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鲁明
摘要:經过多方面实践,努力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喜欢上古诗文,并从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古诗文的“怕”。结合教学实际,谈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古诗文 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语文中的知识点多、碎,需要背诵的内容多,常常让学生对语文望而却步,每每教到古诗文都是最头疼的事。看到古诗文就摇头,师生都“怕”了。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谈了教学中积累的几点方法。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习兴趣
课文选入的古诗文,远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近的也有一百多年,都刻着时代的烙印,古人与今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天然的鸿沟,要理解这些作品,初学者应该把培养兴趣放在第一位。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实践,还注重古诗文与其他学科、活动的有机整合,不拘泥于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讲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播放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一曲,同学们边学边唱,不亦乐乎。这样的教法生动、形象,学生喜学、乐学,大大激发了学习古诗的欲望,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他们就把这首词全背了出来,而后又用了一点时间,默写了出来,全班同学的正确率相当高。
其次,注重古诗文与信息技术整合。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学生升入初中以后,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课题,自由组合进行古诗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有研究田园诗人王维的,有研究词人柳永的,有研究边塞诗的,有研究送别诗的……通过这种方式既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也让他们增加了一些课外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中,学生的潜力与能量都是无穷的,是他们让我在摸索中不断找到新的亮点与思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在“教无定法”中做到“教有可依”。这样的“教学相长”是愉快的,是令人受益无穷的。
二、自己以身为范培养学习热情
惟有具备了“千尺深水”的教师,才能在带领学生走进诗词王国的过程中挥洒自如。古诗文教学的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自身的学习提升,在极具挑战的研究实践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首先,古诗文教学对教师的语言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很重视范读,绝不以播放录音代替范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诵读的水平。在读的过程中声情并成,既传韵,传达诗的韵味,又传情,传达诗的感情。在教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魅力,以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的语言,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一次又一次的范读中,体现自己的文化底蕴、语言艺术和教学设计。
同时,我比较注重名篇的诵读,教材以及唐诗宋词中的作品大部分篇目都能熟练背诵,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先背。对古诗文中的思想性、艺术性有较深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更好的做到游刃有余充分发示范作用。比如,在讲《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前,我先背诵一些《诗经》中的名篇,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把学生融为一体,还能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三、反复诵读,展开想象,鉴赏古诗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文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将不能懂的作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
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一般来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诗,只要孩子了解了诗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即使开始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难度,也是“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桃子”的。如果在有情感的基础上熟读,再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体会了诗的情感,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再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
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它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责任让孩子们喜欢古诗文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判读、对接、运用过程中去体验、去感悟、去内化,真正体会到学习不是苦差事,做好学习中的每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块馍,你能嚼出它的香味来”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7.
[2]谢小庆.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像“猫”.光明日报,2001-12-26.
[3]肖复兴,肖铁.我教儿子学作文.1996.211.
[4]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