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言关键词:走向文本深处之幽径

时间:2024-06-03

郑杰

摘 要:关注文本语言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是深入文本教学的必要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分析语言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邻居吴老先生》一文的教学,可从“吴老先生”“邻居”“迁川第一世祖”“只是”“橘树”“任夫先生”“病”等关键词切入,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关键词:文本解读;关键词教学;《邻居吴老先生》

现在有很多朗读式的课堂,学生跟着教师的指令读过来又读过去,最终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在一个平面上滑行;也有很多赏析式的课堂,把几个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句子赏析来赏析去,最终学生也没能学会灵活应用;还有很多感悟式的课堂,整堂课让学生感悟来感悟去,最终学生感悟到的只不过是几个孤零零的支离破碎的片段,课堂就变成了空对空的对话。

这样的课堂形态,虽然教师会让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但要么断章取义,要么流于形式,并不能把语言的作用整个地挖掘出来,因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关注语言的课堂。

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作家的情感、作品的主旨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如果缺乏对语言的敏锐发现,缺乏对语言的深入挖掘,要走向文本的深处谈何容易。语言是师生深入文本的共同途径,也是师生进行课堂探讨的基础。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巩固这块阵地,才能避免出现教学进度和学习进度两相分离的状况,才能进一步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言是走向文本深处之径。

本文以叶圣陶先生的小说《邻居吴老先生》为例,谈谈如何以语言为径,带领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

《邻居吴老先生》讲述了普通民众吴老先生在抗战期间,迁入四川定居而不肯做亡国奴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了普通人身上令人敬佩的爱国之心和令人同情的思乡之情,并且表現了这两种情感在还乡与不能还乡的问题上的心理挣扎,进而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该文本看似平淡,却耐人咀嚼,教学时如果不抓住文本语言的关键词,不抓住语言的细微处,则很容易上成思想教育课,或者让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停留于文本的表层而无法深入人物的内心。

一、“吴老先生”

题目“邻居吴老先生”就很值得分析。称之为“吴老先生”而不是“老吴”,可见作者叶圣陶(同样也是叙述者叶先生)对这个人物充满着敬意。吴老先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身上有何可敬之处?这在教学环节上就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吴老先生的第一个可敬之处是爱国。比如他对故乡柔靡之风的不屑,高调地宣誓自己做“迁川第一世祖”等,表现了吴老先生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可贵的民族意识。吴老先生的另一个可敬之处是他的乡土情结。比如晒手提皮包随时准备回去,种石斛等回乡时可以带回等。爱国,体现吴老先生崇高的一面;乡土情结,体现吴老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如果只有爱国之心而没有乡土情结,这个人则显得不真实;如果只有思乡之情而没有爱国之心,那么吴老先生变得普通,没有什么崇高可言。因此,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才能真正抓住吴老先生的可敬之处:他有爱国的、刚的一面;也有思乡的、柔的一面。吴老先生的内心始终挣扎在刚柔相兼的冲突之中:柔的一面促使他在情感上要还乡;刚的一面又命令他在理智上不要还乡。最终吴老先生决定遵从理智,割舍情感,宁愿饱受乡愁之苦,也要保持民族大义面前的尊严,这是吴老先生身上的第三个可敬之处,比前两者更加隐晦,更加深刻。

二、“邻居”

对“邻居”一词的分析,很容易让人把它简单化处理,认为这个词表现了吴老先生这种人的普遍性,吴老先生是一类人的代表。其实要表现普遍性,说农民、工人、小商贩都可以,为什么偏偏说“邻居”呢?这是谁的“邻居”呢?是“我”的邻居,“我”是“叶先生”。叶先生是不是叶圣陶自己呢?肯定不是。在文学理论上,叙述者和作者的概念是严格区分的。但是作者有意把这个叙述者说成是“叶先生”,让读者以为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人。这种有意安排的误导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吴老先生是“我”的邻居,“我”是“真实的”,那么吴老先生也就增强了真实性。另外,这里还有一层,“邻居”说明吴老先生此人与“我”距离之亲近,读者读完文本也会有种角色的代入,觉得这个吴老先生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吴老先生就从文学的天地走进了现实的天地。

三、“迁川第一世祖”

在分析语言时,我们要特别注意那些延长感知时间的词语,简单说,就是读过去让人“咯噔”一下的词。上文提到的“我决定做迁川第一世祖了”这句话中,用了“世祖”这个词,显得特别刺眼。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大师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过一个“陌生化”的理论。他认为,“艺术的存在正是由于要重新拾回生命的直接经验,真正去感觉事物,使石头‘石头起来……艺术的手段就是要使事物陌生起来,使形式有阻抗性,以便扩大感知的困难和时间,因为在艺术里,感知过程是以自我为主,而且是一定要延长的……”[1]在这里,“世祖”一词就起到了“陌生化”的效果。有点“大词小用”的奇怪,所以它的存在延长了读者对这句话的感知时间。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另一个意思是指祖先。用在这里,取其“祖先”的意思固然可以,但笔者觉得“帝王庙号、开国之君”的说法,或许在艺术上会更加有分量。吴老先生是一介平民,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他决定定居四川,并且其志向在于永远定居下去,这样他才能算是“第一世祖”。一个小老百姓,在那一刻他是家族之“王”,说自己是“第一世祖”,凸显了他的庄严感、使命感和血统感。

四、“只是”

