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创新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时间:2024-06-03

徐大朋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将贯穿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之中。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创新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一、更新观念,明确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作文教学能否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知识和作文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从教育的功能来看,教育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即为儿童实现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三,从教育的效应来看,创新教学的教学目标,是把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作文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是否保证和促进学生的身心获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取舍,因而它所追求的是作文教学的长期效应。

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1.从课上走向课下,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自然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者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上作文课时才产生。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及时地记录下来。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①绘画。例如,提供条件让学生借助想象画成图画或拼成画面,然后让学生把画面的内容写下来。这些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②实验。先让学生运用自然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已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③制作。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④操练。如学了《我们的新朋友一电脑》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⑤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的内容、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教师可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

①情节扩展式。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邱少云的外表,推想邱少云当时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②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真的来到了天堂》。③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进行改写训练。④图文转换式。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插图,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

(3)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讲”“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就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倾向性问题进行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块说理议论的创新园地。

(4 )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事件,等等。

(二)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1.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2.启发相关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相关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通过相关联想,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3.充分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