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刘泽文 赵爱玲
【摘 要】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心理学家开展了许多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其领域涉及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影响因素等。其中,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试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做一综述,并给出简评、展望和对培养的启发。
【关键词】儿童亲社会行为 影响因素
亲社会行为泛指有利于他人、集体或社会的一切行为。幼儿在1至2周岁时就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萌芽。此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亲社会性将不断得到发展。早期的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儿童将来的学业和社会功能成就,可以防止儿童抑郁情绪和犯罪倾向的生成、促使儿童自我提升、自我接纳和自我满足。由此可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关系到儿童成年后是否能够适应社会,获取学业、事业成就,以及心理能否健康发展。以往的很多研究表明,儿童的亲社会性是可塑的,因此,有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及相关领域研究者们最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经典的定义是由Paul Mussen在1977年提出的,他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试图帮助其他个人或某个团体,使他们受益的任何行为,包括助人、慷慨、牺牲、保卫、无畏、忠诚、尊重别人的权利及感情、有责任感等。1982年,Orlick McNally和O'Hara在他们的研究中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任何与他人分享、帮助他人、亲昵地接触他人的身体的行为。Krebs把亲社会行为设想成一个行为的连续体,一端是最大限度的增加自我利益的朝向,另一端是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人利益的朝向。行为利他成份的量是由两个标准决定的:行为的方向性和行为中包含的利益总量。利他行为就是在这个连续体上朝向最大限度的增加他人的利益。
综上所述,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具有利他性的一切行为,既包括具有利己性的又包含纯粹利他性的,既包含非侵犯性的行为也包含亲社会性的侵犯行为。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和安慰等行为。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展了大量有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1.认知因素
(1) 智力水平
认知发展学派认为儿童的认知技能与智力发展水平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能力。他们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重要的认知技能的获得,对儿童关于亲社会问题的推理和最终是否采取亲社会行为很重要。柯尔伯格等人的研究发现高智商的儿童道德推理能力更成熟。达孟认为儿童归类分组的技能,以及多维推理能力,会帮助儿童平衡相互抵触的公平要求和理解互惠主义的概念,从而影响儿童最终是否采取亲社会的行为。在一些研究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是由于儿童掌握了多维推理能力和学习到更多社会规则,将更多的因素考虑到自己的决策过程中,比如“老师说了,不能走开”、“我不去帮他别人会去帮他”。陈琴等认为言语表达能力是预测和考察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指标之一。有语言障碍的儿童比没有语言障碍的儿童亲社会行为要少,语言障碍严重度更重的儿童比语言障碍严重度较轻的儿童亲社会行为更少。
一般认为充分发展的智力水平是成熟的道德推理、稳定的亲社会行为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角色采择能力
拥有相同智力水平的儿童,那些理解别人观点能力较强的儿童,更多达到较高的道德推理水平。采用角色采择技能训练的方式能显著的提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能力。Sue walker对111个3~5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心理理论的好坏对女孩子的亲社会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儿童的角色采择技能和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不明确,而基于表情线索的情绪认知却能较好的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在对角色采择技能进行评价时采用的指标不统一,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分歧。情绪认知可能是角色采择技能中反映亲社会行为的核心指标。Iannotti也发现助人行为和情感的角色采择能力相关。
2.情感因素
(1)移情
大量研究表明,移情是影响亲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移情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源之一,它与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都呈正相关,移情能力越高,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用移情做指标能较好的预测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同时,对儿童的移情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培养儿童的亲社会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也有研究者认为移情对亲社会行为有益,但相关很低。Hoffman认为移情成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这一过程是逐渐发展的,在年幼儿童身上,移情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非常小;而在青少年前期到成年期,两者的相关较高。Einsenberg和Miller认为,移情和亲社会行为是相关的,但是这种关系依赖于如何对移情进行测量和被试的年龄。以对故事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发表感想作为评价移情的指标,以及教师对儿童的移情敏感性和儿童自身对他人不幸的面部表情反应做为移情能力的评定指标,前者没有后两者来的敏感,前者没有发现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后两者发现与亲社会行为的显著的相关。
(2)心境
已有研究一致认为,积极心境能够促进助人行为,但消极心境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要复杂得多,有的研究发现消极心境促进助人行为,而有的则发现它减少助人行为。可见,心境对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很复杂。一般情况下,愉快的心境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发生,焦虑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副效用。事实上,挫折、焦虑、烦躁等消极心境一方面容易诱发攻击行为,另一方面因为亲社会行为自我褒奖的作用而促使消极情绪者做出亲社会行为。
