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班兰美
摘要:目的:考察素质拓展训练与贫困生心理资本间的关系。方法:对35名高职院校贫困生开展心理资本提升素质拓展训练营,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对被试的心理资本进行前、后测试,对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素质拓展训练显著提高了贫困生的心理资本。结论:利用素质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贫困生的心理资本。
关键词:心理资本 素质拓展 贫困生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生自我认知失调、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障碍、自卑、孤僻等问题显著。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很容易出现诸多问题。而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简称PsyCap)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Luthans指出,心理资本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等因素组成,是可以改变和开发的,通过对他的投资和开发,可以改善个体的绩效和提高个体的竞争优势。提高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增强其自我意识,推动其自身发展,提升其竞争优势,将有助于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促进其健康发展及未来的成长成才。
如何提升个体的心理资本?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体验成功、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强化积极归因、正确对待挫折四种方法开发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以提升其心理资本。而素质拓展训练( Outward Bound)是将管理与心理游戏融入户外运动元素,按照体验式学习模式进行的一种团队教育活动。它以体验、分享为教学形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习者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收获,在分享中进步,在感悟中成长。对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素质拓展训练是提升心理资本的一种实践方式。
然而研究表明,拓展训练效果的维持呈现倒U型的趋势,单次的拓展训练有可能形成团队假象,而且一个群体发展到团队需要一个过程,成为高绩效的团队更需要一定的时间磨练,因此有必要将拓展训练系统化和规模化。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视角,依托学院户外心理素质拓展基地,本着体能消耗适中,心理挑战较大,团队熔炼为主的原则,对贫困生开展心理资本提升拓展训练营,以激发学生个人潜能,点燃希望,增强自我效能感,磨练战胜挫折的韧性,优化心理品质,变得更加积极乐观,最终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心理素质发展,以适应企业、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招募某高职院校35名贫困大学生参加本次研究,被试平均年龄为19.43岁,男生20人,占57.1%;女生15人,占42.9%;文科生17人,占48.6%,理科生18人,占51.4%。
2.研究工具
(1)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采用张阔等人(2010)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量表》测评被试的心理资本,共26个项目,包括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4个因子,其中第8、10、12、14、25题为反向计分题。采用七级计分,各因子项目得分之和即为因子得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正向心理能力越强。
3.施测和数据处理
提升心理资本拓展训练营共计开展活动6次,包括相见甚欢,建立信任、有效沟通,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勇往直前、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风险决策,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熔炼团队6个模块,涉及团结协作、创新思维、信息管理、沟通协调、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等主题,体验了信任背摔、驿站传书、闯雷阵、有轨电车、击鼓颠球、雷区取水、模拟电网、逃生墙、高空断桥、合力制胜等拓展项目,目的在于开发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提升其心理资本。每次活动时间在1.5~2小时之间,开展1~2项拓展训练,侧重于活动结束后的分享交流环节,让学生将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分享给同伴,并引导贫困生将拓展中的精髓迁移到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拓展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介绍游戏的设置宗旨、训练方法和安全须知,并鼓励大家参与。由大学生心理协会技术骨干向同学们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负责技术指导。
在第一次拓展训练开始之前和最后一次拓展训练结束后均让被试填写《积极心理资本量表》,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贫困生心理资本变化情况:对贫困生前、后测的心理资本总均分及其各因子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贫困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前后的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均达到显著性差异,且后测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其中心理资本总均分、韧性因子提升最为显著,其次是乐观因子,最后是希望和自我效能因子(见表1)。
四、讨论
本研究发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后,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及其各因子均显著提高,其中心理资本总均分、韧性因子提升最为显著,其次是乐观因子,最后是希望和自我效能因子。这可能是由于心理资本提升素质拓展训练营基于素质模型的最深层次因素,通过参与活动,改变贫困生的态度,塑造其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其素质。即本拓展训练营可以有效地培养了贫困生坚强的意志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良好的人格特征、充分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心理潜能,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升贫困生心理资本。这也与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全面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等)、个性(自信心、磨练意志、坚持不懈、乐观等)和社会适应(合作意识、信任等)等心理品质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此外,心理资本提升拓展训练营尤其注重分享环节的挖掘,让每个贫困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并内化为日后的行动指南。同时每个学员在团体中都得到其他同学的积极关注,让彼此懂得倾听,学会尊重、接纳、支持,达到情感的触发,心灵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
五、结论
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贫困生的心理资本。
参考文献:
[1]姚春,吴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育,2007,(01):121-122.
[2]康育文.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
[3]罗伏生,沈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03):272-27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