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4-06-03

孙德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以往“成绩第一”的理念被逐渐摒弃,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点上,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情况下,班主任既是任课老师,又是主要的班级管理者,对小学生的影响是一般学科老师无法相比的。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希望能够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策略

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主要的依靠是学生自身的意愿。换句话说,班主任必须争取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师生之间达成默契,学生愿意跟随班主任的引导。另外,学生每天在校接触的人群,除了班主任外还有其他任课教师、学科骨干和普通同学等,所以,单独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对全班同学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外援,争取其他人员对班主任工作的全力配合。只有各方面同时发力,多管齐下,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做好各科协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在是“全民创新”的时代,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上已经提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培养“创新思维”也同样如此。实际上,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各学科教学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教师普遍重视开发新的教学策略,“应试教育”影响下所产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正在退出舞台。同时,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做的是,与各科教师充分沟通,对各科已经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同时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让各学科教学能够在基调上保持一致,让学生的个性能够获得更加自由地发展,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例如,课堂提问是各科学习中普遍都会用到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在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的沟通中,要树立一个原则,即提问时要尽量保证问题的开放性,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指向不要过于明显,答案也不要过于死板,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体的提问内容和方式由各科教师自行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可以再次召开教师间的沟通会,对已经采取的提问方式、内容、效果及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互相讨论寻找其中的不足和解决方法,然后再次投入到实践中,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可以逐渐培养起来。

二、重视学科骨干,发挥带头作用

综合素质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知识水平,这一点必须通过各学科的有效学习才能实现。想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当然离不开各科教师的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科骨干的作用,也就是各科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代表。相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学生之间是同龄人,有时可以起到更好的带头作用。除了号召学生向学科骨干学习,努力提升学习水平外,班主任还应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起学生的好胜心,帮助他们培养起健康的竞争意识。具体策略,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其他任课教师协调沟通,确定各科中的学困生与骨干生,随后进行一对一结队,由骨干生对学困生进行帮扶。当代小学生有着比较强烈的好胜心,在这种一对一的学习环境中,学困生会下意识的向骨干生靠拢;而骨干生看到学困生的进步后,对他们自身也是一种激励作用,最终实现双方的共同提高。而且这种方式也为学生之间的亲密交流创造了机会,可以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创造实践机会,开展探究式学习

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组织各类班级活动,而班集体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机会。对于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往往更高,教育效果也更好。课外实践活动中,班主任主要起到的是引导和安全保障作用,具体的实践环节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与校外机构进行合作,给予学生参与真实社会活动的机会,开阔他们的眼界,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在观察中获得对他人的同情心、同理心,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当地博物馆沟通,带领学生前往了解博物馆人员的各项工作。一般学生与博物馆的交集,主要是参观博物馆的各种展品,至于工作人员需要做出多少努力他们并不了解,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新鲜的体验,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了解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要组织一次成功的展览,需要长时间的反复沟通,需要对参展物品进行细致入微的保护。某些极具价值的历史文物,还需要专门人员长时间的修复,才能重新焕发出光彩,展现在世人面前。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个展品得以展出,需要多少人、多少小时的辛勤工作?如果由他们来组织展览,又该怎样安排全部的流程?在探究过程中,

他们会认识到不论看起来多么平凡的工作,都孕育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对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经历较少,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看待问题比较片面。这一点并不是通过知识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就能够弥补的,需要的是更多的生活阅历。一般来说,小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周边适龄儿童汇聚一堂,这些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生活经历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下,小组讨论就成为一个让他们增进互相了解、激发问题意识的好机会。在交流碰撞中,他们会发现自己过去对某些事情的认识,原来是错误或不全面的,进而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长期坚持下去,他们想问题会更加全面、透彻,不会轻易做出不负责任的武断结论。

例如,在进行过上述的博物馆参观活动后,学生对自己没有了解过的工作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班主任可以趁此机会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名同学先介绍自己家人的职业,然后其他组员给出对这些职业工作内容的猜测或印象,随后由介绍家人职业的同学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真实情况。一方面,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另一方面,他们对某些职业的刻板印象得以扭转,能够明白职业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让世界变得更好。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初步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含义,今后考虑问题时更加深思熟虑。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可能是一项可以简单完成的工作,相对于单独某学科知识学习来说要复杂得多。但是,是否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小学生今后能否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发展趋势,能否成长为推动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栋梁之才。为此,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社会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代表了教育理念的进步。作为班主任,要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利用好小学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努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美丽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飞.班级活动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22):34.

[2]罗淑媚.综合素质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3]何东维.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改进策略分析[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