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时间:2024-06-03

张学辉

[摘要]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我风采和魅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强化动手操作,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生 个性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和策划者,营造一个自然、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学生自我的风采和魅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过分追求课堂上的教学效率,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了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教育作为学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任务。

一、强化动手操作,关注学生能力发展

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知识点的落实,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体系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行的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个性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彰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衡量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要看数学老师有没有通过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解题的能力、收集整理学习信息、掌握新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互助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整体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教师举出不同类型公式,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释放学生学习个性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是应该的,为学生学习的被动,思维惰性的养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敬的需要,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从而焕发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和“主角”。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方面的奇闻轶事,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摆正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来。同时,教师可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分组抢答,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创设情景等,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优化学习过程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内不认真听讲,课外不完成作业,不复习巩固功课,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究其原因,是数学内容的枯燥性、抽象性、严密性,使学生缺乏学习的愿望和热情。加之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重结果多于重过程,缺少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匮乏,缩短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活动中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态度,学习习惯等,尤其对个体的终身来说,强烈的责任感是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教,唤起学生创造性地学,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学生爱学数学,学好数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内容时,我把该章内容分成“概念类”、“法则类”、“运算类”三类,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找出关键知识点及不同之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使学生学得懂,学得透,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四、健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教学评价中要注重阶段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结合。强调运用观察、活动、测验等评价方式整体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注重形成评价与终结评价的结合。检测时体现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与操作结合、知识与方法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平时与期末结合;要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数学课标解读》中倡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档案和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例如,若关于X的方程,X2-KX-14=0的两根均为整数,则k的值可以是(只要求写出2个),教师先积极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解答问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的灵活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学生个性的形成需要教师用爱心,耐心,奉献精神去培养。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作为学习教育的对象——学生,由于他们不是一层不变的共同体,而是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有着不同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的独特个体,因此,必须尊重学生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品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就是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个性发展。当前,现代教育进入了一个暂新的时代,教育个性化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因势利导,遵循规律,将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品质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