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时间:2024-06-03

马金华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生口算、心算、估算、笔算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兴趣习惯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口算、心算、估算、笔算等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大部分孩子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有些孩子感觉数学很难学,平时的练习、作业和考试中出错率自然就高了,久而久之,就不爱学数学,数学成绩也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关键是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因此,若要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必须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他们计算的方法,提升数学计算的能力。有时候,数学课上单一的机械式训练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还有些数学老师严厉的面孔和为了追求高成绩而简单粗暴地责骂和体罚学生,使学生很容易对数学老师及他的课产生敌对的负面情绪,我们应尽量避免它。为此,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应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如通过抢答、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成绩。当然,对学生的小进步和小成功,尤其是学困生,你绝不能视而不见,应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表扬声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促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倍努力地去学习数学。此外,还可在题型上下功夫,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以及让学生独自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重视数学计算的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平时的练习、作业及考试中,在答题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再确定运算顺序、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书写规范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做到不潦草,不乱涂乱改,保持作业、卷面整洁。

3.培养学生口算、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口算、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平时练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要求、训练。

4.培养学生勤打草稿的习惯。在计算时,有些学生懒于打草稿,有些学生甚至连练习本都没有,老师布置了练习,有的同学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随意写上一两个式子,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懒于动手动脑,等待别人的计算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应及时纠正过来,让他们养成勤打草稿勤验算的好习惯,这样计算起来就又快又准确。

三、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

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概念、运算法则等,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前提,更关键的是懂得如何将其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学生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首先必须要弄清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掌握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

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应精讲多练,无成效的题海战术只能让孩子们望而却步。对易混、易错的概念、法则,老师应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反复练习。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及时纠正错题

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出错总是难免的。因此,我们应及时了解他们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其错因,并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在批改作业、配套时,对学生计算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详细认真地批阅,标出错误的地方,让学生及时进行改正,这是学生进步最快方法之一。对于他们不懂或难理解的题目,应耐心地进行讲解,直到他们彻底弄懂并准确进行计算为止。对于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题,就要在课堂中重点进行讲解。对数学基础较差、一些简单题目都还未掌握的学生,就要在课后多花时间进行辅导。对学生在作业、配套、试卷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进行改正,绝不能忽略它,并记在错题集上,以做复习之用。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尤其是农村基础较差的学生,若要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要付出老师很多时间精力去努力,并且不断摸索总结适合农村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只有胸怀对学生的挚爱和对教育事业梦想的无限追求,也只有扎根山区,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的老师,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使他们学会如何计算,如何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能让山区的孩子们在享受数学计算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不断地促进思考,提升数学计算能力,在思考中引导他们去品味数学内在的魅力,享受计算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1]刘菊兴.数学课程标准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