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李俭坤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升,社会对于人才的自身人格越来越看重,健全的人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但是在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环境下,很多的历史教师往往为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人人格的培养。从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格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 人格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是其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初中历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和继承我国的传统美德,并从各种历史事件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一种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人格。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并遵循初中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历史教材,强化人格教育
初中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最重要的载体。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初中历史教材也随着时代发展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当前的教材并不单单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介绍,而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增加了各种人文的关怀和高尚美德的弘扬,从而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更好地引导,这样的改变也符合当前初中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因此,作为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现有的历史教材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找出其中最佳的内容来实现学生人格的培养。比方说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勾践卧薪尝胆和谢安的东山再起等故事来引导学生,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并坚持不懈的为之付出努力就可以最终实现;也可以从林则徐、陈玉成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改革教学方法,塑造学生人格
要想养成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要通过不断地磨练、修正和陶冶。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初中生的认知、年龄、心理等方面出发,通过综合的考虑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不断强化。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当代的初中生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强的要求,因而,原来那种老师占主体地位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而且会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抑制和阻碍的反作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缺少进取和求知的欲望。此外,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对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列举,自己梳理和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在实现知识更好掌握的前提下,养成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在中学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立的人格,还需要认真对待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如年龄差异、智力差异、人格差异,等等,将因材施教贯穿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真正展示自己才华的发展领域。对于高材生来说,需要教师对他们目前思维和认识水平提出稍微高的要求,从而拓展学生的大脑思维,挖掘学生深层次的潜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后进生来说,需要教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和指引,采取阶梯式的教学手段,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中等生来说,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来发现自认的缺点和不足,指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奋起直追,增强学习的竞争意识,克服自身的人格缺陷,战胜自己和超越别人,从而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
三、提高教师素质,展示人格魅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面展示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要有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历史教师不但要用发自内心的爱去打开学生的封闭心里,而且还要用自身德高的品质去教育学生,指引学生,让学生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第二,要有比较稳固的理论专业素质。教师要主动去学习一些教育理论知识,比方说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利用这些理论知识,一方面,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更新,同时不断加强相关专业和学科知识。第三,要有健康的身心素质。教师要想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第四,要有很强的科研创新素质。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同时要有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发展。
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和蔼可亲,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以优良的人格品质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改变不良习惯,激发学习动机,发挥个性特长,积极去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因素,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