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互动合作精神

时间:2024-06-03

朱金玲

[摘要]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及教育管理方式闻名于世,无处不在的互动合作精神则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主要特色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瑞吉欧互动合作精神的表现以及所产生的作用,探索其互动合作精神的渊源,从而对我国的幼儿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互动合作 瑞吉欧教育 环境

源于意大利北部瑞吉欧•艾米利亚小镇的公共儿童保教体系——瑞吉欧教育体系,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方法而被其它各国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一种高质量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教育活动内部各种关系的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瑞吉欧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教育中的传统与进步、幼儿与教师、游戏与学习、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个体与集体、历史文化与现实等本来相对对立的种种关系达到独特的和谐”,这种种和谐关系升华为一种互动合作精神,并渗透到整个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使教育活动的发展充满活力并富有创造性。

在竞争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合作精神的探讨更显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身心正处于建构阶段的幼儿和承担幼儿保教工作的教育机构来说尤其重要。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可见互动合作是幼儿自我发展的主要形式和途径。瑞吉欧教育中诸因素如幼儿、教师、环境、家长、社区等,在共同活动中所体现的团结互助、友好合作的精神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瑞吉欧的互动合作精神首先体现在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瑞吉欧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即: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与同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的。他们“强调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社会交往的重要性,相信儿童在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自己想法的需要,并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建构知识”。以方案活动为例:方案活动是瑞吉欧的主要教学方式,且多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方案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从方案的生成、解决问题、方案的实施到结论,都是在儿童与教师的共同讨论,共同探索,共同制作中完成的。

他们认为“方案活动的本身并不重要,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兴趣,以及儿童与他人的合作、分享交流和协商被赋予很高的价值”。这体现在:(1)以小组为工作单位的模式既给予了每个儿童充分的自由探索空间,同时又为他们营造了同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团体文化氛围。(2)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自我表达,学习与人协作,并提供机会,让儿童体会协作的益处,学会接纳和欣赏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从而促使儿童在自己和同龄儿童之间、和成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3)鼓励儿童采用丰富多彩的交流方式。儿童可以借助多种各具特色的方式或是符号系统如文字、动作、图像、绘画、雕塑、音乐、建筑、表演等来表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想法、猜测、假设、观察和情感,并用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这不但符合儿童认知的特点,同时又很好地促进了儿童之间以及儿童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促进儿童自我知识的建构。

另外,瑞吉欧的互动合作精神还体现在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在瑞吉欧学校,教师的成长同幼儿的成长一样,也是在教师与教师的集体协作、合作学习中获得的。“对话”和“讨论”是瑞吉欧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工作方式。在瑞吉欧学校中,每一间教室都有两位老师协同教学,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每周会有专门的时间聚在一起,共同呈现儿童的作品及详细教学记录,一起交换意见和心得,以评估自己的教学工作,增进专业技能。“对话”的步骤一般分为五个步骤:作品介绍;作品描述;提问;关于作品性质的猜想;对教与学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有不正式午餐会或其他会面进行讨论。正如瑞吉欧•艾米利亚市主管教育的主席赛尔齐奥•史柏兹亚尼(Sergio Spaggiari)所说:“正是通过对话与交流,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好奇和更渴望进一步的学习。如果我们不在一起工作,那将会浪费我们的精力,消磨我们的优势”,这已成为每个瑞吉欧教师的深刻体会。

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管理学校也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瑞吉欧把家长看作是合作伙伴,他们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得到认可和必须承担责任的合作伙伴。瑞吉欧学校在充分尊重家长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各种途径主动与家长交流合作。如展示在走廊中的教学活动的照片及教学成果,使家长得以分享儿童的经验;在班级中请家长担当“班级家长”协助本班级老师组织户外活动或班级聚会;家长志愿者参加学校的活动,保持和美化教室环境,同孩子分享他们的爱好和技巧,如烹饪、讲故事等。瑞吉欧学校大多设有家长教师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定期与教师一起开会总结上次交流的经验,安排学校与其他团体的交流活动,审查家长教师交流表格等。家长教师委员会不是学校的“出气筒”,而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纽带,让更多的家庭有多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生活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的参与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具体到某一活动的。家长是参与者和领导者,掌握着学校以及孩子们的未来。

