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任艳军
【摘 要】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泛读学习中的创新能力,是高职类院校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以求达到高职高专英语泛读教学优化的结果。
【关键词】高职类院校 英语泛读 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以知识为基础,需要为动力,多种能力的综合为前提的实践活动。教育要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标准不再仅仅是他占有知识的多少。国外学者指出,一个人在未来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拥有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通行证、职业性通行证以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创造力)的通行证。人们不难获得一个共识:21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着高职类院校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在英语泛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一、营造“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在传统英语泛读的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创造性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创造。因此,在泛读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阅读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1.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永不满足,这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在英语泛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利用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这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倍加爱护的引导,为培养其探究性思维品质营造好学习情景。
2.批判性质疑
所谓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独立思维的天地。通过具体自主阅读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这势必大大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
二、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1.一问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在这一交替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在英语泛读教学中,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
2.突破难点时合作互动
英语泛读教学中,尤其重点难点处,组织学生集体合作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在合作中,学生间相互启发、讨论、学习,个人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发展,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三、创建“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
1.建立想象、拓宽思维
有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一位留学生回国后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中国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外国学生中,10个人或许能讲出20多种不同的答案,虽然有些想法极其古怪离奇、不可思仪。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品质的塑造。
在英语阅读中,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立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选择加工,不断扩展思维的范围,把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
2.遥远想象,变通思维
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说:“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点,而原来以为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这种使两个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让学生在两个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进行想象,如同给了学生一块驰骋的空间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意识,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英语作为“教育要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拓展丰富思维和想象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开展一些平和的、民主的、有创造力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并通过和他人合作圆满完成高职高专类院校英语泛读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各项任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