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贺晶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人口数量激增,城市用地更是越来越紧张,在钢筋水泥打造的世界中生活,距离自然越来越疏远,孩子们的童年同大自然的接触也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发达城市的幼儿,小溪、昆虫、泥土是他们不易接触到的自然宝贝。儿童对于自然缺乏起码的尊重,儿童不再理解食物的来源,不再认识家乡的动植物,忧郁症和注意力缺乏症有上升趋势,等等。要想有效解决“自然缺失症”,积极开展“亲自然”实践研究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 自然缺失症 幼儿园 亲自然
亲近自然,即同大自然进行更加频繁的接触和互动。大自然蕴含诸多儿童可以挖掘和探索的知识,且幼儿具有较强的亲近自然的天性。我国幼儿教育的创始人为陈鹤琴,他觉得我国的传统教育比较呆板和固定,所以,他的学校中常常会有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学习。开展幼儿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认知能力,还应带着幼儿同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近距离接触,从而激发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告别自然失语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整合室内外游戏,在自然界中展现自我
大部分幼儿教师可能都有一种体验,幼儿到了户外就会非常活跃,开始撒欢。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首先,户外的空间比较宽敞,所以打开了幼儿视野;其次,在户外的时候,幼儿不太容易感觉到老师的约束,所以身心变得更加活跃。陈鹤琴教授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的观点是,学龄前儿童的学习都是对周围环境的学习,要以社会和自然作为中心对课程加以组织。因此,幼儿教师应积极将部分室内游戏变换地点,变成室外游戏。
比如,组织游戏“社区里的人”的时候,笔者班级的孩子们决定开展饮料店服务员、菜市场小贩、照相馆摄影师、快递员、新华书店收银员的游戏,可是室内场地不大,30多个幼儿基本无法放开玩,特别是快递员,他对空间有着特殊的要求。所以,笔者就大胆地将该游戏变成户外游戏,充分利用操场上的攀登架、跑道和滑板车等。游戏规则是幼儿们自己制定的,这样他们就玩出了自己的花样,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孩子认为快递员非常辛苦,所以就选择带着快件爬攀登架送件,因为这条路最难;有的孩子会选择并不笔直的轮胎道,因为他要通过绕路给不同的人送快递;有的孩子会通过滴滴打车去送一些快递,因为收件人非常着急,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有的孩子累了,就会去果汁店请服务员“卖”他一杯果汁,之后扮演环卫工的孩子就会把果汁杯拿走……通过这个系列的游戏,幼儿会获得全身心的满足,因为他们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职业体验,也会觉得游戏更加有趣。
(二)利用自然物体使幼儿亲近大自然
幼儿教师可以在大树下放一些石頭、竹筒、小水缸、小木勺等自然材料,让幼儿进行自由地操作和探究。这时就会发现,一些孩子将竹筒并排地整齐地摆放好,说那是一座桥;有的孩子则将其竖着摆放,说那是桥墩、房屋;有的孩子用绳子将其并排绑上,当作小区栅栏。幼儿孩子用石子铺一条小路,也有的孩子用石子做花圃。而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是用勺子从缸里舀水浇到竹片上,然后再去另一端看着水流下来,感受水的流动。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可以粗浅认识一些自然物品的物理属性,进而对自然产生喜悦之情。
(三)进行户外涂鸦,培养幼儿想象力
图片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如现实风景让人印象深刻,与其让孩子们想像春天的鸟语花香,不如直接带领其到户外去进行直接观察。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开辟一个自然角落,在这个角落里可以有池塘、水草、金鱼、风车、鹅卵石等自然物。然后,设置一个涂鸦墙,幼儿可以随意地在这片墙上涂鸦自己看到的风景。还可以设置一个简易的照片墙,放置夹子、绳子,孩子们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放在照片墙上向大家展示。四季风景不同,教师还可以根据季节变换准备不同的创作材料供幼儿使用,如小花、野草、树叶、瓜子,等等,孩子们通过自己创作的过程,就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进而生发出热爱之情。
(一)创新理念,使幼儿在玩耍中亲近自然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普遍认为幼儿要在比较卫生的环境中成长,土地、泥沙、草地等,不仅会弄脏孩子的衣服,还会有细菌,影响孩子健康。还希望幼儿可以为人留下乖巧、整洁的印象。部分幼儿教师为了阻止幼儿们亲近自然,就会吓唬孩子,说草地中有咬人的虫子,衣服如果粘上泥巴就会生病等,从而使幼儿惧怕自然,也就不敢亲近自然了。要想有效实行幼儿“亲自然”教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理念,创新思维,使孩子们乐于同自然亲近,组织探索自然的系列活动,如“昆虫”“小溪的变化”“一年四季”等,从而使幼儿更加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进而感受到同自然共处的乐趣。此外,幼儿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在自然中观察相应的植物和动物,并在自然中玩耍,从而从小培养其对大自然的爱。
(二)丰富绿化植被,保护自然环境
春天来临之际,笔者所在幼儿园滑梯附近的草地就会萌发绿色嫩芽,几场春雨落下,青草就会长得非常茂盛。而我们并未将其修剪得整齐划一,更没有除去杂草,而是保护这篇草地上的每棵小草,因为每棵小草都有自身特色,都是孩子们进行探索和快乐的源泉。我们不仅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还在幼儿园可以植树栽花的地方都进行了合理栽种,如樱桃树、葡萄、李子树、杏树、梨树,各种花,这样幼儿们在园内就可以充分同自然相接触,更利于其方便观察各种植物,从而真实感受季节变化和自然的神奇。
(三)开辟幼儿可以实际操作的基地
幼儿自身的观察和体验特别重要,只有亲自参与到相应的体验自然活动当中,他们才会对自然加以真正了解,并与之建立起比较和谐的关系,从而与其期自然融合,感受亲近自然的诸多乐趣。幼儿园或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合适的位置开辟出一片种植区域,从而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养殖和种植机会,让孩子们决定养什么、种什么,也由他们轮流照料它们,并进行认真的观察和记录。通过养殖和中职活动,幼儿们就可以了解到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土壤、天气、水分对于植物的作用,学会怎样喂养小动物,怎样松土,如何施肥。在种植基地中,幼儿们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教师只是一名保护者或观察者,同孩子们一起种植物,喂动物,玩泥巴,为植物浇水。此外,孩子们也可以请父母参观自己的小菜地,瓜果蔬菜成熟后,幼儿们可以采摘下来同父母分享,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同自然的距离越来越大,幼儿更是很少能够天天接触自然,同大自然进行有效交流,因而容易出现“自然缺失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幼儿教育必须充分开展“亲自然”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尔[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王登峰,王华.儿童“亲自然”教育实践的若干思考[J].荆楚学刊,2015,(16).
[3][美]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周恩善,高小雁.告别“自然缺失症”——幼儿亲自然策略探究[J].陕西教育,2015,(3).
[5]陈鹤琴.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2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