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阐述英语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4-06-03

曹洁

北京市在最近提出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将英语科目的分值降低为100分,引起了社会上关于英语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讨论。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出发,阐述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第一,语言影响思维。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融合两种思维的优越性,从而可以多元地认知世界。第二,语言具有交际性。注重交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合作意识,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第三,语言承载文化。通过英语的输入异域文化,接触不一样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从而健全自身的人格。同时,甄别西方文化金玉和糟粕,提升国际视野。

英语课程学生发展语言特点2013年10月,北京市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宣布在高考中英语所占分值由150分下降为100分。这一决定引发了社会上对于学校是否应该开设英语课程的讨论。本文就从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交际、语言与文化三个维度,阐述英语学习对学生心智、人格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进一步论证英语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以其对学生的发展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虽然一直无法定论,但是作者认为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差异可以反映在其所使用的语言中,而这种一门特有的语言以其独特的语言结构,语义系统,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维。比如,中国的传统思维偏向于从整体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注重直觉而非逻辑性的;而西方的思维注重逻辑推理,分析论证,这一点反映在中西不同的文章架构上。西方的文章脉络普遍是直线式,从现象到原因再到解决方法,开门见山,一气呵成。而中国的文章往往像一个螺旋形,旁征博引,形散神聚(曾素英,2004)。而中国的学生者通过习得英语这门外语,在不同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以及篇章结构的潜移默化下,其思维方式必然受到英语所承载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而融合了中西两种不同思维的学习者若能扬长避短,发挥不同思维方式的优越性,必然能更具有创造能力和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一门外语,便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语言的交际性与学生的发展

语言本质上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刘润清,2006)。我国目前较为倡导的交际型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即是充分利用语言具有交际性这一特点开展英语教学(姚佩芝,2004)。通过课堂上的语言交际教学活动,使教师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成功的交际教学,可使学生更加自信,教师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语言交际活动,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由不敢说到爱说,敢说。特别是小组活动还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的过程十分类似于职场中的团队协作的场景。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的训练,第一,学生在存在不同观点的时候,训练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二,在一个团队中通过与其他学生合作,学习同伴的语言,互相交流;第三,学生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分配角色,如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担任小老师的角色,某些学生可担任语言活动中协调者的活动,这样的自然而然的角色分配的交际活动,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对学生的发展

语言包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基本人生态度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红恩,2012)。而李兆国(2008)指出,外语学习者通过接纳不同的文化,取长补短,使多元的文化因素在一个人身上都到了整合。这样具有多种异语文化的人会思想更加开放与包容,对自身和世界都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与此同时,在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西方文化的渗透无孔不入。英语的学习更能使中国学生从中国文化为基础,理智地审视和接受西方文化,去其糟粕,取起精华,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中国的学子,立足本国文化,却具有国际视野,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知识,而且用英语传播本国优秀文化传统。

四、结语

英语课程在促进学生心智、人格、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奠定其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的论述存在以下问题:在语言具有交际性这一特点上,交际活动对积极的情感态度上也有促进作用,但作者只提及到自尊自信这个方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值得思考:语文同样也是语言学科,同样也是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学科,它在人文方面对学生的启发和培养与英语学科有什么不一样?英语课程相对于语文的特殊性在哪里?除了语言的三个特点,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外在性和外来性对其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体现如何?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学科,英语的学习策略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这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上述这些方面都没有在本文中有所讨论。希望这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在以后的研究中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曾素英.中西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04):114-117.

[2]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姚佩芝.试论外语教学话语的学科个性特征.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7):59-61.

[4]李红恩.论英语课程的文化品格.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李兆国.跨文化交际与人格重塑.经济研究导刊,2008,(15):219-220.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