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导入教学法探讨

时间:2024-06-03

魏雪萍

[摘要]课堂导入部分是一堂课的开端,关系到整节课堂的好坏成败。研究课堂教学就需要研究课堂导入教学法。课堂导入教学法应注重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思想政治课 导入教学法

一、新课标指导下的政治课堂教学

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全日制《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了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1)初中學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通过新课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课堂上使学生学到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和心理素质,纪律观念,责任意识,具有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这些素质,能够使学生适应现实生活,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发掘出自己的潜力。要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则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一堂课开始的课堂导入部门往往比较关键,它直接关系到随后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常言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一开始,如果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则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同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所有智力方面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剌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研究教学,对课堂导入的教学方法不能不给予重视。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课堂导入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导入教学法的运用

1.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利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由此而感悟出一些道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的开始,一般不宜直接进入主题教学,往往先是教师采取一些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先行思考所学问题。这种情况下,情景教学法导入课堂则是一种较佳方法。

创设情景时,应以学生角色扮演为主体,模拟日常生活片段,或创设一些情景故事,注意取材的内容和情节要接近学生实际,使学生从情景中判断出善恶美丑。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好、引导好课堂。比如在讲“成长中的我”的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始课堂,“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成长中的我,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呢,下面先看一下我们同学编演的情景片段。”然后由学生上台表演。由于情景的创设是由学生自己编演的,所以台上的学生演得认真,下面观看的学生看得投入,达到积极参与的目的。之后,要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主题。

2.利用时事政治和历史故事,调动学生的热情。青少年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关心国家大事,想纵揽国际风云,但他们自身所获取的信息有限,总希望了解更多的时事信息,所以他们非常渴望与政治教师探讨国内外时事。另外,青少年也非常喜欢历史故事,他们从历史中感受到我们国家曾经的辉煌与屈辱,我们民族的勤劳与坚强,我们文化的光辉与灿烂,他们从历史人物中寻找自己的榜样,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

基于这些,教师可以利用时事政治和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始,调动学生的热情,然后转入教学的主题。如2003年3月20日美伊战争开始以后,我曾把美伊战争作为一个课堂插曲讲给学生听,可从那次讲过之后,直到美伊战争结束,我每次走进课堂,学生都群情激昂,要我给他们讲一下战争的进程。我也总是先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虽然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时间少了一点,但那段时间,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却高涨了许多。利用时事,除了利用国际时事之外,还可以利用国内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新闻时事。除此之外,运用历史故事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也能起到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起到与运用时事类似的效果。

3.展示艺术作品,陶冶学生的高雅情趣。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如先有目的的展示一下学生的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热情,促使学生参与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陶冶他们的高雅生活情趣。艺术作品,包括书法、绘画、剪纸、泥塑、篆刻等。如在讲述“成长中的我”的有关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的内容时,不妨先将同学们准备好的艺术作品拿到讲台上展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向往。然后通过自然承接,渐进地过度到要讲的主要内容上来。

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肯定了学生的能力与成绩,满足了学生渴望被尊重的需要,激发了他们更大的热情,在学生中间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培养对艺术的热爱,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除此之外,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影音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讲述;选用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古诗、名言、佳句、歌词等开头,先引起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课堂中来;还可以在课堂的开头就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然后归纳讲解等。

究竟采用何种导入教学方法,应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教师在教学导入的部分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的参与,提高学习能力,如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中说的,“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师可以因此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而且学生更容易、更快乐、更积极、更主动”。

三、小结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平等善待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认识与心理水平,增强实践能力。我们从课堂的一开始就应有这样的教学思路,采取有效的导入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下去。希望本文所探讨的导入教学方法对这方面的教学能够起到一点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