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思想品德课第二课堂的开展

时间:2024-06-03

吴修标

要使思品课堂知识与课外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还必须开辟好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写政治小论文、举办演讲辩论比赛、组织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时政学习等。

第二课堂小论文演讲辩论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时政学习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迅速发展,初中思想品德如何使课堂知识与课外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还必须开辟好第二课堂,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初中思品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主要有哪些呢?

一、写政治小论文

写政治小论文,是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好方法,也是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写政治小论文一般可从立意新颖、精选材料、叙议结合等方面入手,力争做到一事一议,事理交融,以小见大,文字精练。

断臂钢琴师刘伟2011年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获得“隐形翅膀”的称号。他的座右铭: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针对此事,我让学生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写一篇小论文,学生们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在生活中要自立自强,正确面对挫折,磨砺坚强意志的决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室里给学生留一块发表习作的园地,还自编了“小论文选集”。特别优秀的小论文可推荐给报刊发表,以激励作者,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愿望和热情。

二、举办演讲辩论比赛

中学生演讲比赛,是校园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比赛作为一种探讨问题、亮明观点、展现风采的活动形式,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表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演讲比赛的主题选择至关重要。如党和国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我校举办了“中国梦·我的梦”的演讲比赛;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校举办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演讲比赛;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的状况,举办了“环保行动从我做起”的演讲比赛。通过此类活动延伸了思品教学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担当起建设现代化历史重任的豪情。

理不辨不明,事不鉴不清。辩理求是,论道启真。在教学中,我经常召开辩论会,如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课时,根据当前老人摔倒,因害怕被讹诈,而无人敢于施救的社会现实,设计了一场辩论。学生们唇枪舌战,通过双方的激烈的辩论,澄清了是非,达到了共识。认识到了社会呼唤真善美,青少年要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三、组织参观访问

参观主要是指带领学生去接触社会有关单位,可供参观的地方非常多,如企业、街道、村镇、工厂、部队、法院、各类场馆及许多地方建立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是中学生了解社会实际的一种重要形式,参观访问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可以访问的对象也很多,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各条战线上的英雄模范人物、专家、理论工作人员等。参观访问的具体对象应紧密联系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例如,上学期我们组织学生走访镇派出所,了解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状况、原因及预防;组织参观“蔬菜基地”,了解农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活动课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开展社会调查

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丰富具体的实践来正确掌握理论难点,使学生把它消化,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并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达到懂、信、用的统一。

就中学生而言,社会调查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合策划、自行落实调查步骤。调查前可以建议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也可从社会热点着手。在社会调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分小组,印发调查报表等,对社会调查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安排。

五、时政学习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进时事播报、点评,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时事学习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的实效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在班级开展了学生的时政频道。

每堂政治课前5分钟进行时事播报、点评。每次一组为1人,保证每人每学期有1~2次播报、点评的机会。每次新课上完,老师就布置下堂课该准备的内容。要求结合下堂课学习内容的重点,收集、整理相应的时事资料编制演讲稿。使时事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溶为一体,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思想政治第二课堂形式是丰富多彩。除了以上谈到的形式外,还可以尝试专题剪报、制作手抄报、小品漫画创作等形式。不管何种形式,我们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从亲身的经历中去接受知识、感悟知识。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