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孙一亮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在美术学科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工作着所面临的新课题。实施人文教育,至始至终贯穿于美术的教学与活动,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有鉴于此,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突出美术学科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教育课堂教学美术活动课堂管理《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当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认识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与尊重。”在社会日益重视提高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将美术视为最重要的人文学科之一。因此,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课堂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实施人文教育,努力提高美术教师的人文素质势在必行。立足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本,在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贯彻与实施人文教育,大有可为。
一、在美术课堂中实施人文教育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最频繁的地方,在课堂上渗透人文教育。教师要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重新认识和理解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场所,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的场所,成为师生探究知识技能的场所。美术课堂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情感的第一台阶。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地再现历史、现实、未来的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如在上欣赏课时,唐代画家张萱的作品《捣练图》就是表现贵族家庭妇女们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我在上课时,先让学生们在课前自己收集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唐朝时期人们的劳动场景,以及当时社会的审美观点,从而加深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印象。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团结合作。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练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术与时代、社会、教者的生活阅历等密切相关。因此,美术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现代美术教育注重与文化结合,注重对多元文化的传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将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在美术活动中实施人文教育
腾守尧先生在《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中提出:“我国的艺术教育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故而他强调“艺术教育应是一种人文倾向的教育。”
孩子优秀的人格品质并不是天生拥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逐渐形成的。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心、育格,这个“格”就是指人格。纵观中外美术教育的发展,最早被追求的是其品格教育的功能:着重人的性格的自然完美,重视精神的熏陶,使之获得高尚的品性。据研究表明,要顺利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只具备一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美术活动就具备这样的训练目标。美术教育不是单纯地培养艺术家,而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培养人各方面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不但决定孩子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落实到生活中,还可以帮助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具有综合才能的孩子将来长大后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贡献。孩子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剪纸课,可以陶冶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培养专注、细致的品格,提高手、脑、眼协调统一的手工操作能力,色彩训练课培养个人的感觉和观察力,让其养成细心观察,感受事物的习惯,陶艺课则从了解、接触泥性,熟练运用材料和工具中,培养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只有当孩子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充实了精神世界,丰富了生活积累,提高了文化水平和审美修养,完善其品性人格,这才是施行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在课堂管理上渗透人文教育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文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实施人文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各个领域都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学校管理应强调人文管理,美术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更应体现人文精神,这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未来就是教育的未来。建立一套适合初中美术学生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是极为紧迫的事。专业的不同,人才规格的不同,决定相应的教育内容不仅要有共性的一面。如人类应有的良好的品格,作为人的规范,而且要有个性的一面,不应该千篇一律。我们应该在一个充满人性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伴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与众不同的专业性格。
综上所述,通过美术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美术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腾守尧.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2.
[2]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李新旺.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
[4]韩岚.管理学方法与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