办学模式,加强专业师资培训;共同建设“高校数字媒体产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协调企业、资本对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符合地方经济市场需要的特色数字产品;共同建设“高校数字媒体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通过凤凰卫视平台汇聚国际优质企业资源,打造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地域特色的数字媒体产业园区。
三、内蒙古民族大学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引进的意义
通过引进这一项目,使得内蒙古民族大学原本资源薄弱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通过引导行业资源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推动了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和新闻学专业集群建设,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并扩大学校品牌影响力。同时立足内蒙古民族大学,联合企业,服务通辽市地方经济发展,搭建协同创新的资源平台。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贯彻国家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精神,引进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通过合作建设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参与,从而使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实现有序快速发展。
(2)借助数字媒体优质行业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课程体系,依托凤凰卫视全球顶尖资源平台,凤凰教育汇聚行业最优质品牌企业,共同服务和支撑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师资体系完善、办学模式创新、实训实践升级,帮助我校突破传统,实现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由专业导向向需求导向的转变。
(3)采用理论+实训的双轨制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培养数字媒体行业所需的一专多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在教学中植入真实项目使实习实训贯穿整个基础理论、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之更好的对接市场需求。
(4)通过参与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项目,提供凤凰数字媒体全产业链资源向高校人才培养领域下沉的机遇,我校可进一步通过本项目承接国际媒体、行业企业、国家部委的资源和项目,建设以人才为核心的软实力平台,在解决人才困境的基础上以学带产,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从而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服务和推动通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5)借助面向全自治区、全国和国际的宣传平台,展示、宣传和推广合作建设的国际领先、行业领先的数字媒体创新示范基地,为合作院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四、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产教融合实践的深入推进
推进产教融合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方法。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乃至不同的课程,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实践合适的产教融合方式。对于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最重要的内容是根据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逐步提升应用性科研水平。同时,高校与产业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保证产教融合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有价值的产教融合应该建立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22期)
2017年6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为进一步推进学院各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入扎实发展,起草了《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数字媒体教育、内蒙古通辽市和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三方合作策划书》。策划书从以下几方面深入阐述了“校地企”三方合作对通辽市、凤凰教育集团和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的裨益。
(一)借助新媒体优势资源助力通辽市城市文化对外传播和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016年11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内蒙要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宣传,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品牌,把我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数字创意是以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引领新供给、新消费,高速成长的新型文化业态,并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机和移动智能终端等于ICT密切相关的新兴媒体进行传播,呈现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信息化的特点。它是伴随着数字图形图像技术、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和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将数字创意产业打造成五个‘十万亿级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将高新技术、传统文化、设计水平和产业融合作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因此虚拟现实与互动影视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必将形成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二)为凤凰卫视集团开拓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中心的蒙古族民族文化市场
凤凰教育是凤凰卫视控股集团下属企业,公司以培养全媒体精英、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为目标,从应用型教育出发,促进了中国传媒业与世界传媒的沟通、融合与发展。同时凤凰教育还引进国际先进的产业和教育资源,以人才为突破口,结合地方高校和政府的情况及特点,培育和孵化符合本地发展需求的文化创意产业群,真正协助地方高校和政府实现产学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中心的蒙古族民族文化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它是最典型的东方文化之一,且独具蒙古族民族特色。将高新技术、传统文化和国际化平台有效整合,不仅有利于发展民族区域旅游经济、拓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渠道,更有利于为凤凰卫视集团开拓极具特色和卖点的集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内地市场。
(三)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毕业生提供本地就业机会
一方面,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专业设置涵盖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虚拟现实、数字电视等现代媒体领域,它与通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其人才培育与通辽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密切相关,事实上已經形成了学科专业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的互动式发展,能够实现传媒学院专业链与通辽市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根据通辽地方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对传播对象做正确把握、如何有效利用地区优势、如何调整传播手段等对外传播力建设的具体措施,更需要专门领域的人才具体实施。因此,依托通辽区域经济发展大环境,更能够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创造丰富行业基础和行业背景,进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各级高等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为民族高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挑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牢牢把握政策,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积极转型,创新育人,响应时代召唤,不辱国家使命。
参考文献:
[1]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5,(05).
[2]葛雷,金巨波,唐友.基于混合式教学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信息记录材料,2018,(01).
[3]陈星,张学敏.依附中超越: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01).
[4]吕海舟,杨培强.应用型跨界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机制设计与模型建构.中国大学教学,2017,(02).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技术在“一带一路”民族高校产教融合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问题研究》(项目计划编号:NJSY18167项目负责人:王晶)研究成果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