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2
任向莲
【摘要】我國传统应试教育对于教师的影响比较大,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速度和成效,其多重视于水平较高的化学合作小组,而对于化学水平较低的合作小组则比较忽视,导致小组成员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逐渐降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小组合作 学习实践
一、合理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为了保证学生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在制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教师不能选择过于复杂的化学知识问题,以避免化学水平较低的小组成员不能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合理的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应当是中等水平和探究性较强的问题,以保证小组成员能够对化学学习任务展开积极的讨论和研究。
例如,在讲《化学式与化合价》一节时,我这样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投影图片:宏观水、水分子模型、水的化学式。
设疑:如果在“H2O”前加数字3,即“3H2O”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3H2O”表示3个水分子。
二、合理的安排化学课堂小组的成员
在安排课堂小组合作成员时,应按照理论知识强弱和实验操作能力强弱进行均衡搭配。这样,均衡搭配,明确分工,使组内每个同学都动起来,通过小组内互助,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也有一些化学教师为了加强化学教学的程度,而选择化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化学组长,这种做法对于化学水平较低的学生不利影响比较大。因此化学课堂小组的成员学习责任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换,保证每位化学课堂小组的成员都能充分参与到化学学习中。
三、将探究性学习内容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由于化学知识的理论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初中化学的课堂氛围一般比较严肃规范,使得正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不太强烈,导致化学知识难以被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讲授化学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若引入一些探究性较强的化学实验内容,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中和反应》时,我将探究性学习内容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胃痛病人看医生,医生让服用斯达舒治疗胃酸过多”的学习情境,引出课题。其次,自然产生了第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盐酸与氢氧化铝会不会发生反应呢?
为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小组讨论,观察现象。
教师抓住时机,让各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根据氢氧化铝难溶于水的性质和固体消失的实验现象,一致认为两者反应的结论,即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是不是其它的酸碱混合也能发生反应呢?给出学生第二个探究任务:(1)将稀盐酸、稀硫酸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分别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注意观察现象,分小组完成。
此时学生一个个却诧异的发现“除了温度升高外,溶液没有其他现象”。没现象,是不是没有发生了反应啊?有些学生提出质疑,在此学生形成了矛盾冲突,激发新一轮思维碰撞。
接着按照学生确定的方案,让他们自己动手,用事实说话,分组完成第三个探究任务:1~5组完成甲实验: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分成两份,分别滴入石蕊和酚酞,观察颜色。6~10组完成乙实验:把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分成两份,分别加入镁条(或碳酸钙)和酚酞,观察颜色。
根据1~5组学生展示的实验现象,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酸碱不能共存,发生了化学反应。6~10组展示的实验成果,也得出上述结论:酸碱不能共存,发生了化学反应。
通过以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落实了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青翠.在化学实验课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6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