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紫璇
【摘要】《楚辞》,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社会有着独特地位的著作。在国际汉学界,楚辞研究(又称楚辞学)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对《楚辞》中因通假关系而形成的异文的研究,更是占大量比重。探讨了《楚辞》中通假字的特点。
【关键词】通假字 定义 统计 特点
一、通假字的定义
对于何为通假字,古文字学家裘锡圭这样解释:“通假也叫通借,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这里说的是狭义的通假,指借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表示一个本有其字的词。”
通俗来讲,即用另一个音同音近而义不同的字去代替本字,这个用以替代本字的字就称作通假字。判定是否为通假字,原则上必须同音或者至少声音相近。
二、《楚辞》中的通假字概述
1.《楚辞》中通假字分布统计
《楚辞》共出现通假字五十四组一百零五次。其中,名词十组十六次,占总组数的百分之十八点五,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十五点二,动词二十二组五十四次,占总组数的百分之四十点七,占总次数的百分之五十一点四;形容词十九组二十八次,占总组数的百分之三十五点二,占总次数的百分之二十六点七;副词一组一次,占总组数的百分之一点九,占总次数的百分之一点零;代词二组六次,占总组数的百分之三点七,占总次数的百分之五点七。
2.《楚辞》中通假字的分类原则
(1)一字与多字通假。例如,“灵皇皇兮既降”与“凤独遑遑而无所集”,“皇”通“惶”,“遑”通“惶”。“惶”字既通“皇”又通“遑”,一字通多字,这属于两组通假字。
(2)形式相同的通假字,而词类不同。例如,“偭规矩而改错”与“如列宿之错置”,前者的“错”通“措”,为名词,意为“措施”,后者的“错”通“措”,为动词,意为“安置”。同为“错”通“措”,然而词类不同,用法不同,分属于两组通假字。
3.《楚辞》中通假字与本字的声韵关系
(1)同音通假。同音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的声音相同,韵部相同,但字义不同,即为同音通假。例如,“桉”通“按”,影母,元部,去声;“案”通“按”,影母,元部,去声;“倡”通“唱”,昌母,阳部,去声;“曾”通“层”,从母,蒸部,平声等等。在《楚辞》中,不作词性区分,同音通假一共二十九组。
(2)音近通假。所谓音近通假,即是通假字与本字声音相近,韵部可同可不同,字义不同。音近通假又分为四种:
①声韵皆同,声调不同,例如,“锡”通“赐”,心母双声,锡部叠韵,“锡”入声,“赐”去声;“靓”通“静”,从母双声,耕部叠韵,“靓”去声,“静”平声。在《楚辞》中共两组。
②双声韵近,“错”通“措”,清母双声,铎鱼对转;“戚”通“促”,清母双声,觉屋旁转;“聊”通“料”,来母双声,幽宵旁转;“缪”通“穆”,明母双声等等。在《楚辞》中共七组。
③声近叠韵,“梼”通“捣”,定端旁纽,幽部叠韵;“蹇”通“褰”,见溪旁纽,元部叠韵;“女”通“汝”,泥日准双声,鱼部叠韵;“详”通“佯”,邪余邻纽,阳部叠韵等等,在《楚辞》中共九组。
④声韵皆近,“怊”通“惆”,透徹旁纽,宵幽对转;“臑”通“胹”,泥日准双声,侯之旁转;“盖”通“盍”,见匣旁纽,月叶旁转,等等。在《楚辞》中共五组。
音近通假在《楚辞》中一共二十三组。
三、《楚辞》中通假字的特点
1.《楚辞》中动词与形容词通假比重最大
在《楚辞》的通假字中,动词通假的组数和次数是占全文通假比重最大的,共二十二组五十四次,形容词次之,共十九组二十八次,名词再次之,共十组十六次,代词很少,仅两组六次,而副词最少,只有一组一次。
因而得出结论,《楚辞》中的通假字多为动词通假,极少使用代词和副词通假。
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组通假是“曾”通“层”,意为“重累、重叠”,在《楚辞》一共出现了十次。“曾”与“层”同声同韵,“曾”的本义为重复使用的、二手的,故可引申为“层”字的重叠起来的东西之意。
例如,《楚辞·九章》中:“曾歔欷之嗟嗟兮,独隐伏而思虑。”,《楚辞·招士隐》中:“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楚辞·东君》中:“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等,“曾”字都作“层”解。
“离”通“罹”的使用也很频繁,意为遭受、遭遇,在《楚辞》中共出现了九次。“离”字本身当遭受、遭遇讲很难讲通,“离”的本义为“八卦之一,表火”,而在“罹难”这个词中,“罹”字的意思维为遭受,所以“离”当通“罹”。
例如,《楚辞·九章·怀沙》中:“郁结纡轸兮,离慜而长鞠。”,《楚辞·九叹·刘向》中的:“思国家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等,“离”都作“罹”字解。
2.《楚辞》中使用通假字与气氛烘托
“曾”通“层”这组通假在《楚辞》中如此高的出现频率,主要与作者为了烘托气氛,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有关。如:“曾伤爰哀永叹喟兮”、“曾歔欷之嗟嗟兮”等,重叠地哀叹、歔欷,既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又为文章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让人读来不禁与作者一起嗟叹,因而被频繁使用。
“离”通“罹”通假字的频繁运用,主要与作者为了陈述自己的苦难遭遇有关。屈原因谗言而见疏,后又惨遭流放,人生失意,壮志未酬,内心有着万般对愤慨和不满,却无处宣泄,因而都抒发于自己的文章中。故文中多次出现以“遭受、遭遇”为核心的句子,借文章中的词句来陈述自己的苦难,宣泄自己的愤慨,同时为文章增添一种忧愁的气氛。
3.《楚辞》中通假字与声韵
通过上述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楚辞》中同音通假最多,高达二十九组。在音近通假中,又是声近叠韵最多,而声韵相同声调不同最少,只有两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屈原生活的年代较早,很多字的字义没有分化,往往一个字兼有现在多个字的意思。古人用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双音词的使用十分少,然而应该用哪个字来表达哪个意思,那时还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与规定,作者可以根据两字之间的音同或音近来混用,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这个意思。这种情况,为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声韵规律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另一方面,古人认为语言是凭借声音而存在的,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对于字义表达的规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记录内容时往往根据声音来记录。我国清代著名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写道“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因而《楚辞》中的通假字多为音同或音近,几乎不存在通假字与本字在音韵上存在你极大的差异。如果有,也是因为语言的发展变化,而使字的声韵与其古音产生了差距。同时,这也和作者追求节奏和韵律的和谐有关。
四、结语
《楚辞》作为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其经历了屈原的创作、先秦的流传、汉初的搜集、西汉末刘向的最终辑成,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对《楚辞》也曾存在过各种争议,但这部伟大的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却无法被否定。
中国古汉语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璀璨的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本文所探讨的《楚辞》中的通假字只是冰山一角,中华文化还有无尽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合鸣.通假字浅谈[J].武汉大学报,2000,(53) :99-102.
[2]薄迎迎.《楚辞疏·大招》通假字异文研究[J].现代语文,2016,(11) :110-111.
[3]葛卉,郭锡良.《古代汉语》中古今字被误释为通假字现象指正[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27-31.
[4]吴文文.北大汉简《老子》通假字及用韵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04) :101-107.
[5]龚燕.浅谈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策略[J].留学生,2016,(2X).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