除了对名词的分析,还可以关注介词。比方说“只是菜吃不惯”。吴老先生决心当“迁川第一世祖”之后,开始周游四川,过四川的节日,说“成都却也不错,成都却也不错”。说明他已经有意识地在融入四川,培养自己和第二故乡的感情。从整体上看,这两个“却也不错”不是重点,它们是为后面的“只是菜吃不惯”做陪衬的。别的都“不错”,“只是菜吃不惯”。一个“只是”,说明别的都习惯了,只有“菜”不习惯。菜怎么不习惯?因为吴老先生的口味,还是故乡的口味。吴老先生在理性的层面上要与沦陷区的故乡做切割,可是在感官层面却无法做到真正的切割。他深受故乡的影响,难以摆脱,可偏偏又要摆脱,菜的“吃不惯”,代表了吴老先生处在爱国与乡愁的挣扎中的心灵困顿。

五、“橘树”

在这篇文章当中,“橘树”的文化意义值得分析。吴老先生为什么种了一棵橘树?屈原在《橘颂》里写道:“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在这里,橘树有一种“受命不迁”的文化意味在里面。叶圣陶博学多识,自当明白自屈原以来的橘树在中国文学中的文化意义。橘树意象的出现,可以暗指吴老先生定居四川“不迁”他处的决心。就像文中写道,“开花,总得七八年吧,结果,总得十来年吧”,可见吴老先生已经做好久居四川的打算了。文章的开头写吴老先生决定定居四川的豪言,结尾写吴老先生种橘树表现自己定居四川的决心,首尾呼应。这对于吴老先生的形象塑造非常重要,他的爱国虽然不是上阵杀敌,但有实际行动来表现自己的决心。孟子云:“天下溺,援之以道。”守土不迁,就是吴老先生的道。

六、“任夫先生”

还可以关注一下“任夫先生”的“任”字的读音分析:究竟读第二声还是第四声?笔者觉得这个字读第四声,表示责任、任务的意思。在文中看,小说里的人的责任就是爱国,有担当。还有,橘树有一种受命不迁的精神,说明这个橘树秉性很刚强。一个小老百姓在民族大义面前挺直腰杆,说自己愿意做“迁川第一世祖”,说明这个吴老先生也很刚强。任夫先生说“将来可以回去享受特殊权益”,这时,“任夫先生嫌他的身材不够高似的,狠狠地挺了一挺”,可见任夫先生也很刚强,不是个软蛋,所以他才有底气说:“我们为什么不回去?”最后,吴老先生骂自己家乡人是“其俗柔靡,人轻节义”,到最后还在骂,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吴老先生对家乡的不能忘怀。而他骂故乡“柔靡”,是不是在标榜自己“刚强”呢?因此,这是一对刚强的父子,在民族大义面前,两人是一条战线的。笔者由此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说,人要有一种“弘毅”的精神,因为任务很重,道路很远。章太炎把这个“弘毅”,解释为“强毅”的意思,从字形上看,“强”就是“弘”的右下角加了一个“蟲”字。从字形上看是“从虫弘声”,故“强”与“弘”是可以通假的。“毅”的意思和“强”一样,表示“强有力”。所以,“弘毅”等于“强毅”约等于“刚强”。因此,笔者认为把“任夫”先生读成第四声是有道理的。“任”字的读音,暗示了贯穿全文的爱国者顶天立地的弘毅精神。作为一个人名的读音问题,这里似乎有点过分解读,备课时不必这样剑走偏锋,但不妨准备着,万一学生关注到类似问题,也可以做一个适当补充。

七、“病”

小说一开头说吴老先生“病倒了”。吴老先生得了什么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找到“病根”:日本人说“你们这儿的人是最出色的中国人”。可见“这儿的人”都是顺民,“最出色”具有讽刺意味。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吴老先生的“病根”在日本侵略中华之猖狂,也在沦陷区“顺民”秉性之“柔靡”。

吴老先生是如何看待这个“病”的:他是一“病”不起,还是和“病”战斗?吴老先生后面还有一句话:“最出色的中国人,日本人口里评定的,咱们不能跟他们一块儿住。”这句话简直绝了:“他们”是日本人口中“最出色”的,那“我们”肯定是日本人口中 “最不出色”的,但在民族大义面前,恰恰又颠倒了过来。真正“最出色”的人是不屑和 “最不出色”的人“一块儿住”的。这句话表达了吴老先生对“顺民”的讽刺。吴老先生最后还说:故乡“其俗柔靡,人轻节义”。在这里批评取代了讽刺,更加痛恨。可见,他并没有被“病”打倒,一直在和“病”战斗。

最后一个问题:吴老先生的“病”最终好了没有?直到小说结尾,吴老先生的“病”还是没有好,我想日本不去,民风不移,吴老先生的病是不会好的。因为他活在故乡顺民带给他的屈辱之中,也活在守土四川永世不迁的光荣之中;他活在有家难回的盼望里,也活在欲融入第二故乡而不得的尴尬里。这是吴老先生的苦处,也是他的最可敬之处。

以上是笔者读完《邻居吴老先生》这篇小说后,就如何通过语言走进文本深处这个问题所做的一些思考。用发现语言、分析语言的眼光去看课文,没有一篇课文是可以简简单单教的;只要掌握方法,没有一篇课文是难教的。最关键的在于教师自己先要进入文本。而进入文本深处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关注文本的语言。

参考文献:

[1][俄]什克·洛夫斯基,等.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