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牧地区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4-04-24

唐强强

摘要:当前精准扶贫实施中存在帮扶对象与扶贫资金不匹配,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不足等突出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来加以解决。因此,以西藏昌都地区为例来探讨农牧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包括未进行贫困村分类机制化、贫困人口统计不清、生产社会化发展程度低、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分析,包括实施“建卡贫困户”模式、完善乡村教育及医疗服务体系、完善资金运转和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等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昌都问题;對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4.013

1精准扶贫概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从贫困人口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贫困人口7017万人。从贫困人口分布看,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地区、偏远山区,难度比以往增加。因此,要实现全面小康,就需要实施一项扶贫措施来解决全国各地贫困问题。

1.1精准扶贫的内涵、特点

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有以下特点:一是接地气。发挥县、乡、村三者之间的力量,最大限度调整群众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群众最关心的饮水、危房改造、教育、医疗、道路交通等问题进行解决,使群众从被动转为主动,把扶贫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营造良好的民心工程。二是精布局。根据各个省区里不同情况,把各县分为三个部分,县、乡、村三部分,分进行扶贫工作,然后统一部署,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形成一种共抓扶贫的良好局面。三是投入大。推进村与村整合、城乡整合投入的资金数量大,项目多,并且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四是重实效。精准扶贫项目具体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真正做到把群众的具体扶贫对象做到实处,确保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位与有实效。

1.2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1.2.1减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

自从国家在全国各地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后,一些相应地政策出台来确保精准扶贫能够有效进行。如发展乡村绿色食品经济、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乡村医疗服务站及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津贴补助相应增加等措施,促进了各个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从而逐渐减少我国城乡贫富差距。

1.2.2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的提高

精准扶贫实施以后,全国各地的乡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一些偏远落后的乡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济贫困。如在相对贫困的地区开展有特色的产业或者文化产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当地的村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会用来消费,促进当地地区经济的提高,并且也重视健康教育的发展,从而提升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文化水平。

1.2.3确保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在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使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够吃得饱,穿的暖,并且有富余。因此,国家为缓解贫富差距带来的困扰,出台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与措施。其中“精准扶贫”是国家出台最为重要的政策之一。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村村通公路;合理有效的发展农村的文化产业,提高乡村教育文化水平与充分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

2西藏昌都农牧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2.1昌都农牧地区基本状况

2.1.1昌都地区自然地理及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昌都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三条大河和大山相间分布。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待加快;二是资源利用粗放;三是农民增收难,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

2.1.2昌都农牧地区贫困状况

一是农村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各类工厂、产业及医院不会来到农村,导致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恶化。二是农村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及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跟不上农村的需要。三是当地财政收入水平低,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地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2.2昌都农牧地区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2.2.1未进行贫困村分类机制化

就昌都而言,一些扶贫领导班子对于“两项制度衔接”政策给予很大的评价,但是在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在对于各个乡村的贫困程度没有进行完整系统的调查,造成各个村子经济发展情况都相似。没有进行一类二类三类贫困村的划分,从而导致当地政府在各个村子的扶持力度相差不大。

2.2.2政府资金投入与分配不合理

当前国家环境复杂,面临怎样解决贫困人口困境时候是国家一项重要举措,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财政投入放缓,一些扶贫资金发放没有到位。第一,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到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基础建设。第二,政府扶贫资金分配不合理,精准扶贫是按照国家政策文件规定以整户识别,不是以人识别。另外,由于扶贫资金在各乡镇整合难度较大,财政收入下压,一部分扶贫项目在审计、考核、衡量过程中采用一般性的条条框框,没有突出试点项目具有的特殊性与政策的突破性。

2.2.3生产社会化发展程度低

在青藏高原偏远地区,要实现生产社会化发展就会受到很大阻碍。第一,土地不集中,影响了组织生产社会化发展;第二,农牧民生产社会化的意识低。第三,村民在生产社会化过程中缺乏培训或者专业人才。

2.2.4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

当地政府在对扶贫政策进行宣传时候,没有对各个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只是粗略的传达相关文件,导致一部分村干部没有理解透彻。因此,乡村基层扶贫干部在执行时候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大致意思来进行,没有征求村民的意见和考虑村民的感受。另外,由于精准扶贫政策是一个大框架,在宣传时候缺乏灵活性,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endprint