3.教养和环境
(1)父母教养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母的奖惩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反应方式上。鼓励的、反应热烈友好的、良好监控的教养方式被认为是最能培养儿童亲社会性的教养方式。母亲的抑郁情绪和惩罚性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高争斗性和低亲社会性相关。zahn-waxler、yarrow等发现母亲惩罚孩子的方式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比例明显相关;母亲的情感解释与儿童高频率的亲社会行为相关连;不加解释的禁令和体罚与儿童低频率的亲社会行为相关连;中性解释对两种事件都很少有影响。zahn-waxler、yarrow和king的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总数量与母亲在儿童面前对待别人痛苦的方式有关。刘文、杨丽珠通过实验室实验和问卷法对3~5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儿童利他行为比溺爱型的多。
(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环境
2002年Boyle and Lipman对4~11岁儿童得出的研究结论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亲社会行为有影响,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较多,而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较少。2005年,Vonnie C.Mcloyd,Aletha C.Huston对6~11岁儿童5年的研究发现:通过提升贫困家庭父母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可以使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增多,这种影响对男孩尤其显著,对女孩影响不大。2006年,Jamie M. Ostrov, Douglas A. Gentile发现:学前儿童中,ses较高的儿童看更多的具教育性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正相关,ses高的儿童具备较多的亲社会行为。 2007年,Benenson及他的同事研究发现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的4、6、9岁儿童比来自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的儿童捐赠较多的贴纸给不认识的同龄人。研究者发现居住在低收入家庭作为邻居的小区中,孩子有更多行为问题。
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启发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从年龄较小儿童开始,儿童2~3岁时就有亲社会行为的萌芽。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认知和情绪发展水平不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也应当采取不同的培养技巧。对年龄较小儿童,游戏性的、低认知能力要求的培养方式是较有效和易执行的培养方式,培养内容以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为主。培养方式可以采用故事表演法,即让儿童在游戏性的亲社会情境中扮演某个角色,从而了解角色和他人的情感和认知。对年龄较长的儿童,为使培养更全面和有效,可以逐步增加培养的亲社会行为的种类,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只局限在分享、助人、安慰、合作等具体行为上,还包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父母、有责任感等。在培养方式上,可以增加培养活动中的认知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儿童开展亲社会行为的教育,让儿童在理论水平上对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产生、影响因素有所了解并提供实践方式上的指导。此时,儿童急需得到培养的是开展亲社会行为时需要的基本社会技能和高级社会技能。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可以在社区环境、家庭教养、学校中培养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止受到某一类层面因素的影响,它同时受到来自三类层面因素的影响。每一层面在儿童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社区、家庭和学校相联合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是最为有效的培养方式,忽略某一个层面的影响会对培养的效果产生影响。学校、家庭、社区同时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提供氛围,树立亲社会的榜样,激发和保持儿童良好的心境。学校可以向父母提供家庭教养方式和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意见,学校自己可以在学校中开展亲社会行为的培训。国内在学校培养上有不少研究者开展了研究,并提出很多有效的培养方案,社区和家庭中的培养还有待开展。
参考文献:
[1]Gian Vittorio Caprara,Patrizia Steca.Prosocial agency:the contribution of values and self-efficacy beliefs to prosocial behavior across age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7,26(2):218-239.
[2]赵章留,寇彧.儿童四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117-121.
[3]吴念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J].福州师专学报,2002,22(4).
[4]王美芳,董会芹,庞维国,武建芬.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6).
[5]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6]Kerstine I.Hart,Martin Fujiki,Bonnie Brinton,Craig H.Har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behavior and severity of language impairment[J].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and hearing research,2004.
[7]Sue Walker.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ng children's peer-related social competenc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roy of mind[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5,166(3):297-312.
课题来源:浙江省教育规划办课题(SC97)——混龄教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