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张丽颖
[摘 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论述了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特点,探讨了在幼专古诗文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幼专 形象思维能力 古诗文鉴赏教学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幼专古诗文鉴赏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表现为注重对作品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味。因此,幼专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在深入把握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活动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一、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创作思维是创作主体对审美客体的审美反映,其中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其最基本的思维形式,而形象思维又是创造形象的最主要的思维方法,它是人们把感觉、知觉和表象加工改造成形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如同别林斯基所说:“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来思维。”也就是说,文学创作主要运用形象思维,它具有以下特点。
1.形象性
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的感性形象。形象思维不像抽象思维那样逐渐抛开具体的形象走向抽象,逐渐地抛开个别走向一般,最后用概念作出最终的普通性结论,而是对大量的生活表象进行分解、连缀、组合、集中,将其熔铸成鲜明、生动和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在感性的形象中显现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想象性
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想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新形象的创造。如同黑格尔所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艺术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形色色,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想象是审美反映的枢纽,是形象思维的中心环节。
3.情感性
在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作家的情感活动。它可以诱导直觉的深化,激励想象的驰骋,触动灵感的爆发。马克思说:“热忱、激情是人类向他的对象拼命追求的本质力量。”只有客观事物使作家“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的时候,才可能创作出振奋人心的优秀作品。因此,作家的情感是创造富有审美意义的生动艺术形象的生命之泉。在审美活动中,情感是各种心理因素的网结点,是审美的内驱力,各种心理因素都渗透了情感,情感处于中心地位。
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途径
基于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古诗文鉴赏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启发观察,积累表象
形象思维就是包括想象、幻想、表象活动的过程。如果没有表象,也就谈不上想象;如果没有观察的生活基础,也就谈不上丰富的想象,更谈不上有形象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事物形象的表象,进而构成想象。如鉴赏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就要启发学生在想象中去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想象。如果学生对“雪花”、“梨花”缺乏观察,就难以展开想象。
2.口诵心思,胸中呈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鉴赏古诗文时,要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想又一边读,读作品中的文字,想作品中描述的事物形象,体会其中蕴涵的哲理和情感。如鉴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教师应启发学生思维:作者是何种情感?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学生通过口诵心思,体会到: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语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充分体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这样,学生就会受到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在读和想的活动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鉴赏能力。
3.形象描述,引入情境
在古典诗歌、描写性散文或小说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诗的背景、意境和小说散文的情境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学生注意听,细心想,以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绘的特定环境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描写性散文鉴赏教学中,还可以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独立阅读作品后用自己的语言和选用作品中一些优美的词句来描述,使学生相互引导进入情景之中,以此反馈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赏析词句,理解形象
对于古诗文中学生不能理解的词语或句子,教师要通过赏析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理解,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如鉴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几句,就要帮助学生赏析“一句一季一幅画”的艺术境界,以培养其形象思维。
5.表情朗读,再现形象
在古诗文鉴赏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应是有表情的朗读,要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画面和情境);同时,通过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教师从中得到学生如何理解的信息反馈,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情感、故事的情节、提示语,甚至标点符号等确定朗读时的表情,以再现作品形象,发展形象思维。
6.电教辅助,直观形象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已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创设情境、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如鉴赏柳永《雨霖铃》时,教师可制作配有音乐、画面和朗诵的课件,化抽象为形象,为鉴赏教学创设最佳情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同时使文学作品变成可感的声音、画面,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还可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思维创新插上飞翔的翅膀。
7.多种形式,创造形象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已存在的形象进行加工完善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创造性复述作品、编故事的“续篇”等,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总之,在幼专古诗文鉴赏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符合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特点及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李欣复.形象思维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4]许正芹.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