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蒋涛涛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传统心理教育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网络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份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网民数达到2.98亿,其中学生网民占了33.2%。网络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青少年的方方面面。可以这样讲,谁掌握了网络,谁就控制了心理教育的“制高点”和主动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顺应潮流,高度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一、信息化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1.网络的无政府状态带来新的困难。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媒体,缺少传统媒体的“把关人”,每个人既是信息的获取者又是信息传播的主导者,这就削弱了我们对信息的主导能力和控制能力。青少年政治辨别力低、生活阅历浅,极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产生心理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互联网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少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努力掌握网上斗争的主动权。”
2.信息霸权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使我们面临巨大压力。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信息霸权的冲击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企图通过思想文化、政治观念的宣传渗透,实现其“和平演变”的阴谋。在此背景下,能否及时地捕捉信息,准确地掌握青少年群体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将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败。
3.网络隐源性导致道德意识缺失和不健康心理繁衍。网络的隐源性使广大青少年“各取所需,为我所用”的意识得到放纵,导致自我约束力、道德责任、集体意识弱化。美国学者麦克尔?海姆讲到:“虚拟现实技术使问题变的更加迫切,本体论转移——实在转移——问题变得更加明显了。”网络所造成的道德意识和人格结构的缺失,以及由此所导致性格孤僻、心态失衡等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网络的现实性与虚拟性互动,使我们的工作难度加大。由于网络行为的虚拟性,青少年在网外的心理状态与网上的心理表现可能完全不一样,受教育者的心理状况除了教育者所掌握的存在矛盾之外,也不一定与他们在现实社会的心理状况一一对应。要解决好这对基本矛盾,就必须坚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制定有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现阶段,做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务之急需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各级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和主要内容。要结合实际,做出具体规划和部署,力争主动,狠抓落实,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掌握主动权,使网络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和新工具。
2.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责任到人;要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要努力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熟悉现代网络技术,并具有探索精神和工作能力的专业教育工作队伍;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和网站骨干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并能够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探索教育规律,加强课题研究。要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加强对网络传播和网络文化的特点、性质、作用的探讨;要充分认识、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实时性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新问题;研究网络与青少年的成长和网络教育与非网络教育的关系;要认真研究、探讨和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点以及运作模式。针对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方法和调整策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4.丰富网络内容,提升育人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和网页;要精心设计网站版面,准确提炼内容,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开设网上心理教育相关内容的论坛,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心理问题进行讨论和引导;要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等,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增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5.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法制教育。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学校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其运作规范,有章可循;加强对网络信息发布和网络宣传的管理,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净化网络空间;要把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一方面要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强、影响力和覆盖面大的优点,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切实增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注意减少或消除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使其更好地服务青少学生,用网络文化之光照亮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01-13.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特别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灵魂.人民网,2006-11-17.
[4]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喜忧参半.中青在线,2004-02-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