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孔晓玲
摘 要:为促进学生思维力提升,初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应从目标制订、任务确定、形式选择、评价设计入手,以关键要素为重点内容,以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深度对话和拓展应用组成的活动流程为重点环节。在此基础上,可采用引发冲突、促成合作、创设支架、多维链接和强化管理等五大实施策略。
关键词:思维力;初中语文学习活动;活动设计
在日常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没有得到重视。首先,学习活动设计意识薄弱。不少教师不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不按照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实施语文学习活动,以“教”的设计代替“学”的设计,缺乏设计“学习活动”的意识与能力。其次,思维力培养未有效落实。以应试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把重心放在记忆知识、机械套用格式上,反复的答题操练使学生失去了对文字的审美感悟,不敢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更不用说评价与创造了。在功利教育严格的规范约束下,学生思维出现浅化、窄化现象。
学科思维能力,是指在学科知识学习、技能掌握、能力发展中,学习者所需要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等的集合。在语文学科中,它主要指向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审美品鉴、迁移创新能力,包括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技能、思维品质与思维习惯。语文学习活动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一系列动态情境,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的一系列活动过程。[1]它是以语文学习行为为载体,指向语文能力提升、语文思维发展的行为集合。
初中生思维培养强调在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性思维。指向思维力提升对语文学习活动的品质提升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语文是一门实践型的学科,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形成,思维在活动中发展,这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特点。“语文学习活动”重在学生的行为参与,以体验性学习为核心,“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是落实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载体与途径。“学习活动”和思维培养实践两者都强调情境的真实性、能力的综合性、学习的个体性,旨在凸显思维的自由度和深度发展,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思维培养与学习活动实施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一、促进思维力提升的初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素
学习活动的设计离不开对活动要素的观照。促进思维力提升的初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素包括活动目标、任务、形式与评价。目标是活动开展的方向,任务是活动保障的依托,形式作为补充,评价保证活动实施目标的达成。
(一)聚焦思维力培养的活动目标制订
学习活动目标设计是学习活动教学价值以及活动预期结果的明确表达,制订清晰、科学、恰切的目标是初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首个要素。
通常,初中语文学习活动的目标在设计和表述时都会关注到语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三维目标设计。而以思维力培养为导向的学习活动目标,需要深层次分析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增加思维力培养内容、方式和预期结果的表达。
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根据课标,该单元的三维目标可分解为:
(1)了解史铁生、莫怀戚、泰戈尔和冰心等作家及代表作。
(2)整体感知文章,品味重点词语,掌握朗读的语氣、节奏变化,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亲情的情感。
基于这样的要求,再依据文本和学生的学习素养,笔者确定了思维力培养的方向:
培养信息概括、理解分析的思维能力,重点是针对词语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此,笔者确定了该单元首篇教读课文《秋天的怀念》的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整体感知文章,通过列图表培养信息梳理和概括能力;通过关键词的理解、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活动目标设计中将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单列出来,凸显了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凸显思维力提升的学习活动目标设计,将思维力提升贯穿在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目的在于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思维培养的教学落实和学生评价。具体操作中,我们采用“单元学习目标—单篇学习目标—思维培养目标”这样的程序进行。
(二)凸显思维力指导的活动任务确定
