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周新美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摘 要:高师声乐教学应从多角度去思考,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多元声乐演唱人才。找准中西声乐发声的契合点;连接练声与歌曲演唱之间的纽带;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声情并茂的歌唱创造;找准外文与汉字发音的契合点;大众文化消费的多元性催生多元声乐文化形式和产品的产生。
关键词:声乐教学 多元化 思维
目前,在高师声乐教学中,那种以声音技巧训练见长的教学方法依然占据很大比例。而在培养多元声乐演唱人才方面还未形成气候。虽然有个别教师进行了一些声乐教学多元化的探索和尝试,但从现在研究生声乐演唱水平来看,学生还是被歌唱技法困扰,未能找到演唱多种风格歌曲的多元方法,使学生成为知识结构单一的“发声机器”。高师声乐教学应从多角度去思考,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走出声乐技巧教学的“象牙塔”,还原歌唱本能,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人本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给学生留出发展的空间。
高师教学目标虽以中、小学教育为主,但绝大数音乐学院、音乐系(科)都设有声乐表演专业。作为学校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把握学生步入社会的命运航标。学生除大数当教师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到文艺团体或文化单位等。因此,培养能够在正确、自然的歌唱状态上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风格韵味,将发声技巧与歌唱表现融为一体,给听众以视听合一的美的享受的多元歌唱艺术人才,是肩负在高师声乐教师身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由于对西方美声唱法的吸收与借鉴,使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唱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优点是运用美声唱法的混合共鸣调整真假声比例的不同搭配,使声带负担相对减少,有利于嗓音保护。但和传统民族民间唱法相比,缺少内容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以及嗓音的个性化,发声技巧的训练占据歌唱活动的主要比例,以致学生用美声技巧唱中国声乐作品缺字少情,远离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
那么,是用美声唱法改造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唱法,还是以民族民间唱法融合美声唱法之优点呢?我想后者应该是肯定的。高师学生进校以前或多或少都已经跟一些老师学过声乐,但因他们起点低、辨别能力差,对许多声乐概念和问题一知半解,难免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一些缺乏经验的教师对美声歌唱的学习与吸收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的,出现追求大音量、拔高音、撑喉咙等毛病,培养的学生出现外国歌曲唱不好、中国歌曲不会唱的尴尬局面。虽然中西文化已融合了几十年,但将其真蒂真正落实到基层教学的并不明显,甚至把不该吸收的东西吸收进来了。这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任何一种唱法体系均是建构在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上的,而撇开民族文化和审美差异,去空谈什么所谓世界上最科学的唱法,显然缺乏历史的眼光,其立论亦是没有说服力的,其实践同样不会成功”这个道理。我们为了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一元在世界多元文化中找到其适当的运行轨道,就应该加快对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强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西方美声唱法良好的共鸣腔技巧训练方法为我所用,来抒发中国人民浓郁的民族之情,达到字正、腔美、韵更浓的“天人合一”的艺术效果。高师声乐教学应把处理好中西唱法兼融的“度”的把握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所谓过犹不及。
鉴于以上认识和分析,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师声乐教学多元化予以思考:
1.找准中西声乐发声训练的契合点。无论哪一种唱法,歌唱者的嗓音构造大同小异,歌唱中训练和强调的共鸣运用、气息支持、高位安放等要求是相同的,在训练中应多加强调和练习,以协调各共鸣腔的发声状态,为演唱和表现歌曲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2.找准连接练声与歌曲演唱之间的纽带。有好多学生感觉练声用不到唱歌中去,达不到练声为唱歌服务的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到练声与唱歌之间的纽带,这个纽带就是教师将练声方法和状态总结后,并引入到歌唱中的语言解释过程,即练声与歌唱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练声如何运用到唱歌中去,等等。
3.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有了良好的发声状态后,如何运用到歌曲表现中去呢?在实践练习中发现真正发声的在咽喉,咬字的嘴是前面看到的嘴,即“前嘴”只做出了字的“造型”,“造型”做完后立即送入咽腔,也就是沈湘先生认为的“打开腔体,把字唱到腔体里”,要敢于在呼吸与腔体里“念”字,与传统唱论的“字在嘴,声在喉”一脉相承。因此,歌唱者只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把握声乐作品风格内涵能力,适当调整歌唱共鸣的运用,以作品风格决定采用合适的唱法,便能够拓宽歌唱的路子,达到“鱼和熊掌”能够兼得的多元歌唱风格,吴碧霞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4.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声情并茂的歌唱创造。声与情的确是一对相互的矛盾体,声音技术虽是感情表现的坚实基础,而感情的贯穿和发展的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发声练习好比是学词组、造句子,歌曲作品的表现则是写文章,它应该包涵整体构思和语言应用的基本思路,而这些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因为“音乐中使用的材料——声音,是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既是非自然性的声音,又是非语义性的声音,其间蕴涵着模拟、所指、意味和传情等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内质与外构。所以,所谓音乐性就是声音的表现性,没有表现性就没有音乐,音乐作品的成功与否也完全取决于它的表现性程度如何。但这种表现性是建立在对声音创造性的基础上,通过创造声音便具有丰富的表情性和感染力。可以说,音乐材料的可创造性为音乐的构成提供了丰富多变的空间。”歌唱者的二度创作过程,是依据歌唱发声规律和声乐作品的题材风格、内涵等不同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过程。
5.找准外文与汉字发音的契合点。高师声乐教学中,有的教师在一年级就让学生用原文演唱歌曲,这有些欠妥。因为学生本来对中国汉字的发音规律还未掌握,却又要唱外文歌曲,迫使他们只能用标汉字读音的办法去硬学。有的学生即使听音像资料学得也挺像,但却不知其唱何意,与中国歌曲的演唱有何异同。其结果只能是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学原文,一学期下来只能唱两、三首声乐作品,而且还是“囫囵吞枣”。其实,真要加入外文声乐作品,我认为应在学生已掌握汉字发声的基本规律后,在去练唱外文歌曲,同时找出外文与汉字发音的相同之处,可能会更容易体现中外不同声乐作品的发声技巧及演唱特点。
6.大众文化消费的多元性催生多元声乐文化形式和产品的产生。“文化消费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过程,是文化社会性生产的主要环节。”随着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视野的日益开阔,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生活日渐丰富,人们已不满足以“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去消费也就促成了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倾向的形成。声乐文化当然亦不例外,作为声乐文化的培养者更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环节。
总之,高师声乐教学应该引领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航向,辩证处理歌曲演唱风格与发声技巧主属的关系。在吸收美声唱法技术的同时,一定要坚持我国人文主义的优秀传统,“既重视人文色彩,又兼顾技艺色彩,既重视教育性又重视娱乐性”,演唱风格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各民族语言特色。使高师声乐教学呈现多种形式、多种结合和多样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音乐评论家田青认为“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天天吃,什么东西吃多了也会腻。艺术精致化之后,尤其成为‘显学之后,容易变得规范化,没有个性了。这就是一切艺术走向顶峰之后的必然,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因此,我们每个民族声乐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结合声乐理论、生理知识,音响和音韵学语言知识对民族声乐艺术进一步深入研究,向民间传统音乐吸取营养,探寻与本地区、本民族语言相适应的声乐教学切入点,以我为主,求同存异,进一步明确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观和正确的发展方向,防止成为世界文化殖民或同化,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79.
[2]郭克俭.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文化艺术出版社.
[3]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61.
[4]郭建民.声乐文化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74.
[5]郑茂平.声乐语言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85.
[6]艺术评论.2004,(10):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