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王莉琴
摘要:全域旅游背景下要求乡村旅游整合乡村要素,融合众多产业,为游客提供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的旅游体验。基于“全域”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必然会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能,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联动当地相关产业实现全域发展,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话题。所以,基于全域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乡村旅游;全域旅游;模式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4.014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提出通过乡村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营销、人才培养等渠道,带动全国25个省(市、区)747万贫困人口脱贫。《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紧随其后国家旅游局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五大理念成为指导全域旅游发展的主线和灵魂,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践行五大理念的具体实施战略。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会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不断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实现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创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和全区域、全行业的旅游发展,乡村旅游也便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拓展和延伸。那么采取什么样的开发模式,既能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又能实现乡村全域旅游发展。
1全域旅游概念介绍
2010年,大连市委十届七次会议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以指导城市未来的发展建设。之后《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了“全域旅游”的理念,以求转变发展理念。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在2013年提出全域旅游是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创新理念,比较明确的认为全域旅游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吕俊芳认为全域旅游是一种现代整体发展观念,区域各方面的发展应服务于旅游发展大局,形成全域一体的旅游品牌形象。曾祥辉,郑耀星分析全域与县域的关系,并从管理机制、产品体系、媒体营销、服务四个方面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刘玉春,贾璐璐以全域旅游作为生态发展的新模式,把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旌德县发展全域旅游提出发展路径。朱世蓉认为全域乡村旅游是把一定区域的各个旅游景点、各种旅游资源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的理念,也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概念的融合。2016年以前对于全域旅游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对于其研究者较少。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居民的亚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人们迫切需要休闲减压、绿色环保的旅游产品,此时的乡村旅游便成为游客的首选,近几年乡村旅游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域化乡村旅游可以协调和调动区域内的综合要素,协调同区旅游资源的合纵连横,扩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以“点”到“面”的转变,带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城市居民旅游消费需求,实现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全时空、全要素发展,满足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不同需求。乡村旅游开发投入较少、回收周期短、规划简单、可操作性强,同时旅游扶贫与供给侧改革双重政策的鼓励支持也使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首要目标,当之无愧成为最易实现全域旅游实践进程的旅游形式。
从乡村旅游必要性上来看,全域旅游的发展要落实到乡村旅游资源、产业结构、旅游产品、市场发展四个方面,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过程中要时刻以这四个方面作为参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全域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
2.1景区带动模式
乡村旅游要依托资源基础和村民的意识,景区周边的乡村能够较早的受到旅游的感染,在思想意识方面容易接受旅游产业的进入,周边的村民更乐意为景区游客提供服务,久而久之在其土地上发展乡村旅游更容易。原有村落紧靠景区,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善,能够为景区提供辅助服务,例如为游客提供民俗,提供乡村美食等。在全域背景下,打破“景区”的限制,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由点到面的发展,景区周边的乡村依据已有的客源优势,稍加开发便可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景区周边乡村在保障乡村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美丽生态环境。改变以景区为主要架构的旅游空间经济系统,重新构建具有旅游休憩、旅游体验、旅游购物、特色小镇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全域发展就要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整合区域内的资源,例如田园风光、自然美景、人文资源等,依靠景区带动周边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系列化、整体化大景区建设,实现大景区、多行业参与,统一管理、统一定价、抱团发展,实现整体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双重目的。但是要注意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依托景区品牌优势发展起来的,要注重景区与乡村旅游的形象统一,不能被景区品牌所遮蔽,也不能受到景区客源的限制,注重景区与乡村的资源整合,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2.2乡村连接模式
全域旅游的发展就是为了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再造,乡村旅游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本身就是农业与旅游业的资源整合,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提到农业更多的人会想到“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更好地迎合游客的这种心理诉求,全域背景下能够更好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例如可以通过乡村美景连接两个景区景点,做到点线结合、主题突出、交叉运用,在景区与景区的路上都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声音以及自然的美貌,实现“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乡间美景、民间美食、田间野味,传统的旅游将交通、景点、酒店等要素組合成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具有局限性,全域旅游中的旅游产品范围更广,要求“处处是旅游目的地”,不仅要求景区内环境独特优美,还需要景区外能够吸引游客驻足。但是这里的乡村旅游连接不仅是空间上的连接,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来弥补当地旅游产品的差异,实现差异化营销,“连接”游客观赏的时间,减轻某个景区的旅游压力,实现游客分流。乡村旅游无论是空间连接还是时间连接方面,都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开发者需要有全局意识,跳出行业限制以“全景、全时、全民、全业”的思想为统领,把更多的乡村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当中,满足旅游者日新月异的需求。endprint
2.3城乡结合模式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批量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二元化结构越来越明显,农村逐渐出现空心化。旅游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农村人口进城观光、消费,随着城市人口亚健康越来越明显,城市居民开始走出城市,来到城市边缘的乡村体验乡村恬适的生活,全域旅游的出现使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旅游获得新的发展机会,依托城市庞大的客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新的旅游发展规划不单单仅仅提乡村旅游规划或者城市旅游,而是倾向于打造城乡结合的旅游带。依靠乡村旅游开发实现农业与非农业的结合,打破依靠单一的粮食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发农旅合一的现代农业和田园休闲综合体,示范农业、休闲田园、田园游乐场等乡村旅游产品对于临近的城市居民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城乡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以有效调整城乡间的产业结构,通过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城市人口有序地向星罗棋布的特色旅游小城镇转移,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
2.4产业联合模式
全域旅游要求改变单一产业的旅游产业结构,改变以单一旅游资源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模式,全域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要摆脱各自为营的经营现状,综合乡村各生产要素融入旅游发展当中,彰显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一种全新的产业联合模式,开发旅游资源与工业、农业、手工艺、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联动交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发展的局面,延伸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链条。产业联合模式就要求把乡村旅游资源看作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看到旅游产业在带动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依靠鄉村旅游的灵活性、开放性的优势,实现多产业间的资源配置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的全面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磊,刘家明.宁夏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6,(4):123127.
[2]中共大连市委举行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EB/OL].(20090818)[20150101].http://politics.people.com.cn GB /14562 /9880648.html.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4]吕俊芳. 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 29) : 5264.
[5]曾祥辉,郑耀星. 全域旅游视角下永定县旅游发展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8(1) :8691.
[6]刘玉春,贾璐璐. 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以安徽省旌德县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5,(37):97112.
[7]朱世蓉. 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的构想[J].农业经济,2015,(6):798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