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田径教练员现状分析

时间:2024-06-03

关廷贤 黄号号 黄成华

[摘要] 通过对高校田径教练员目前总体水平的现状分析,可以反映出江苏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程度。本研究主要对江苏省高校田径教练员的职称、学历、运动技术水平、年龄结构、进修情况、业务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 江苏省高校 田径教练员 技术水平

运动训练是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起主导作用。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地发展,必须有一大批业务素质过硬、文化知识渊博、事业心强的教练员队伍。因此,通过对高校田径教练员目前总体水平的现状分析,可以反映出江苏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程度。

一、高校田径教练员职称情况

职称不是评价教练员训练水平的唯一标准,但职称却是评价教练员的重要标准。在被问卷调查的教练员中:副教授最多,占60.7%;讲师占25%;助教占7.1%;教授占7.1%。

江苏省高校高水平田径队的教练,一般由既从事体育教学,又从事业余训练的教师担任。在访谈中了解到,江苏省高校高水平教练员的职称评定,与从事业余训练毫无关系,大部分高校对带队较好的教练员也没有相关优先政策,只是在课时津贴给予物质补助,且相当少。在问及教练员工作量的计算是否合理,有56%的教练员认为不合理,41%的教练员认为一般,仅有3%的教练员认为合理。由此可见,大部分教练员对现状不是满意。众所周知,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心情是完成任务的首要条件,国外一直在用激励的方法去挖掘教练员潜力,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十分薄弱,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关注。

二、高校田径教练员学历情况

江苏省是经济大省、教育大省、体育强省,各高校又都在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学历的层次也逐渐在提高。通过调查统计来看,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的教练员有12人,占总人数的42.9%,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的教练员有16人,占总人数的57.1%,无一人为专科和博士研究生学历,江苏省高等院校教练员学历结构呈现高学历化。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的学历,代表曾经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基本上反映了高水平教练员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发展潜力,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其教学、训练、科研后劲能力的标志。

三、高校田径教练员运动技术水平情况

在运动技术水平上,江苏省高校田径教练员与省外的相比,优势比较明显。对江苏省13所高校的28名教练员运动技术等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4.3%的教练员运动技术等级达到健将级,67.9%的教练员运动技术等级达到一级及以上;32.1%的教练员运动技术等级达到二级;无教练员运动技术等级是三级或无级。调查说明,江苏省普通高校田径教练员绝大多数出身于高水平运动员,曾接受过良好的运动训练指导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了解运动训练的完整过程。有了这些亲身经历,能对训练和比赛中的负荷变化、技术运动和心理压力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和比赛。

四、高校田径教练员年龄结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被调查的28名教练员中,25~34岁以下教练员占14.3%,35~44岁教练员占57.1%,45~54岁教练员占28.6%,55岁以上教练员为零。其中,中青年教练员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是一支相对年轻的队伍。综上所述,江苏省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保持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员队伍年轻化,不仅是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现实任务,更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

五、高校田径教练员进修情况

教练员培训是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动训练可持续发展实现竞技运动水平提升的重要保证。但在调查中发现,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进修情况不尽如人意。经调查,进修3次以上的占17.8%;进修2次的占35.7%;进修1次的占28.6%;从未进修的占17.9%。从训练方法与手段来看,随着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运动竞赛程度的提高,很多新出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新的训练方法去解决。这就要求高校田径教练员要不断地参加交流,那种靠“自学”、“封闭式”管理的方法已经落伍,且阻碍着运动训练的发展。

其实,我国高水平教练员进修一直开展的很好。具笔者了解,每年都有类似的培训,如一年一度的省级田径教练员培训班、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的田径高级教练员培训班、各种田径训练经验的交流会,都可以邀请高校田径教练员尤其是中青年教练员参加,积极吸取当前田径领域前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使他们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从而培养新一代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高校田径教练员。然而,为什么没有得到广大教练员的青睐哪?一是教练员的主观意识不强,二是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在经费方面出现难题。在调查中发现,培训经费由教练员个人承担的,占32.1%;培训经费由学校承担的,占21.4%;培训经费由教练员个人与学校共同承担的,占46.5%。由此可见,我省高校田径教练员的培训经费大都有教练员个人自己解决,这种教练员培训模式大大丧失了培训的积极性,对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发展十分不利。

教练员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远远比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更重要、更困难,它是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首要前提。花费人力、物力在教练员培训上,是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也是推动江苏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发展的关键所在。

六、高校田径教练员业务能力情况

江苏省高校田径教练员业务能力的高低,是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关键。为此,在对其业务能力的的调查,我们采用了学生评价和教练员自评两种方式。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对自己的业务能力都十分自信,感觉非常轻松的占35.7%,感觉可以胜任的占63.3%,没有教练员认为自己不行。自信来自于实力,来自于教练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下面的一份问卷中,涉及到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教练员对优秀教练员必备素质的认识:87.5%的认为是敬业精神;89.3%的认为是科学训练水平;创新能力占50%;管理能力占53.6;计算机应用能力占17.9%;科研能力占25%;协调能力占14.3%;外语能力占10.7%;业务学习能力占28.6%。由此可以看出,我省田径教练员认为精业精神和科学训练水平最为重要,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次之,其余都不是很重要。这种观念指导下的教练员,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影响颇大,也影响着我省高校田径运动队的发展。

在一份学生运动员问卷中,对教练员训练过程科学化程度的评价结果是:评价为“很高”的占18.3%;“较高”的占28.7%;“一般”的占48.7%;“较低”的占3.5%;“很低”的占0.8%。据结果分析,我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对教练员的评价不是很高,这是我省教练员水平影响的,也受我省部分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由体工队下放到高校训练所影响,更是国家竞技体育体制不完善所决定的。

七、结语

综上所述,江苏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教练员水平有待提高,教练员的学习意识有待加强。尽快培训一批水平高、能力强的教练员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黄宗成.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