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03
用写作功能区分作品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与写作动力和文章特征相比,用写作功能区分作品有更多的现实意义。比如,从写作的功能来考量“软文”,就能解决教师们的困惑:这种文章虽然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但其最终目的不是个人表达,而是说服推广,因此,它符合“推介农家乐”的任务要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一封信》,属交际功能语篇,其目的不是为了讲述美丽的童话故事,而是告诉女儿关于爱情的道理。写作功能视角在阅读中的运用,主要是引入了“语境”的概念,即要深刻解读文本不仅要关注文章内部的上下文语境,还要关注文章的外部语境,而所谓外部语境实际上就包括了文章被写出来的目的、用途。
(郑慧《交际功能写作的教学策略》,第4~8頁)
语文教学应积极寻找更好的朗读方式
自然朗读对于文本言语的认知几乎不起大的作用,反而在造成朗读意义不同程度的信息弱化的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意志和行为。这叫朗读功能削夺。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寻找更好的朗读方式。尽力让朗读为文本教学赋予意义,为语文学习赋予意义,为生活赋予意义。
(吴康兴、姜梅仙《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朗读》,第12~16页)
写作练习与写作考试不是一回事
写作练习与写作考试不是一回事,写作练习以提升写作能力为目的,写作考试以检查写作能力为目的,每一次写作练习都应该能够“看见”提升的过程,这样才能在写作考试中禁得起检查。
(包建新《寻找不一样的写作教学思路》,第33~34页)
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是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对“怪”的不容是历史的通病,但也是成神的必经之路。席勒在《希腊诸神》中歌颂道:“要想在诗歌中不朽,必须在人世间灭亡。”或许编者正是从这个角度,断定《品质》不仅反映出彼时的“黑暗”,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如教材在“单元导语”中所说,在人类的通病面前,有格斯拉“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
(吴约亚《“黑暗”“怪人”与“本质”:读出高尔斯华绥的X》,第53~55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