此外,任何一个教育机构都不可能脱离他周围的环境而单独存在。瑞吉欧教育体系是同当地社区、市民、政府融为一体的。在瑞吉欧,社区参与被作为一种用以支持创新、保护教育机构免受官僚干扰,并激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合作的方法。在1971年,社会参与管理在有关学前教育的国家法律中得到确立,其主要形式是建立咨询委员会。每两年,家长、教育局、市民都要为每一所托儿所和幼儿园选举1~2名咨询委员会代表,这些代表服务于托儿所和幼儿园教育部门,将与市长、市教育主管、早期教育主管和教研员一起合作,负责幼教事业的管理和发展。同时,瑞吉欧的城市计划和学前教育紧密结合,政府与教育者有密切的对话、商讨。政府为瑞吉欧教育建立和谐发展的大教育推出政策,以机制加以保障。政府倡导各区设立材料再利用中心,鼓励各企业加入,为瑞吉欧学校、为孩子们的探索提供各种物资和材料,政府是瑞吉欧办学资金中的大股东,企业参加,市民、家长也有股份,共同参与教育。

由此可见:瑞吉欧教育体系的互动合作精神所体现的是一种大教育观。在瑞吉欧,“我,就是我们”,“我”也只有在团体“我们”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种团体互动合作精神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心中,为瑞吉欧民主、开放、合作式的管理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瑞吉欧的互动合作精神也并非无本之木,有其深刻的文化和理论渊源,以及教育工作者精心创设的环境基础,具体表现在:

首先,瑞吉欧的互动合作精神与意大利特有的文化政治氛围是分不开的。瑞吉欧有悠久的政治解放、民族独立的传统,当地政府机构和官员有很高的声誉,市民们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大众组织,不同的社会组织往往通过各种合作解决问题,居民都有强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社区合作观念。此外,意大利人的家庭之间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儿童从小就生活在社区大家庭式的环境中,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作分享。

其次,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建立曾受到过进步主义、建构主义等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影响。马古拉兹认为皮亚杰的理论对瑞吉欧教育产生的影响最大。他说:“在瑞吉欧,幼儿可以把创造性当作一种探索要求和超越已有意义图式的工具”,“许多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皮亚杰著作的建议都反映并巧妙地运用在教育的意义上。”但他认为皮亚杰低估了成人在帮助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不重视社会交往等。瑞吉欧教育工作者不但批判继承教育家的理论,而且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自己的理念和观点。关于个体和集体学习关系问题就是经过瑞吉欧教育体系研究提出的。卡拉•勒诺迪(Rinaldi,C)说:“集体式的情感和认知的学习为个体儿童创造了全新的机会。儿童不仅学会怎样适应社会,而且通过这个社会化的过程,学到怎样成为不同的个体。”这种“集体学习”观念,使瑞吉欧的互动合作精神无处不在,并适时的发挥着他应有的作用。

再次,互动合作的精神的有效运用更离不开瑞吉欧独具特色的环境平台。瑞吉欧教育给予环境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环境被看作教育的“第三位教师”。在瑞吉欧学校里,环境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摆放的,用以传达沟通的意图,激发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互动。此外,他们还特别重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环境为成员尽可能提供认知的机会和成功的满足感。学校中一般都有一个广场,为幼儿之间相互接触、游戏、举办大型活动等提供了便利。教室室内外空间的设置也注意为幼儿提供个体自由活动的空间、小组活动及团体活动的空间、作品展示的空间甚至是个人的私密空间;同时充分利用墙面作为记录儿童作品的场所,每一处墙面都是幼儿和老师作品临时或永久的展示台,他们称之为“会说话的墙”。此外,在艺术工作室里,丰富多彩的材料都是按照幼儿身高的高度摆放,便于幼儿自由选择和取放,在此幼儿既可以单独也可以与同伴进行更具深度的探索活动。瑞吉欧开放、优质、从幼儿本身出发的环境设计让幼儿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伴互动合作、探索问题、分享经验,使环境的教育功能得到最佳的发挥。

总之,在环境、理论以及文化氛围的支持下,瑞吉欧教育将幼儿、教师、家长、社区及其他与此相关的各团体相互之间的互动合作连接成一个动态的、和谐的关系网络,有效促进了瑞吉欧教育的蓬勃发展,也必然会使幼儿的身心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尽管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和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孕育了瑞吉欧教育体系,我们不可能去创造这样的文化,也不可能照抄照搬,但他们这种全社区共同参与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动合作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它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自身成长的潜能,还必须关注儿童成长的人文、物理环境,学校、家庭和社区都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教育如何跨越围墙,促进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与社会相互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合作是我们必须努力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裘指挥.来自瑞吉欧教育理念的思考——关于和谐中建构幼儿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

[2]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培养[J].幼儿教育,1999,(9).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76.272.273.

[4]路易斯•博伊德•卡德威尔著.刘鲲,刘一汀译.把学习带进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