活动任务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参与的环节或完成的项目,是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所采取行动的内容载体。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听说读写,有效的听说读写等学习任务会使学生的思维在无数次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仍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活动任务设计为例,该单元的两篇教读课文是《秋天的怀念》和《散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学习活动:
活动1:设计课文卡片
【活动要求】请设计一张课文卡片,能让人对文章主要内容一目了然。
【方法提示】表格法,思维导图法,题目扩充法,重点词语摘录法。
以上“设计课文卡片”的活动任务,难度在于表格的横竖行列的数量和项目名称的确定,这些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来设计。思维导图的逻辑线索由学生自己确定,学生必须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选择一条主线进行梳理,这是发展学生类比、分析思维的综合载体。
活动2:“细节中的母爱”赏读探究
【活动要求】选择一组重要词语,进行赏析,撰写一个小小的研究分析报告,300字左右。可以从以下标题中选择,也可以自选角度。
母爱的行动——动词的艺术魅力;母爱的鲜花;“好好儿活”;副词的力量
“‘细节中的母爱赏读探究”活动任务,需要学生聚焦一个主题,细读文本,表达自己读到的体验与理解。任务设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斟酌、辨析、选择符合精准表达要求的用词。后期的交流又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通过评价与质疑来完善自己的观点,提供学生审辩式思维空间。
活动3:《秋天的怀念》朗读卡片设计
【活动要求】选择最能打动你的语段,做好朗读设计,重点在于朗读语气和节奏的设计。
示例: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朗读设计:用低沉缓慢的语气朗读,重音落在“唰唰啦啦”和“挡”上,前者用虚化或叹息的声音来读,以展示“我”内心的失落和悲伤,后者语气延长,以突出母亲的关爱。
摘录:
朗读设计: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作业本》七年级上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朗读卡片设计”的活动任务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情境,非常考验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要完成此任务,学生必须基于对文句的深入理解、情感体会和迁移思维。同时,该任务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设计与表演都需要融入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
综上可见,凸显思维力培养的活动任务设计策略可归结为两个“强调”:强调情境的完整性,即活动环节要连贯综合;强调清晰的问题指向、清晰的操作指导和清晰的评价标准。
(三)激发思维力提升的活动形式选择
学习活动形式选择属于策略的范畴。通常的语文学习活动包括朗读、写作、演讲、辩论、制作、表演、演示、游戏、竞赛等形式。关注思维力提升的活动形式,重点要落实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和活动共同体的建设,强调思维过程的展示与完善。
因此,笔者按照“经验梳理—实践验证—归类完善”的研究流程,研制出凸显思维力培养的五大学习活动类型,分别为设计策划类活动、朗读展演类活动、赏读探究类活动、讨论辩论类活动、写作表达类活动。以下的活动设计仍以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学习为例呈现。
活动1:“设计课文卡片”
【活动形式】(1)设计策划活动:用“表格、思维导图、题目扩充,重点词句摘录”等方法设计一张课文卡片。(2)展示交流、讨论辨析。
活动2:“细节中的母爱”赏读探究
【活动形式】(1)撰写研究分析报告。(2)展示交流、讨论辨析。
活动3:《秋天的怀念》朗读卡片设计
【活动形式】(1)设计策划活动:撰写设计卡。(2)朗读表演。
由上例可见,针对阅读学习单元,教师可更多地采用设计策划类、朗读展演类的活动。同时,活动形式的选择确定与活动目标需求有关,也与学生年龄特征与班级学情有关,七年级多采用较为活泼的形式,如公开演讲、讨论、表演,随着年级的升高,独立思考探究和思辨类阅读写作活动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
(四)发展思维力水平的活动评价设计
活动评价是学习活动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学习共同体为对象的活动评价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目标确立、形式选择、资源调配、规则制订等具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对于凸显思维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而言,评价设计必须用到一个通用的衡量和评估思维水平的工具——理性标准,其中主要有清晰性、准确性、逻辑性、重要性、深度、广度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标准都无法直接用准确的数量来定义,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特征。
通过实践反思,我们提出自己的做法:基于表现性评价,更多采用描述性评估来代替量化评价。因为活动评价设计的根本目的是引起師生对学习活动推动思维力提升的关注。
以下是为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学习活动评价设计的量表。
“活动1:设计课文卡片”评价表
(1)卡片上呈现的文章主要内容是否简洁、准确? 是( ) 否( )
(2)表格、导图、词句摘录等项目与层次安排是否符合逻辑性(不矛盾,关联递进)?
