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象似性理论视角下的王维山水田园诗连贯研究

时间:2024-06-03

肖一东

【摘要】对索绪尔“语言任意性说”的批判与质疑,语言象似性理论自提出以来便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语言与文学的界面研究领域,美国学者Freeman更是开创性地提出了诗学象似性理论,用以系统揭示文学语篇中形式与意义的紧密联系。王维的诗歌大多对仗齐整,形神兼备,象似性则凸显诗歌的结构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让诗歌的内容完整,连贯。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象似性如何构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连贯进行了系统探讨,以此揭示诗歌语篇的意义建构模式。

【关键词】象似性 王维 山水田园诗 语篇连贯

一、引言

语篇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语篇的连贯是其中最核心的研究问题。自《英语的衔接》一书出版以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纷纷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构语篇的组织模式与连贯的内外部机制。韩礼德本人也曾在该书中系统总结了语篇的衔接方式,并将衔接视为语篇连贯的必要条件,以此来解读语篇的连贯模式。然而随着语篇研究的逐渐深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也受到了众多的批评和质疑。一些学者发现衔接手段并不能保证语篇的连贯,比如Widdowson(1979)就曾举出一些不含衔接手段,但却连贯的对话,由此可见衔接既非连贯的充分也非必要条件。这一点在文学语篇,尤其是诗歌中极为明显。诗歌作为语言的精髓,其明显的语篇特征在于缺乏显性的衔接手段,意义很难通过语言的字面含义理解,读者需激活相关的语境知识才能识别语篇内部的隐性连贯。

随着认识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语篇研究内部也出现了“认知转向”。在对待语篇连贯的问题上,以Givon为代表的心理语言学家们强调从认知的角度判断语篇的连贯与否。Sanford & Garrod也从心理表征的视角来定义连贯。目前语篇连贯的认知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当前的研究或多或少忽略了对文学语篇进行系统探讨,这与认知语言学尝试在语篇的各个类型,各个层面建立统一解释的目标相左。而随着认知诗学的兴起,诗学研究逐渐侧重于运用认知科学的方法研究语篇,这无疑给文学语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径。

王维是唐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深远隽永的写作风格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诗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意义。以往的研究侧重从文学,宗教,美学等视角解读王维诗歌的多重价值,对其诗的连贯特征讨论较少,无法体现诗歌阅读的全貌。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对象似性如何构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连贯进行系统探讨,以此揭示诗歌语篇的意义建构模式。

二、象似性理论

受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的影响,许多语言学家接受了他所说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是任意的观点。而认知语言学对传统语言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批评,认为语言是在人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基础上经过人的认知加工形成的,语言结构反映人的概念结构,而人的概念结构又最终植根于外部世界的经验结构,由此可见语言与现实世界存在着一种自然的照映性关系,这便是语言的象似性。语言的象似性最早由美国哲学家C. S. Pierce提出,它指的是“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自然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可据的”(沈家煊,1993:2)。Pierce将符号分为了象似符,标记符和代码符,而象似符本身又可细分为映象符和拟象符。Haiman在研究句法象似性的基础上将拟象符分为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后者包括了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等范畴。

象似性作为连接语言与经验世界的主要桥梁,不仅存在于词汇句子层面,同时也作用于更大的语篇,这一点在诗歌中尤为明显。诗歌是诗人的心境与外部世界相交融,有感而发时所作,其本身便是一种象似性表征。Hiraga (1994:18)指出:“象似性不仅存在于日常语言的各个层面,而且对于诗歌语言而言,象似性是其规则,并被强调为制约诗歌篇章结构的原则之一”。在研究文学语篇时,美国学者Margaret H.Freeman更是批判性地提出了诗学象似性理论,认为艺术是感觉到的生活的幻象。“艺术的幻象是通过象似性这一机制得以产生的,这是一种象似性再现”(Brone & Vandaele, 2009: 170)。本文在象似性理论框架下,分别从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环境象似性三个方面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连贯构建,以此解释诗歌语篇的形义关系。

三、象似性与诗歌语篇连贯的建构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篇的连贯受制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语言是体验性的,语篇的连贯也必然取决于人与经验世界的感知与互动。象似性作为联接语言与外部世界的主要认知机制,在构建语篇的连贯上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1.顺序象似性与连贯建构

顺序象似性指的是语篇内部各个成分的排列顺序象似性的反映或映照它们所表达的实际状态或事件的先后顺序。本文主要探讨时间顺序象似如何构建诗歌的连贯。现以王维的《辛夷坞》为例: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首诗简短凝练,诗人似以客观的态度写景,然而在孤寂的环境中,却可以分明感受到诗人自然无为的心境。诗的第一行即交代了描写的对象:长在树梢上的辛夷花,且花朵绽开了红色的苞萼,这象征着生机与繁华生命的开始。诗的第二行道出了辛夷花盛开的地点:寂静无人的山涧边,而辛夷花则在经历了绽放之后又复归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自然结束。整首诗的结构布置巧妙地象似了辛夷花自开自落的时间顺序,一切都在自然地开始,自然地结束。诗人之所以这样安排正是为了表达他无为自在,从容淡泊的心境,而这正是借助时间顺序象似这一机制得以实现。

