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原因

时间:2024-06-03

王 琪

[摘要] 苔丝,一个纯洁善良的农村姑娘,而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却摧毁了她。通过对女主人公悲剧的分析,表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苔丝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苔丝 悲剧 纯洁 宗教 伦理道德

喜爱《苔丝》,喜爱她那唯美的图画,画中美丽而又单纯的姑娘,即使遭受到恶人的玷污也没有使她的纯洁受到任何的质疑。不幸一次一次地降临到她的头上,痛恨那个社会的不公和残忍,教人心疼,但他们从未给予过她关心、珍惜和呵护。即使是克莱后来的幡然悔悟也更让我们为之痛心和无可奈何!最后行刑前,她的美丽而又带着绝望的神情深深让我为之动容,忘不掉苔丝曾经和克莱不期而遇时天空那抹紫罗兰色或粉红色的朝霞;忘不掉为了躲避别的男人的注意,而剃掉自己眉毛的无奈之举;忘不掉面对亚雷再一次纠缠时,她奋力拿起手套砸向对方的情景;更忘不掉当再次看到从巴西回来落魄的克莱时,苔丝那忧伤而又带着一丝悲哀的眼神。忧愁的艳丽,她,已成为我们心中的经典了。

《德伯家的苔丝》,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该小说讲述的是纯真美丽的农村姑娘苔丝在家庭经济非常窘迫的情况下,到纯瑞脊“攀亲戚”,遭富人亚雷的奸污。而后,小生命的夭折及村子里人们的唾骂和讽刺下,苔丝离开了家,来到了塔布篱农场当了一名挤奶女工,和新派青年克莱深深相爱,新婚之夜,苔丝向他倾诉了她的遭遇,但却因此被抛弃。于是,苔丝便被人视为“道德败坏的女人”。为生活所迫,苔丝不得不又同亚雷同居。这时,在巴西学习农场技术染上热病的克莱,苔丝的丈夫,从外回来请求苔丝宽恕。苔丝因而陷入绝望之中,她认为是亚雷毁了她一生的幸福,便把他杀死。两个年轻人在树林中的简陋草屋度过了美好的几天后,苔丝被处以了绞刑。

苔丝,是一个很纯洁、很善良可爱的农村少女,是一个担心家庭和丈夫胜过关心自己的伟大女性,再读《苔丝》,我不禁为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不平,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一个勤劳善良,一心想靠自己的双手谋得幸福的少女,最终却作为杀人犯而被送上了绞刑架?

“苔丝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给英国偏远农村个体小农经济带来深重灾难的维多利亚时代。此时,英国资本主义不仅在都市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侵袭到农村,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已在农村开始出现。作品所描写的克里克老板的牛奶场和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现。”至于机器代替了手工,农民由贫困、破产再到四处打工谋生。苔丝,以及她那穷苦的家庭,社会地位低下,自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压迫和欺凌,随时都有可能失去房屋和土地,变得一贫如洗。姐弟7人,家庭的沉重一开始就给她的命运笼上了阴影。正是5月的那个黄昏,牧师告诉了老德北,苔丝的父亲,一个已经毫无意义的消息:查证出他们家是著名的已经没落的武士贵族德伯家的后裔。老德北的激动以及当晚的酩酊大醉,使得平时由父亲赶着马车去集市卖货的担子落在了苔丝身上。在替父亲赶马车时弄死了家中唯一的“宝贝”老马,内心极度的内疚和惭愧,在母亲的劝说下,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找本家攀亲戚,到养鸡场做女工,失身于亚雷,这个虚伪的花花公子,而在她的父亲去世后,家中失去了经济支柱,又失去了房屋和土地,一家人无处安身,苔丝不得不当上亚雷的情妇,从而换取家人的安顿。一次一次的变故,可见,苔丝的命运始终和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经济贫困相连,而这一切,证明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钱去权的广大人民时刻都处在崩溃的边缘,所以说,即使苔丝家的老马没有失去,而苔丝和她的家庭同样会因其它的原因而一步步走向悲剧的。

亚雷•德伯是造成苔丝悲剧的主角。他是依靠商业致富的资产者和暴发户,在苔丝到养鸡场做工时,不时地接近和诱惑苔丝,尽管苔丝处处躲避,但却不堪一击。他设下圈套,引诱和玷污了纯洁的苔丝,造成了苔丝心中永远无法抹灭的伤口,也正是这个沉重的思想包袱让美丽的姑娘陷入到了一个痛苦的深渊。这样的为非作歹却没有得到法律的制裁,而在之后当苔丝杀害亚雷,却被送上了绞刑架,如果要论,那么亚雷应该是第一个得到严惩的人,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是以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承认剥削阶级压迫欺凌人民的权力为前提的,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亚雷是这个阶级的代表和忠实拥护者。像苔丝这样的小人物在社会中是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公正待遇的。后来,经过老牧师克莱的帮助下,“改邪归正”,商人的皮退去后,俨然成了一个一本正经,拿着经书到处布道讲经的牧师,当他再度遇见苔丝后,邪念再生,贪婪无耻的嘴脸暴露无遗,苔丝看透了这个穿着道袍的牧师的灵魂:“像你这种人本来都是拿我这样的人开心作乐的……你作完了乐,开够了心,就又说你悟了道了,预备死后再到天堂上去享乐,天下的便宜都让你占去了。”苔丝一针见血地揭穿了亚雷皈依宗教的虚伪。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像亚雷这样的荒淫好色,损人利已,不择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淫欲,毁了苔丝的贞洁和一生的幸福的人,宗教只是一个欺骗,愚弄人民的工具。

