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四边”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6-02

廖婷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关键。对此,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从学、讲、练、测四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四边”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的应用,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化学 “四边”教学 中低分学生 应用对策

一、学:自主学习,高效生成

在“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生按照导学案要求,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多维合作学习。该环节要求教师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重新梳理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习题化,以增强中低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作为中考化学必考的工业流程图题,因初中生所学化学知识的有限性,尤其是对于广大中低分学生来讲,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对此,教师可结合近年来中考走势和教材内容,对此类题目的考点进行梳理,并将其归纳为两类,包括物质制备类流程图题和除杂、分离、提纯类流程图题,然后整合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经典例题等制成相应的微视频,以便中低分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在微视频结尾设计如下题目:“某科研单位利用工业废酸(10%H2SO4)对含有氧化铜和氧化锌的废料进行浸泡,进而实现二次利用,请根据具体流程图(略)回答下列問题:(1)锌转化为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请推出最后得出的物质都有哪些?并写出具体化学式?”通过这种贴近中考考点的习题情境引导,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能够有效强化中低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高效课堂的生成奠定坚实基础。

二、讲:精讲点拨,适时引导

在“讲”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依然存在的疑问点、知识重难点进行逐一讲解,通过精讲达到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课堂要求和教学目标,针对中低分学生实际,灵活采用补充讲解、点评讲解、拓展讲解、归纳讲解等方法进行适时引导,向学生传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酸碱盐”教学时,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比较复杂,因此教师应重点对中低分学生进行思想方法上的引导。此时,教师可举例盐与金属、碱、酸与盐的反应情况,在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的基础上,组织中低分学生对反应规律和反应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完善学生知识系统,在细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思维。通过上述的精讲点拨,能够有效培养中低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

三、练:巩固完善,强化应用

在“练”环节,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习题或精心设计例题变式,或从课外参考资料中选择相应习题,通过选择、填空、简单应用等类型,对中低分学生进行同类变式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和延伸拓展练习等,以巩固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强化核心知识实际应用。练习最好要在课上完成,少量实践性较强的也可安排为课下作业。

例如,在进行“化学变化”专题复习时,教师可要求中低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H2O2分解实验,然后加二氧化锰进行催化,并对氧气含量进行检验,最后建构完善的实验流程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梳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物质性质”“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最终实现有关化学变化知识结构化。通过上述的针对性练习,不仅能够帮助中低分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而且能够加深对化学核心概念和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应用能力。

四、测:堂清面批,全面进步

在“测”环节,教师可安两名中低分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其余中低分学生在教师或优等生监督下自我完成,题目最好控制在5个以内,并争取做到当堂测试、当堂批改,及时指出学生在堂清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快速把握相关学习方法和技巧。当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分数要求,如总分设为100分,中等学生必须达到80分,学困生必须达到60分,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分数就要重新再考,或进行错题分析,这样才能实现中低分学生的整体进步与提高。最后,为确保中低分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组织“互议互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合作,在合作中生成,在生成中进步。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践中,教师应深入把握“四边”教学的内涵,明确四个环节的教学重点,针对中低分学生的学情,坚持生本化、层次化、民主化等原则,全面实施边学、边讲、边练、边测的教学模式,推动中低分学生化学成绩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颜灵芝.通过“读、做、议、讲、练”等教学新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J].考试与评价,2016,(12) :51.

[2]邱晓航,任红霞.非化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讲练考”教学模式改革[J].大学化学,2016,(11) :19.

[3]周红霞.试论学、议、讲、练四环节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学习,2016,(04) :6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