是( ) 否( )
(3)卡片设计是否美观? 是( ) 否( )
“活动2:‘细节中的母爱赏读探究”研究报告评价表
(1)主题聚焦一点。 是( ) 否( )
(2)分析有依据。 是( ) 否( )
(3)语言表达准确。是( ) 否( )
(4)分析理解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个性化的理解。是( ) 否( )
(5)书写端正。是( ) 否( )
“活动3:《秋天的怀念》朗读表演”评价表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能力发展,因此,评价指标与评估方式既可以以教师点评的方式穿插其中,也可以在活动开展之前就告知学生,并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活动前,学生以评价表中的要求作为努力的方向;活动过程中,学生用评价表来调整并保证自己的活动质量;活动结束,学生用评价表来评价活动绩效。活动评价表的设计让教师对教学质量的把控有了清晰的标准。
二、促进思维力提升的初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流程
提升思维力的语文学习活动流程,一般情况下由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深度对话和拓展应用四个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这四个环节按时间先后连贯推进,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个活动流程既展示了活动的环节,又聚焦了思维力发展的目标。
(一)问题情境:注重思维参与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在情境中获得,在情境中体验、理解与建构。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需要,依据文本创设具体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教学氛围,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
例如《人无信不立》的学习活动,可从认识古代文字开始学习,如出示金文钟鼎文“信”字,并提问“究竟是什么重要的字被刻在了礼器鼎上呢”,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又如《孔乙己》的教学,可设置一个大的学习情境——话剧剧本编写和话剧表演准备,以此整体推动小说学习。在每一个小活动中,教师可设置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情境,以引发学生参与小的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为开展下一个学习活动作铺垫。
情境学习理论被称为是“人类已经进入创建学习科学的新纪元,一场彻底改变人类学习的理念和方式的革命”,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品质。
(二)自主探究:尊重思维差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杭州第十中学的刘文华老师在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的教学中,设计了“源流追踪”的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信”字的含义。自主合作探究后,学生总结得出:“从金文到标准宋体,‘信字的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不变的是人和口,表示开口许诺。有的金文如‘千(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这是在告诫我们说话应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言而无信。”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杭州中学的徐菁老师在《孔乙己》的教学中,设计了“演员写小传”活动。这一活动不仅需要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而且需要学生探究推敲人物身处的环境、成长经历与其行为之间的必然联系。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建立完整的逻辑推理线。例如,“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这个细节,可以进行如图2所示的逻辑线梳理:
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去探究、去讨论、去发现、去实践,这种打破陈规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在自我的追问、质疑学习管理中自创性地提出问题,是寻找自我语言的一种有力方式。
(三)深度对话:提升思维品质
为了提高学生思维力,促进思维品质提升,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深度对话是非常必要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反过来,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又将有助于学生指导和评价自身的学习,提高深度对话的效能。[2]
同样是在《人无信不立》的教学中,刘文华老师还设计了“‘信远流长”环节,让学生把“信”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去审视其深层的文化内涵,而不是孤立、片面、错误地去理解“信”字的含义。通过讨论、辩论以及教师的演讲,学生深刻理解了“信”的含义:真正的“信”不是孤立存在的,诚信是和仁、义、礼等道德标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仁、义、礼去谈信,那是恶,讲这样的诚信,是在作恶。
当然,要进行深度对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引导者的站位要高。教师本人如果对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和学生理解处于同一层级,是达不到引领和启迪的效果的,更无法实现语文文以载道的德育价值。
(四)拓展应用:持续思维发展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努力。学习知识贵在“举一反三”,也就是迁移应用。因此,语文教学过程要注重体验,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理解能力的发展,注重课堂内外拓展应用的设计。
例如,《孔乙己》的教学,在所有活动结束后,可以给出以下任务,供学生选:
(1)选择教材中的其他小说,改编为剧本,并为主人公撰写人物小传。
(2)小说《孔乙己》有没有什么独特魅力是戏剧无法代替的?写下你的思考与探究。
又如,在《苏东坡传》的教学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布置如下作业:
拓展阅读邓鼐的《中外名人传记:苏轼》、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方方的《喜欢苏东坡》《苏轼文集》等,以更全面地了解苏东坡。
由于理解本身存在不可靠性和多元性,教师的一节或多节课并不能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但教学要让学生保持一种开放的、反思的状态,而持续学习是一种能够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层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充分的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出教师思维的领域。这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