“如果说,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及其强大的后盾——国家机器和宗教对苔丝的迫害是造成她悲剧的直接原因的话,那么,在安矶•克莱身上残存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对苔丝的摧残则是一种无形的、更可怕的精神戕害。”

克莱在苔丝心中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天使,他有先进的思想,相信科学,怀疑基督教义,在对待女性与恋爱问题上,他温文尔雅,严肃认真,注重情感,这与亚雷大相径庭。这一切说明,他是当时具有自由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在他的心理深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苔丝没有向他坦白时,他说苔丝“真是浑身洋溢着诗意;她就是诗的化身,她过的就是诗的生活——那种生活舞文弄墨的诗人只能在纸上写写罢了”。在他心中,苔丝是纯洁无瑕的少女。而在新婚之夜,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觉得自己“曾经和一个放荡的女人生活了48个小时在伦敦”可以得到妻子的原谅,却不肯原谅她作为“受害者”的错误。一向开明的他突然变成了认为苔丝“乡下姑娘毫无体面”“身份不一样,道德观念也不一样”的资产阶级虚伪道德观的体现者。对苔丝没有丝毫的同情和关心,只有一味地念念有词“死了,死了”。把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他心灵深处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根深蒂固,他从传统的贞操观来看待一个女人的纯洁与否,这给了苔丝以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点上,毫不亚于亚雷的作用,无论苔丝怎样的哀求和解释,都无济于事。而后,他选择抛弃苔丝独自一人到巴西学习农场技术,只为逃离和躲避她。失意和不断地打击后,克莱的归来使苔丝更感受到了自身所受的屈辱,从而使其痛苦、悔恨、绝望达到了顶点。苔丝最终手刃亚雷,不仅要证明自己的无奈,同时也是要向所爱的人证明自己的无罪。可以说,正是以亚雷为代表的恶势力和克莱身上存留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共同将苔丝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苔丝的悲剧与她性格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苔丝性格坚强,富于反抗精神。在葛露卑的农场,虽然干着力所不及的牛马劳动,也不求人可怜和施舍。有了私生子后,用巨大的精神力量承受了周围人的白眼和歧视。她痛恨毁了她一生的恶少亚雷,最终不顾一切杀死了他,并坦然接受了“杀人犯”的刑罚。“但是,苔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点,使她在反抗传统道德时出现了软弱的一面。在遭到同伴嘲讽的情况下,她竟跳上了亚雷的马,她的纯洁,她的心灵不设防使她步入了危险,缺少更多的防范,性格中带有着缺少世事认识的一面。失身之后,残存于农民身上的某些旧道德和宿命观使她永远怀着一种犯罪感、内疚感、自卑感。”她“根据陈腐的习俗,布置了不同情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用“一堆使自己无故害怕的道德精灵”来恐吓自己,“老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罪恶的化身,侵犯了清白的领地”。当她按照传统的贞操观来衡量自己的清白与否时,她比别人似乎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耻辱”。和克莱的相爱使她感到幸福,可同时更多的是内心痛苦的折磨,无法卸掉背在自己身上沉重的十字架。被克莱抛弃后,她仍认为是自己的罪过,甚至跪下愿作克莱的奴隶,默默忍受着命运加在身上的不公平。这是她软弱的一面。在亚雷的再次纠缠下,家境陷入绝境的情况下,她牺牲了自己,选择了做亚雷情妇的这条不归路。在杀害亚雷之后,送上绞刑架的那一刻,有一种任命的感觉。在作品中,哈达通过设置许多偶然巧合的情节让人感觉苔丝的一生好像都有命运在作祟,父亲那天的大醉,老马被邮车撞死,躲避几个喝醉女人的谩骂,碰上亚雷被带往神秘的树林,而后又在塔布篱牛奶场碰到让她更加痛苦的克莱,把信不小心塞到了门缝里的地毯下面,去爱姆寺访老克莱未遇而在归途中偶遇亚雷等,仿佛在她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偶然的因素出现,从而一步步地将她推向悲剧的结局。同时,小说中还不时出现一些神秘的因素,如德伯家神秘的马车、令人恐惧的十字手路标等。这些似乎也都在表明着苔丝的悲剧是命定的,难以解脱的。

“一个纯洁的女人”,是这部小说的副标题,这无疑是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大胆抗议和有力嘲弄。

苔丝的悲剧是美丽而哀婉的,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制度下,苔丝的悲剧是注定的。

参考文献:

[1]杨慧林,张良村,赵秋棉.外国文学阅读与欣赏[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外国文学研究.1989.

[3]托马斯•哈代著.孙致礼,唐慧心译.苔丝[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74.

[4]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Z].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于冬梅.苔丝的悲剧的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6]艾弗.艾文斯著.莱仪显译.英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