3贵州盘县农村精准扶贫对策分析

3.1实施“建卡贫困户”模式

“建卡贫困户”是指当地县政府对于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低、就业困难户及单亲贫困家庭等农村贫困群体进行扶贫,对这些扶贫对象单独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并统一发放储蓄卡,以便县政府对贫困户的各项救助物质或者资金及时发放。就目前我县而言,实行“建卡贫困户”模式应尽早执行。在全县建立“贫困户”网络平台,由基层扶贫干部上报的贫困人口数,经过县级扶贫工作组进行实地监督与执行。为“贫困户”建立个人档案,在当地乡政府对外公开,做到公开性、公平性与合法性,并且以网络形式传达到省级扶贫调研组。

3.1.1“一贫一户”模式

在各个村子之间实行“一贫一户”模式,双向扶贫,通过网络数据形式把扶贫对象进行网络公开,并建立有效管理部门与监管机制来对扶贫对象进行公正审查,以符合扶贫条件。当地政府应进行薄弱村整治和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调研。薄弱村应积极配合政府的扶贫政策,而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使贫困村摘掉这个帽子。在相对贫困的村子里按照贫困类别来给予发放扶贫资金,如建立房屋修缮、修乡村公路、个体家庭困难户、农村大学生家庭及乡村扶贫项目等扶贫资金,并且通过网络数据上传到官网上,使群众都能够及时了解。

3.1.2“划区域建卡贫困制”模式

精准扶贫政策在全国正处于发展时段,但实际应用中部分扶贫县区还是“一撮胡子一把抓”,造成许多扶贫资金或者扶贫项目的浪费。如在这村最主要的扶贫资金用于危房改造,其临近村子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各乡村实行的扶贫对象不一样,贫困级别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全县需扶贫的村统一,用数据形式清晰的描绘出来,并进行贫困村扶贫分类。“划区域建卡贫困制”模式正好能够解决相应问题。

3.2完善农牧地区教育、医疗服务体系

长期来看,农牧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要想有长远的实效改变现今贫困的状态,就需要建立预防返贫制度。因此,昌都农牧地区各个乡村的精准扶贫政策。第一,增加教育投入,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让那些年轻的有活力的新生代劳动力能接受并适应就业需求的职业培训;第二,完善乡村医疗服务体系,重视对重大疾病或者轻微疾病的预防,适当提高贫困山区医疗补贴标准。

3.3完善资金运转和监管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

尽可能地统筹扶贫资金,改变零零碎碎的现象。为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就应加大对扶贫工作整合力度,在一些贫困区应集中资金推进一个村的建设。应增强政府、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协调,并能更好的对当地扶贫村进行扶持。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才能有效完善资金的运转和监管机制,在此过程中才能够消一些不必要的相关问题。

4结束语

本文从阐释我国精准扶贫概述、内涵、特点及现实意义等角度来作为出发点,以西藏昌都农牧地区精准扶贫为对象来对我国在全国各地实施扶贫政策进行了解。西藏昌都农牧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不只是政府存在问题,还有农牧民对当地政府采取的精准扶贫政策认识不足等原因。但在对西藏昌都农牧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对策分析中实施“建卡贫困户”模式(“一贫一户”模式、“划区域建卡贫困制”模式),對于现今西藏昌都农牧地区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是有必要的。精准扶贫政策推进了我国社会组织及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将脱贫致富带入了寻常生活中。“精准扶贫”这四个字逐步被大众熟知,并成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国勇,邢徽.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问题探析[J]. 农村经济,2015,(9):2325.

[2]葛志军,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 贵州社会科学,2015,(5):2021.

[3]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 农村经济,2014,(6):2123.

[4]张滢.贵州省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研究——赫章县海雀村为例[J]. 农村经济,2015,(3):1517.

[5]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 贵州社会科学,2015,(5):1214.

[6]沈茂英.四川藏区精准扶贫面临的多维约束与化解策略[J]. 农村经济,2015,(6):3132.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