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冀 茉
[摘要] 艺术源于生活,我们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的构成都以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舞蹈编导这一主题来阐述它与群众舞蹈艺术的关系。
[关键词] 舞蹈编导 群众艺术即兴舞蹈 道具 编舞意义
舞蹈作为艺术形式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群众舞蹈越来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活动的首选。但往往舞蹈编舞者在编排这些群众舞蹈时,总是存在“阳春白雪”的创作概念,过于追求场面大、技巧性高,而忽视群众舞蹈的随意性和简单性!那么如何才能使群众舞蹈艺术即体现群众艺术的大众化而还不脱离舞蹈韵律的美感呢?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群众舞蹈艺术和编舞者的关系。
一、编舞者应考虑群众舞蹈的普遍性
1.群众文化是一种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广场艺术,因为他对演员的水平要求不高,舞蹈技术含量底,所以有很多舞台上舞蹈作品不适合他们表演。比如,古典舞就不适合于广场艺术,因为它受到服饰、灯光的限制,同时古典舞蹈也对舞台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说只有能够体现群体共舞,达到健身目的的题材的舞蹈,才能成为群众艺术的编舞体材的首选。
2.群众舞蹈是最能表现人的情感活力的一种形式,如果说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达信息的最基本手段的话,那么群众舞蹈则是最直接、最具体、最丰富、最形象的表达情感交流和心情愉悦的方式。那么群众舞蹈如何编排呢?
群众舞蹈的构思不是象剧情的故事梗概,也不受戏剧主题的所支配。它属于情感和感觉,同时要考虑这种舞蹈动作的随意性和健康运动的普遍性。所以说在构思群众舞蹈时,应该考虑群众演员这一特殊受众的文化成次和技术水平,把简单和大家所熟知的题材运用到编舞中,这样的群众舞蹈就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一九八七年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以来,有些知名的群众舞蹈作品陆续在全国流行,如当年比赛中的《元宵夜》、《安塞腰鼓》、担鲜藕》、《欢腾的鼓乡》等一批优秀作品,而在群众中流行当中,又演变许多形式,舞蹈技巧随着不同层次的人们濱出,变成各种各样的群众舞蹈,可谓风形一时。而后,近几年来,又相继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如《绣》、《碧水红菱》、《情系沙家浜》、《耕绿》、《织》等等。这些作品都能体现了群众舞蹈的简单性和随意性。
二、编舞者应充分考虑道具在群众舞蹈中的作用
群众舞蹈之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群众舞蹈形式多样,大多载歌载舞,例如,江苏的浒浦花鼓和渔篮花鼓,涟湘、山东的海洋秧歌和胶州秧歌,以及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鼓灯等等,这都是自娱性极强的群众舞蹈。这些舞蹈中的道具包括扇子、手卷、鼓、手绢花,另外,有些群众舞蹈中大量使用到的长绸或剑等,如《东北秧歌》、《弈》、《红绸舞》等。有时,一些编舞者还考虑使用背景,如木质、金属、皮质、织物等等。它们或是大型的,或是小型的,或是实用的,或是不实用的,但在运用在舞蹈当中,却起到一个衬托作用,同时这些道具和背景也能够将编导的意图用最直接的方式体现出来,使作品更加丰富,场面更加壮观,文化氛围更加祥合,而使得编舞艺术“构思”更加具体。
三、编舞者应该明确群众舞蹈存在的意义
1.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即可以进行艺术的再现,也能够塑造和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人物形象,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因此,我们应该让群众舞蹈通过具体的、直观的四肢体态,自如、真实、淳朴、尽意、真切、激越地表现,应以提高人的素质及人的思想境界、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达到健美身体、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和团结群众的功能。所以,群众舞蹈创作必须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将专业舞蹈内函与群众舞蹈有机的结合起来,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集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这样更能使群众文化得到美的再现。目前,群众性的广场艺术如雨后春笋般便地开花。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热闹的锣鼓声,老大爷、老大娘挥舞着手中的扇子、手绢扭动着不太灵巧的身体和步伐,这样的舞蹈即存在着广场文化的特性,也能达到群体活动的目的。群众舞蹈主要靠浓郁的民间特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存在,但它却是一种有别于其它人体动作的艺术,如体育项目、歌唱、武术,它是一种人们在运动时,人的筋骨得到了舒展,情感得到了宣泄,心情得到了释放的人体活动。
2.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处在一个全新的文化转型时期,我们也不能忽略当代世界经济急剧变化而造成的固有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得不发生变化这一因素,而使我国的群众舞蹈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和影响。对于群众舞蹈的编导来说,融合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编舞者应该多学习外来文化,结合我国舞蹈现状,创造出更加令群众喜爱的舞蹈作品。
四、结语
对于群众舞蹈编舞者来说,不管什么样的舞蹈作品,都需要知道这个作品是要表现什么,或要传递什么,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一或几个动作的串联,而是要舞者把艺术及舞蹈健身、休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编舞并不是为了“阳春白雪”的说教,而是要为了“下里巴人”的扩散、传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群众舞蹈广场文化中来,所以,我们有了这种编舞的目地性,就能够编排出具有灵性的、让老百姓接受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国舞蹈家协会.当代中华舞坛名家传略.中国摄影出版社,1995.
[2]资华鸽.舞蹈与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3]欧建平.人体魔术——舞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冷建平.群众舞蹈发展创新之我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