2.对称象似性与连贯建构

对称象似性是指,“在概念上具有同等重要性和并列关系的信息在语言的表达上具有对称性”(赵艳芳,2001:16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为律诗,其语言含蓄,句式、节奏严谨,音韵响亮、和谐,具有音乐美。对称象似性有助于强化诗中意象的关联性,将形式与内容联系的更加紧密,从而实现诗歌的意义连贯。现以《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为例: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这首诗描绘了王维的好友崔季重隐居之处的秋山之景,也就是王维所居蓝田山一带的风光。全诗结构严谨,形象鲜明。诗的前两行直接呈现了诗人所处的时间与地点:秋日的西林。对称象似性主要体现在第三行与第四行,这两行将景物的描写推向极致,成为了全诗最重要的部分。从结构上看,此处的两诗行共享同一种语言形式:名词+动词+名词,表明意义上的相近与对称。第三行前半句中的“千里”是一种夸张,借此表现眼前之景宽广无垠,而后半句中的“出”字更是生动刻画了山峰的高耸入云状,两句结合在一起共同表现了所见之景的雄壮与高峻。第四行的两句继续深化景物的描写,山峰嵯峨险峻面对秦国故地,山峦重叠而把柴门掩藏。实际上,两诗行中的“千里”,“数峰”,“嵯峨”与“合沓”一词可以构成一条清晰的词汇链,这四个词共同指向同一个实体“山峰”,区别在于四个词分别凸显了山峰的不同特征。词汇链的出现有利于增强意象之间的关联,而诗行结构上的对称则是为了突出意义的一致性:描绘出山峦的广大与山势的高峻。由此可见,在对称象似性的作用下诗中所绘同一景物的不同方面被恰当的整合在一起,不同诗行的意义也得以连接起来,进而实现了诗歌的连贯。

3.环境象似性与诗歌连贯构建

环境象似性指的是:“文本世界中所描述的情景与现实世界或观念世界中的情景有着照映性的关联或相似。它包括环境要素,感觉性细节等,它们都是象似性地反映环境及其要素的手段”(熊沐清,2012:11)。西方的文艺创作自古希腊时期开始便深受“模仿”说的影响,但是文学批评中的“模仿”并不是指镜像地描写现实,而是侧重于经过创作者艺术处理后的“再现”。诗的创作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有感而发所作,这样诗中的情境便与诗人外部的现实情境有着直接的关联。现实的经验世界本身既是连贯的,这样诗中的虚拟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连贯的。现以《渭川田家》为例: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中国自古便是以田园生活为主导的农耕文明,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当读者读至诗题的时候,便很容易能够在心智之中激活一系列与田家生活相关的意象。诗中的“斜光”“墟落”“穷巷”“牛羊”“野老”“牧童”“荆扉”“雉雊”“麦苗”“蚕眠”“桑叶”“田夫”等词语构成了一条清晰的词汇链,共同指向“田园生活”这个主题,描绘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村落,牛群羊群慢慢地挤入狭长的街巷,老人们惦念着放牧的儿童,拄着手杖在柴门旁等候。这时候野鸡鸣叫呼唤伴侣,蚕儿也进入了休眠期,人和动物都在及时晚归。所有的场景在同一时间段,就像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画面一样闪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获得一种特殊的温馨感与幸福感。诗歌呈现的虽然是感受到的生活的幻象,但是王维笔下的世界却又是如此真实,紧凑,连贯,景情契合无间,浑然一体,而这正是通过环境象似性这一机制得以实现。由此可见,环境象似性以其映照性的关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诗歌的连贯性。

四、结语

本文以象似性理论为指导,系统探讨了象似性如何作用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连贯。诗歌是感受到的生活的幻象,是现实世界的艺术化“再现”,而这一“再现”则是通过象似性这一机制得以实现。象似性将诗歌的形式,意象与诗歌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促成了诗歌连贯性的实现。然而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僅讨论了三种象似性类型,至于其它的形式类型如何作用于诗歌连贯则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rone,G. & Jeroen,V.2009.Cognitive Poetics: Goals, Gains and Gaps[C].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Hiraga,M.K.Diagrams and Metaphors: Iconic Aspects in Language[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4,(22) :5-21.

[3]Widdowson,H.G.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4]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1) :2-8.

[5]熊沐清.试论诗学象似性的涵义与形式[J].外国语文,2012,(06) :7-13.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